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被创造的植物

被创造的植物

发布时间: 2020-12-29 20:25:13

『壹』 植物对人类创造发明有启示的例子有哪些

1、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这就是锯子的由来,也是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据说1948年的一天,瑞士发明家乔治喜欢带着狗外出散步,有一次散步回家,发现自己裤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满了一种草籽。草籽粘在狗毛上很牢,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把草籽拉下来。乔治感到很奇怪,他运用了敏锐的观察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种草籽。

终于发现,草籽的纤维与狗毛是交叉在一起的,他想,如果采用这两种形状的结构不就可以发明一个搭扣吗?从此,人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好帮手——乔治发明的尼龙搭扣。今天,我们穿的鞋有的就是用尼龙搭扣扣上的,背的书包有的也是用尼龙搭扣扣上的。

3、在自然界,有一类叫槭树的植物,它们结出的果实也长着翅膀,一旦离开植物体,翅膀也会飞快地在空中转动,简直就是一架有生命的直升机。这也是螺旋桨的发明来历。

4、车前草,叶子在茎上排列成的螺旋状,一层顺着一层,错落有致。建筑师根据车前草对植物的通风、采光都具有最佳效果的特性,建造了螺旋状的高楼,这样既通风,又使高楼各个部分受到均匀的太阳光。

5、在海边,常常见到一种叫水笔仔的植物,它那高高露出水面的树根,牢牢支撑身体,当海水涨潮时,也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海边造房子的人,就学水笔仔的样子,打下一根根的木桩,高高露出水面,很像扎在水中的水笔仔根,然后再把房子造在木桩上,这样就再也不怕海水的侵袭了。

『贰』 人类受植物的启发的 发明创造有哪些

鲁班上山,攀爬时手被草叶的边缘的齿划伤了,于是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
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根据荷叶的形状发明了伞.

『叁』 是谁创造了植物

单细胞藻类

『肆』 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创造出的小发明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生物界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及物质存在,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逐渐具备了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本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周围的生物作“邻居”,这些生物各种各样的奇异本领,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人类运用其观察、思维和设计能力,开始了对生物的模仿,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造出简单的工具,增强了自己与自然界斗争的本领和能力。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无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块;骨针的使用,无疑是鱼刺的模仿……所有这些工具的创造、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不能说是人类凭空想象出来的,只能说是对自然中存在的物质及某种构成方式的直接模拟,是人类初级创造阶段,也可以说是仿生设计的起源和雏形,它们虽然是比较粗糙的、表面的,但却是我们今天得以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早就有着模仿生物的事例。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们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鸟类在树上营巢,以防御猛兽的伤害;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即见到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发明轮子,做有装成轮子的车。古代庙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门的建造,就其建筑结构来看,颇有点像大象的架势,柱子又圆又粗,仿佛像大象的腿。
我国古代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对于绚丽的天空、翱翔的苍鹰早就有着各种美妙的幻想。根据秦汉时期史书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风筝,并且应用于军事联络。春秋战国时代,鲁国匠人鲁班,本名公输般,首先开始研制能飞的木鸟;并且他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锯子。据《杜阳杂编》记载,唐朝有个韩志和,“善雕木作鸾、鹤、鸦、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异,以关戾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达三丈至一二百步外,始却下。”西汉时期,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从高台上飞下来,企图模仿鸟的飞行。以上几例,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鸟类的扑翼和飞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这也是最早的仿生设计活动之一。明代发明的一种火箭武器“神火飞鸦”,也反映了人们向鸟类借鉴的愿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水生动物——鱼类的模仿也卓有成效。通过对水中生活的鱼类的模仿,古人伐木凿船,用木材做成鱼形的船体,仿照鱼的胸鳍和尾鳍制成双桨和单橹,由此取得水上运输的自由。后来随制作水平提高而出现的龙船,多少受到了不少动物外形的影响。古代水战中使用的火箭武器 “火龙出水”,多少有点模仿动物的意思。以上事例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期的仿生设计活动,为开发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外国的文明史上,大致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在包含了丰富生产知识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人用羽毛和蜡做成翅膀,逃出迷宫;还有泰尔发明了锯子,传说这是从鱼背骨和蛇的腭骨的形状受到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十五世纪时,德国的天文学家米勒制造了一只铁苍蝇和一只机械鹰,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一八ОΟ年左右,英国科学家、空气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凯利,模仿鳟鱼和山鹬的纺锤形,找到阻力小的流线型结构。凯利还模仿鸟翅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对航空技术的诞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一时期,法国生理学家马雷,对鸟的飞行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动物的机器》一书中,介绍了鸟类的体重与翅膀面积的关系。德国人亥姆霍兹也从研究飞行动物中,发现飞行动物的体重与身体的线度的立方成正比。亥姆霍兹的研究指出了飞行物体身体大小的局限。人们通过对鸟类飞行器官的详细研究和认真的模仿,根据鸟类飞行机构的原理,终于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滑翔机。
后来,设计师又根据鹤的体态设计出了掘土机的悬臂,在一战期间,人们从毒气战幸存的野猪身上中获得启示,模仿野猪的鼻子设计出了防毒面具。在海洋中浮沉灵活的潜水艇又是运用了哪些原理?虽然我们无据考察潜艇设计师在设计潜艇时是否请教了生物界,但是不难设想,设计师一定懂得鱼鳔是鱼类用来改变身体同水的比重,使之能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器官。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体育工作者就是认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总结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动作——蛙泳。另外,为潜水员制作的蹼,几乎完全按照青蛙的后肢形状做成,这就大大提高了潜水员在水中的活动能力。

『伍』 人类从动物植物受到得启发发明创造了些什么东西

1、变形机器人

科技日报2015年02月11日讯: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和技术联盟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种像章鱼一样的机器人,可以在水中收缩从而以超快速度推进和加速,成为前所未见的人造水下航行器。

2、声呐

声呐并非人类科技的专利,不少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声呐”。

蝙蝠就用喉头发射每秒10-20次的超声脉冲而用耳朵接收其回波,借助这种“主动声呐”它可以探查到很细小的昆虫及0.1mm粗细的金属丝障碍物。飞蛾等昆虫也具有“被动声呐”,能清晰地听到40m以外的蝙蝠超声,因而往往得以逃避攻击。

3、电子蛙眼

仿生学家洛克根据蛙眼的原理和结构,发明了电子蛙眼。将电子蛙眼和雷达相配合,就可以像蛙眼一样,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敏锐迅速地跟踪飞行中的真目标。

4、船桨

船桨是利用费力杠杆原理模拟鱼的胸鳍和腹鳍,起到可以像鱼鳍一样,一下一下地前后划动,使船体徐徐前进的作用。

船桨的上端为圆杆,利于手握,叫握杆;下端为板状,名桨板,用以拨水,利用了物理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5、雷达

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

『陆』 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苍蝇——蝇眼导弹、喷气战机、火箭的平衡棒
蝙蝠——雷达版
鸡蛋——最省料、最坚硬权结构
鱼——船体 鱼漂——潜艇
萤火虫-----人工冷光
电鱼------伏特电池;
水母------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蛙眼------电子蛙眼
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探路仪”。
蓝藻-----光解水的装置,
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步行机。
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
动物的鳞甲------屋顶瓦楞
鱼的鳍------桨
螳螂臂,或锯齿草------锯子
苍耳属植物-------尼龙搭扣。
龙虾-------气味探测仪。
壁虎脚趾------粘性录音带
贝-----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
鲨鱼-----泳衣, 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柒』 人类从什么植物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什么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跟据动物的发明和创造数不胜数,但是作为一种不能专够行动的生物,植物属的贡献却相当的少.
1.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2.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3.根据各种花卉的开花时间,发明了生物时钟.
4.攀爬时手被草叶的边缘的齿划伤了,于是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
(一说.螳螂的手臂)
5.根据荷叶的形状发明了伞.
6.皂荚树的特殊去污能力发明了环保便利肥皂.
7.芭蕉树的形状特殊,叶片宽长,由此发明了芭蕉扇.
8.同芭蕉树一样,利用棕榈树的叶片形状,发明了棕榈扇.
9.蒲公英的轻盈结构,发明了降落伞.
10.古代人利用植物枝干的分叉,发明了捕猎的弹弓,利用枝条的弹性,发明
了弓箭.
11.驱蚊草的驱蚊作用,发明了驱蚊液.
12.仙人掌的蓄水防蒸发作用,发明了防蒸发水壶.利用椰子的空壳,制作发
明了最早的木水壶.同样,瓜类植物的瓜皮,也为后人提供了发明水壶水
桶起到了作用.
13.利用某些植物枝干中空的特点,发明了吸管.
14.拐杖也算是一个发明吧~
15.竹子空心,发明了水桶,以及后来的爆竹.

『捌』 为什么植物会自己制造出有机物

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将外界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内,利用光能制造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制造成的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用下式表示:
碳水化合物中储藏的能量来源于阳光,所以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光合作用制成的碳水化合物首先是葡萄糖,但葡萄糖很快就变成了淀粉,暂时储存在叶绿体中,以后又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体内除含有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蛋白质和脂肪大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在制造蛋白质的过程中,还需要含氮的无机盐作为原料。网络网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一部分用来建造植物体和呼吸消耗外,大部分被输送到植物体的储藏器官储存起来,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就是这些被储存起来的有机物。所以,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植物体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还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被这些生物所利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来源之一。
根从土壤里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除一小部分供给植物生活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外,大部分都变成水蒸气,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去,这种现象叫做蒸腾作用。
叶蒸腾水分和植物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每株植物都有很多叶,叶片的总面积很大,吸收阳光很多,这对光合作用有利。但是,植物吸收大量的阳光,会使植物体的体温不断升高,如果这些热量大量积累,就会使植物受到灼伤。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里的大量水分不断化为蒸气,这样就带走了大量的热,从而降低了植物的体温,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活。此外,叶内水分的蒸腾还有促进植物内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上升的作用。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