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我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家

我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家

发布时间: 2021-01-01 14:34:52

⑴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回,使我国的自主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⑵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

青年人要成为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五个要素: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有远大志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讲理想、信念、志向,当然要讲个人奋斗目标,但个人理想、自我设计,应当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成为每个师生自觉的精神追求和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二,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把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作为毕生追求。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刻苦学习,不善于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从古到今,学术大师、艺术大师成功的背后,其共同规律无一不是扎扎实实地勤学苦练。我们从他们成功的背后,看到了那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三,勇于创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在人类发展长河中,科学理论的创立,重大的发明创造,艺术的进步,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齐白石对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深刻说明:不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发展就没有前途。
要倡导创新、促进创新、实践创新,勇于解放思想,在借鉴中发展,在继承中创造;
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超越前人的勇气。要使研究成果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探索规律,自觉运用规律;
要不断向前、向上、向外,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向前,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向上,就是要坚持正确方向、提升水平,向外,就是要吸收世界文明中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第四,要开阔视野、有长远的眼光,努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要求,没有开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全局的意识,就难以适应快速发展需要。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时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我们应放眼世界,胸怀全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第五,脚踏实地,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实践的沃土
有一付对联状物言志:叶拍苍天,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至凌霄处尚虚心。古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创造的源泉在实践中,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创新型人才应该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扎根在中国大地上,要了解基本国情,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从实践创造中汲取营养。
今天大学生欣逢盛世,有才华就有施展的舞台,有创造就有成功的机会,有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 要珍惜党和人民创造的条件,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⑶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民抄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袭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决定性因素;
3.如果科技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的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中考结束后,我就全忘了。你可以从“科教兴国”那课里面抄一些.

⑷ 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题答案:(复1)中国在研发制经费占全球份额近年来大幅度提高(1分),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其次是政府(1分),因此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知识创造指数都在全球上升(1分),且位居中游(1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3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答案:更多的研发投入将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2分);或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2分)。(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分)。举例:2013年6月我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2013年6月我国核工业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1分)

⑸ 党和国家为什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如果我国不尽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就有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甚至被边缘化。

⑹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在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及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胡锦涛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全民族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胡锦涛要求突出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是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五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

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⑺ 我国创新型国家三步走战略目标有哪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结合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的战略构想,创新驱动“三步走”战略可以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创新驱动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此期间,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中国将开始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创新驱动战略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此期间,新兴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创新驱动战略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在此期间,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将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创新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到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将以世界科技强国的面貌诠释创新兴国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创新兴国“三步走”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立新生经济体制,就是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生态系统。所以,要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要改进创新治理,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要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⑻ 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是哪四个方面

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衡量标准比较简单,只有四条:(1)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2)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3)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4)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专利总量的绝大多数。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你可以对照以上四项来看看、、、

⑼ 创新型国家的我国情况

所有重大创新都源自重大理论创新

⑽ 党和国家为什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 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要避免依赖于人、受制于人,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起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