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谁创造了书本

谁创造了书本

发布时间: 2021-01-03 02:28:10

㈠ 一位作这写完书,版权归谁

根据中国著作权法,作品一旦发表公布于众,就已经享受著作权了,无论你是否登记内。
登记著作权,只容是用于在诉讼时,向法院提交该作品著作权属于你,而不是他人的有力证据。
我知道软件有版权登记这一说,还不知道网站是否能够申请著作权这一说,因为网站内容不断更新,所以也无法实时登记。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担心,请一定做好网站的备份工作,作为网站著作权归属的一个有力证据。当有他人剽窃你网站的记录时,也一定留下对方剽窃的记录。

㈡ 《神笔马良》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哪里买得到这的图书

亚马逊,当当,京东,天猫(淘宝),苏宁易购,1号店都有书卖。
个人感言吧,还专是天猫,主要方属便。
《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神笔马良》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为祖国多次赢得荣誉。后被编成美术片《神笔》、真人版电影《神笔马良》;另有同名歌曲。《神笔马良》在国内家喻户晓,马良形象深入人心。《神笔马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马良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智慧、勇敢和正义的化身。

㈢ 图书的创造时间

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一)图书的概念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围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地图和文书档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是有区别。进一步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和文字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古人称各种文字形态为“书体”,写字的方法为“书法”“书“字还被作为动词,当“写”讲,如“罄竹难书”、“奋笔疾书”、“大书特书”等等。以后,“书”便进一步被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文书”“刑书”、“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一创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例如文书、书信、诏书、盟书,虽然都带有“书”字,但已不包括在图书的范围之内。古文记载,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以后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这样,图书一词便取得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到后来,凡不以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她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制度,而处理日常事务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书制度。于是,图书与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曾对图书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从图书的内容方面出发的就有:“百氏六家,总曰书也”(《尚书·序疏》)。从图书形式上出发的则认为:“著于竹帛谓之书”(《说文解字·序》)。显然,这些定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不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作全面的概括。但上述定义已经正确地揭示了当时书籍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并且把“书”看作是一种特指概念,把它与原始的文字记录区别开来。经过了长达数千年演变,作为图书内容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法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图书的各种类型、著作方式、载体、书籍制度以及各种生产方式。 所有这些,便促使人们对图书有了较系统而明确的概念。

直到今天,图书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迟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等概念来说,“图书”是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资料、缩徽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又要把图书同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技术标准、视听资料、缩微制品等既相提并论,又有所区别。在前者与后者有所区别的时候,图书所包括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这是狭义的“图书”。

(二)构成图书的要素

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折,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

㈣ 书是谁创造的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叁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经过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起而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①,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寻找写刻的材料。最早书写材料都取自于自然界,如:石块、树皮、树叶、兽皮、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等,都是其例。但这些材料,各有缺陷,无法充分发挥文字的纪录功能。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日渐普及,着书立说,大行其道,为应需要,简书和帛书乃相继产生。「简」是用竹或木制成狭长的条片,书写时,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续下来,然后再依顺序由右而左的排列,并以绳索加以编连,这样一部著作,便能连贯而完整。帛书是丝织品写成的图书,由于帛性柔软又轻便,携带及阅读均感便利。只是简书笨重,帛书昂贵,都不利于知识的普及及图书的长期发展,因而人们又发明纸张来取代它们。
纸的出现,约在西汉时期,史书正式的纪录是公元一○五年。由于纸张具有轻柔及低廉的长处,因而,很快的成为生产图书最主要的材料。纸出现以后,虽然解决了图书生产方面的许多问题,但是生产图书,犹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写,既费时又费力,还是欠缺方便。人们遂从长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经验中,启发了雕版与印刷技术的结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产图书方法,终于发明。以古法示范造纸过程。
雕版印刷术约在初、盛唐时代出现,由于它是手工业时代生产图书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广利用,成为五代、两宋以后生产图书的主力。为了使印刷技术更便捷与美观,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发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进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领域。从此之后,印刷技术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鲜丽动人。
图书除了文字、纸张、印刷之外,如何装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简策之后,我国图书的装潢技巧,即不断的改良提升,其演进的方向,大都朝向简便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历代以来,图书装潢型制约有:卷轴、册叶、经摺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演进过程。近代的图书,虽然采机械操作装订成平装、精装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书,还常用线条来增加古意,颇能引发思古之幽情。 在中国早期即有了护书用的铜制护套。
然而无论生产图书方法如何改变,其基本原理,却都脱离不了旧日的方式。今日制版、印刷、造纸等制作图书要件,可以说无一不是从国人旧有的发明中蜕变而来的。所以当我们缅怀人类文明的进步及图书发展的历史时,总难抑制住一股无名的兴奋与荣耀的心情。当然,如何自励自省,绍续先人光辉遗绪,或将更具有意义。

㈤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谁是第一个创造出来的呢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于1961年首创的。

㈥ 哈利。波特一书系列作者是谁创作的

Kathleen Rowling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
笔名:J.K. Rowling
全名:乔安妮·凯瑟林·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是一个误传,并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罗琳唯一的名字是“乔安妮”(Joanne)。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担心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劝说她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当时穷困的罗琳于是同意,给自己取了J.K. Rowling的笔名,尽管她的名字中其实没有Kathleen这个中间名。
1964年 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一趟由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开往苏格兰阿伯里斯的火车上相遇,并一见钟情,后双双到海军服役。
1965年3月14日 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伦敦北部的塔夫纳公园附近的万圣区大教堂结婚。 1965年7月31日 乔安娜·罗琳在耶特车站大道240号的考特奇医院出生。(国外的网站和罗琳相关的传记都说过罗琳是出生在1965年,还描述说安娜和皮特婚后不久就生下了罗琳,并非人民文学出版社所说的生于1966年)
1967年6月18日 罗琳的妹妹黛安娜·罗琳在位于耶特的家中出生。
1970年9月 乔安娜·罗琳在温特本尼的高地街上的圣迈克大教堂英语学校开始上小学。
1974年9月 乔安娜·罗琳在塔茨希尔教堂小学上学。同一年,乔安娜·罗琳的祖母凯瑟琳·罗琳因心脏病去世。还有几乎所有学生(包括罗琳)不喜欢的的老师希尔维亚·摩根夫人和她的丈夫也去世了。
1976年秋 罗琳开始在塞德伯里的韦迪恩综合中学上学。
1979年 罗琳的家庭在变化,罗琳的妈妈勉强在罗琳学校找了一个实验室技工的工作。
1980年 罗琳母亲安娜·罗琳(即安娜·沃兰特)被诊断出有多发性硬化症,一种很严重的家族病。
1982年 乔安娜·罗琳成为韦迪恩综合中学的学生代表,她的成绩十分优秀。
1983年 罗琳的母亲安娜·罗琳立下遗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1983年夏 罗琳从韦迪恩综合中学高中部毕业,参加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1983年秋 罗琳开始在英国埃克赛特大学学习,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
1985~1986年大学第二学年,罗琳因参加了埃克塞特大学的“法国实践活动”而来到巴黎。她在那里教英语。这是她首次任教。
1987年春 罗琳从埃克塞特大学毕业。
1990年 罗琳勉强同意她男朋友的提议,搬到曼彻斯特和男朋友住。同一年,罗琳在一列从曼彻斯特回到伦敦的火车上突然想到哈利波特的故事。当时她身上既没有笔也没有纸,所以只能靠脑子记住自己想到的每一个细节,直到回家之后才把它写下来。
1990年 罗琳在曼彻斯特商会找了一个秘书工作,不过很快就离开了。后来又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同一年,乔安娜·罗琳的母亲安娜·罗琳因多发性硬化症去世,时年45岁。
1991年 罗琳在葡萄牙的奥波多一家英考特英语学校做了英语教师。
1992年 在葡萄牙奥波多的米亚卡瓦酒巴,一位名为乔治·阿朗特斯的新闻系学生对罗琳一见钟情。
1992年8月28日 据传乔治·阿朗特斯在这一天向乔安娜·罗琳求婚。
1992年10月16日 乔安娜·罗琳与乔治·阿朗特斯结婚,婚礼在葡萄牙奥波多举行。
1993年4月2日 在妻子去世不到半年,罗琳的48岁的父亲皮特和他的前任秘书——小他8岁的珍妮特·格里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婚礼。据说珍妮特为了和皮特在一起,抛弃了她在布里斯托尔的丈夫和儿子。
1993年7月27日 罗琳的女儿出生,取名杰西卡。
1993年11月17日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乔治把罗琳独自扔在了奥波多的街头上。
1993年圣诞节 罗琳带着女儿杰西卡离开了乔治回到苏格兰爱丁堡,来到妹妹黛安娜家和妹妹的新婚丈夫度过了假期。她把哈利波特的手稿连同笔记一起带了回来。罗琳给妹妹黛安娜讲了哈利波特的故事,黛安娜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鼓励罗琳把它创作完成,正是这次鼓励让当时情绪十分低落的罗琳有了继续创作哈利波特的信心
1994年8月10日 罗琳向乔治·阿朗特斯提出了离婚。
1994年 乔安娜·罗琳开始在妹夫和别人一起开的名叫尼科尔森的咖啡厅创作她的手稿,每当这时她的女儿就在桌子旁边的小推车里睡觉。罗琳勉强申请到了一份政府资助,每周能获得103.5美元。
1995年6月26日 罗琳的离婚申请终于获得了批准,而且得到了女儿的永久看护权,而乔治对此不能有任何干涉。这一年,罗琳得到几方面的援助,这让她的生活步入正轨,也同时让她摆脱了赤贫如洗的生活。(以上构成了罗琳创造未来的强劲动力)之后,罗琳用打字机把《哈利波特与智慧石》(英国版的原名)的手稿完整的打印了两份,此刻,她已经准备齐全,就等着稿子寄出了。
1996年2月 罗琳把小说大纲和故事的三章寄给了克里斯托弗·里特尔所在的代理商。
1996年6月 罗琳得了教师资格证。教学实习后,在离她居住地很近的利斯学院教学。
1997年2月 因为罗琳之前的申请,苏格兰艺术协会给了罗琳一笔13000美元的费用,以资助她进行创作。这笔费用是有史以来该理事会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资助最高的一次。
1997年6月26日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由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出版,分精装本和平装本,第一次只印了500本。罗琳拿着自己的书,在爱丁堡到处逛着,看着自己的书在书店里售卖,她高兴得发抖。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位名叫J.K.罗琳的单身母亲几乎每年都要为女儿写一本关于“哈利·波特”的新书,当被问到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母亲曾让她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套书就是七本:《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能言马与男孩》《魔法师的外甥》《最后一战》。 罗琳热爱英国文学,大学主修的是法语。毕业后,她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随即和当地的一位记者坠入情网。无奈的是,这段婚姻来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洁西卡回到了英国,栖身于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挤金养活自己和女儿。 24岁那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在成功和财富面前,罗琳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成名后,她热衷于人道主义的慈善活动。2000年9月,她出任“单亲家庭委员会”形象大使,并捐出了50万英镑。2001年3月,她特地为戏剧救济基金会——1985年由英国一群喜剧演员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社会公正,帮助消灭贫困事业募集资金———化名为纽特·斯卡曼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创作了两本与“哈利·波特”故事相关的小册子《神奇动物在哪里》和《神奇的魁地奇》,将所得钱款捐助给了该基金会。2001年4月,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又为“多发性硬化症协会”捐了25万英镑。
J·K·罗琳的确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迄今,其作品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已被译成60多种文字,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达3亿多册。而她自己也凭借巨额版税成为大不列颠最富有的女人之一,资产超过英国女王,达到10亿美元。 2007年7月21日,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发行,为这一系列小说划上句号。
相继推出的以男孩哈利·波特为主人公的系列儿童小说,屡屡进入世界各地畅销书排行榜,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家。
1998年,罗琳被《书商》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作家;
1999年,又被评为英国年度图书奖得主。
2001年,凭哈利波特的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获得雨果奖
2010年10月19日,罗琳在丹麦欧登塞市举行的仪式上获颁首届安徒生文学奖。
2010年10月20日,英国国家杂志公司发布由英国最具权威杂志编辑评选出的全国100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排行榜,罗琳力压贝克汉姆妻子维多利亚和英国女王,摘得桂冠。在颁奖词中,评委会称,罗琳凭借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坚持不懈追求成功的毅力以及热衷慈善的品德获此荣誉。 2010年11月15日,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出炉,本榜单是2000年至今外国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税总收入,J·K·罗琳以9550万元的年版税收入成为榜首。
2010年被评为英国十大女富豪。

————以上摘自网络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腾讯图书如何开始创作

1、在图书目录页点击收藏按钮(连载图书和原创图书的按钮样式有所不同);
2、如果内您还没有用QQ帐号登容录,系统会弹出登录框;
3、输入您的QQ号码、QQ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即可成功收藏本书;
4、下次,您进入腾讯读书频道时,可直接点击“我的藏书”,进入自己的个人中心阅读收藏的书。

㈧ 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新创造的价值表示为在书本哪一页

且看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中包含的旧的价值转移到生产的商品中(c)。而抽象劳动创造新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补偿劳动力的损耗,即劳动力价值(v);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m)。商品的总价值就是c+v+m。

㈨ 谁能告诉我图书出版发行的全部过程

开始创作首先要培养合适的创作心情,必须知道自己想要写的东西是什么。当然,刚刚开始创作的朋友和经历过多次创作的朋友自然会有不一样之处,这极其需要通过自己的身心来亲自体会。
其次,选定题材,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变动,要视个人创作时的感觉及能力而定。
题材决定以后,你应该知道,材料是不断地在你的个人经历中累积的。合理地,更重要的是具有美感地,以及符合你的写作风格地,把他们组织起来。
组织完毕,这个作品的万里长征你还没有走完,而且,后面的路是更为艰辛。需要不断地对自己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必要的话,让身边的了解你的朋友来看看它,对它作些评价也同样有助于你的创作。

出版部承担出版社图书出版过程的事务,包括书稿排版、版式设计、联系印厂等工作。欲与出版社合作的朋友可以直接与其联系。

引言
标准书号「下简称书号」系统,于一九六七年设立。香港则在一九七六年引入此系统。书号的用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识别书籍的出版地、出版社、书名、版本及装订方法。出版社、书商及图书馆普遍都使用此系统,作为处理书籍订单及盘点存货之用。

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其英文首字母缩写。ISSN是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机构(组织)间各种媒体的连续出版物(报纸、期刊、年鉴和指南等)信息控制、交换、检索而建立的一种标准的、简明的、唯一的识别代码。截止到2001年底,ISSN网络已标识了全世界1,037,156种连续出版物(包括正在出版和已停止出版),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连续出版物书目数据库,ISSN也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编码系统。

ISSN 网络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下建于1972年。该网络是政府间的合作组织。网络由国际中心和国家中心或地区中心组成。目前已建76个国家中心( 阿尔及利亚/阿根廷/亚美尼亚/澳洲/比利时/贝宁湾/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联邦/巴西/保加利亚/BURKINA FASO/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克罗埃西亚/赛普勒斯/捷克/丹麦/厄瓜多尔/埃及/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冈比亚 /格鲁吉亚州/德国/迦纳/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尼/伊朗/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墨西哥/摩洛哥/荷兰/新西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 /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共和国/塞锡尔群岛/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坦桑尼亚/泰国/北非的共和国/土耳其/英国/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 )和地区中心。国际中心设在法国的巴黎。

后续的过程我想你应该是知道的吧,因为你自己也是一个读者啊。谢谢过目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