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发明家
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发明家是谁
四大发明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⑵ 中国著名的发明家有谁 著名的发明家有哪些人
1、鲁班
鲁班距离我们时间比较久远了,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名班,因而后人称他为鲁班。鲁班算是一个伟大的木匠,像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夫头、墨斗、尺子等都是鲁班所发明的。他绝对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首。
2、张衡
张衡是今天河南南阳人。张衡曾经做过《两京赋》,它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先后发明了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了纪念张衡的伟大功绩,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3、蔡伦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他虽然是一名宦官,但却心怀大志。当时,社会上所使用的纸不仅造价成本高,而且纸质粗糙,并不适合书写。蔡伦经过研究,改进了造纸术,使用稻草便能制造出质量很高的纸张。后来这一发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蔡伦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一。
4、杜诗
杜诗是东汉热,可能很多人对他不太了解,但他却是重要的发明家。他曾发明过水力鼓风机,,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5、马钧
马钧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机械发明家。古代农业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当时很多地方都有水车由于浇灌。但是低处的水却无法浇灌高处的田地,御史马钧发明了翻水车解决了这一困难。
6、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它不仅料事如神,文采极好,且还是发明家。发现后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并改进连弩弓。今天吃的馒头也是他创造的,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发明家之一。
7、毕升
毕升是宋朝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在当代便已经出现了,但一直都是雕版印刷,可谓浪费人力物力。后来,毕升便发明活字印刷术,可以多次循环使用,促进了书籍的刊印和文化的传播。
8、沈括
沈括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发明家。他写有《梦溪笔谈》一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地理、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所用的指南针便是沈括发明的。后来,之一发现被马可波罗传到欧洲,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
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谁发明,发明家叫什么名字
隐姓埋名30年!她是中国的王承书!因为在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5个国庆节后半个月专刚刚平静下属来的中华大地又沸腾起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成叔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不禁热内容满面为了儿女扬眉吐气虽然他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不折扣不折不扣的工程虽然他没能上台领奖报刊中的喜讯也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他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和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王承书为祖国心隐姓埋名30年直到逝世那年人们才在报纸上读过他的业绩知道他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1 · 因为王承书是在1956年放弃名利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是1961年隐姓埋名一心投入祖国研制原子弹工作直到去世。 2、虽然他没能上台领奖但他还是心甘情愿隐若自己的姓名继续为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3、这些主要记述了著名女课学家王承书为祖国和武器研制默默无闻工作的感人事迹, 热情地歌颂了他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精神 !
⑷ 中国发明家叫什么名子都发明了那些东西
张三丰发明了太极拳…呵呵
据我所知,只有鲁班发明了锯子,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葛洪发明了思南,蔡伦发明了造纸,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⑸ 第一个发明家是谁中国的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是谁他们又发明了什么
1、张衡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2、蔡伦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网络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
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
3、毕升
发明创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4、杜诗
杜诗 ,(?-38)东汉机械工程家。字君公。河南汲县(今河南)人。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
(6)中华发明家扩展阅读: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而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⑺ 谁是中国最早的发明家
中国最早的创造发明家--鲁 班
鲁班,距今2400多年前,当时处于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奴隶制正在瓦解,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上出现独立的手工业者,鲁班就是这个历史时期中能工巧匠的代表人物。鲁班的史迹,在先秦的《墨子》、《孟子》、《战国策》以及后来的《汉书》注、《文选》注、《史记集解》等历史典籍上有众多的文字记载,两千前来历代相衍。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建筑行业有广泛的历史传说,宋元时期营建业开始奉鲁班为祖师,明清之后各地以鲁班命名的庙、祠、殿、馆等,即成为木工、瓦工、水作、石作行业公所的所在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称“鲁班为我国最早的能工巧匠和创造发明家之一”是有科学依据的,鲁班确实是中国古代建筑各专业能工巧匠的智慧化身。
鲁班的文献记载
鲁班,原名公输般,春秋鲁国人,当时尊称他为“公输子”(“子”是尊称,如孔子、孟子等)。因为他是鲁国人,而般又与班同音,故习惯称之为鲁班。在有些古籍里也称他为"公输盘"(如《墨子.公输》) 、公输般(如《战国策》、《史记集解》等)或“鲁班”(如王充《论衡.儒增篇》)。鲁班出身于一个世代工匠的家族--公输族。据明《 鲁班经》记载,生于鲁定公三年(周敬王十三年),即公元前507年, 至少到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444年,仍在从事营造活动。传说鲁班家境贫困,自幼便参加营造工程劳动。十二岁时尊父命外出求师,拜在一位隐居终南山的木工老祖门下,博学木工工艺。由于他勤学苦钻,遂得其师全部技艺。上海在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勒刻的《石作同业先后重修公输子庙乐输碑》中对鲁班的身世有更为详细的记述。碑文称:“祖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鲁之贤胜路东平村人也。父讳贤,母吴氏,师生于鲁定公叁年甲 五月初七日午时”。“其淑配云氏,又天授一段神巧,较之于师,殆有佳处,今之规矩绳墨,即其遗制也。”
鲁班的发明创造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鲁班有许多发明创造。 1.云梯:系古代攻城器械。《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之械,成。”《战国策.公输般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二者皆证实了鲁班制造云梯的事迹。云梯构造,据《史记索隐》说:“梯者,构木瞰高也。云者,言其升高入云,故曰云梯”。唐人杜佑撰的《通典.岳十三.攻城战具附》,将其构造叙述得更为详细:“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检,梯节长丈二尺,有四桄,桄相去有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检,飞于云间,以窥城中”。又说:“有上城梯,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谓之飞云梯”。据此推测,云梯已有装配的"梯节"和多轮平板车的雏形,上部构造估计与现在消防所用攀登云梯相仿。 2.钩强:系古代水战用的器械。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自鲁 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可见“钩强”在水战中有防御和进攻两用的特点。其构造据《通典.岳五.守拒法附》中说:“钩竿如枪,两旁有曲刃,可以钩物”。这种兵器类似江南一带水运竹排、竹排时所用的工具。 3.木鹊:一种以竹木为材的飞行器械。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 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估计类似现代的“竹蜻蜒“或”飞机模型”。至于“飞之,三日不下”则为夸张之词。 4.鲁班尺、墨斗:《孟子.离娄》说:“公输子之巧,不让规矩不能成方圆”。足见当时已有“规”与“矩”。现在沿用的曲尺、可能是鲁班在“矩”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现代木工称它为"鲁班尺"。《续文献通考.空考.度量衡》说:鲁班尺"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班传至于唐,......由唐至今用之。“曲尺构造简单,功能多,因之至今仍在应用。相传鲁班还创造了弹线的墨斗。明黄一正编《事物绀珠》还谈鲁班发明了刨。但据考古资料,春秋末期还未有刨,可能为附会。 5.造季家墓:《礼记.檀弓下》记载:鲁国大夫“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季家墓应属较复杂的墓葬工程“敛”应系“下于棺椁”的技巧。郑玄、孔颖达对“机封”均有注疏,当时他所采用的“敛棺”方法,就是采用类似木把杆加木葫芦(滑轮)的吊装机具。 6.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铜制,作虎、螭、龟、蛇等形。营造法式》卷二“门”引《风俗通义》记载,系鲁班发明,并详细记述其形制。此外,还传说鲁班在雕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如《刘子新论.知人篇》形容他刻的凤凰:“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述异记》说他还制作过石刻地图。东汉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还描写了他制造木车马和木人的故事等。据此可见,他不愧是中国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鲁班庙祠--木工行业公所
水、木、石作工匠供祀鲁班,大约始于宋元时期。明成化、弘治年间的《鲁班营造正式》中,即存有“请设三界地主鲁班仙师文"的记载。明清以后,供祀鲁班的庙、祠、馆,同时即为木工行业公所所在地,各地均有,甚为普遍。例如,北京清《乾隆京城全图》有“鲁班庵”,其址在广渠门内羊市口斜街。苏州木工瓦工水作业合并之公会,稀“梓义公所”,在该城洙泗巷,木作供祀鲁班仙师。上海有鲁班殿数处,又有鲁班阁。近代苏州有“鲁班会”。“鲁班会”或水木行业公所,实际是以供奉鲁班祖师之名,逐步形成了团结营造业职工的一种社会(帮会)团体。
鲁班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专家和能工巧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因之,中国建筑业联合会确定设立“鲁班奖”作为建筑业的最高荣誉奖。这是继承中国建筑优秀传统、发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精华的一项决策,是有科学的历史根据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的。
⑻ 发明家有工作吗
季汉生,1953年出生在江苏南通通州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季汉生有着异乎常人的经历,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放下锄头把子去尝试“吃螃蟹”创办乡镇企业,每一个人生经历都与他挥之不去的发明情结连接在一起。他从小喜欢搞发明创造,目前为止已有20多项专利发明,被誉为“民间发明家”,现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
九十年代初发明的电子稳压节能灯,被世界电光源专家、当代的“爱迪生”、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称之为“电光源的二次革命”,并被国家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这项科技直至今日仍被广泛运用,其创造的社会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计量。
2002年发明了“中华龙壶”。“中华龙壶”的问世不仅创新了世界茶文化更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该作品已被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组委会定为馈赠国家领导人的专用礼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其题词“心系中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题词“弘扬国粹”,当代著名国画大师陈大章题词“中国近代第一城,艺术创新出奇才”。
2012年12月,同时能盛两种酒的“和平宴”创意酒瓶成功问世,标志着世界酒文化艺术有了新的突破,一件新的和平信物诞生了。“和平宴”酒瓶将灌装两种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名酒,作为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系列活动组委会的国礼,用于各种和平统一活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称之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民族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