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听歌创造

听歌创造

发布时间: 2021-01-06 17:53:53

⑴ 如何创作歌曲

看到1楼那彪悍的答案我已经赞叹不已了……对于您的第二点问题我只能说:合成器啊合成器,那才是低成本创作之道啊

⑵ 歌曲创作需要哪些过程

制作专辑的大体流程:
1、挑选歌曲
2、练习歌曲
3、录制、编辑歌曲 (这里有可能会录制主打歌曲的mv)
4、发cd
5、陆续拍其他歌曲的mv (在电视台上首播)
6、出收藏版专辑(内有其他歌曲的mv)
流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专辑会有好几版只因为是给不同的人买的啦。
死忠歌迷的话比较想要收藏版的,里面会有海报啊、照片集啊、mv花絮dvd还有什么经典歌曲之类的,但是那种是最贵的,而且包装很好看。
一般的歌迷通常比较会买偶尔有赠品的但带有mv的dvd之类的。
最普通的版本就是一般第一次听的人买的专辑了啊,最便宜的那种。[转]

唱片制作流程

现在作唱片越来越难了,原因在于市场的多元化与听众的口味变换太快了,当然还有包跨宣传手法的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让盗版猖獗等等。不过听众还是会支持好的唱片,相信制作唱片的工作群,只要用心,应该会得到好的互动的!

一、什么是唱片制作流程?分为哪些?

唱片制作流程也就是唱片发行前的准备、制作、修正等。一般而言可分为:

收歌 → Demo确认 → 发编 → 过带 → 搭乐器 → 配唱 → 和声 → 混音 → Mastering

二、何谓收歌?

当前制作业开始时,会开始找寻制作人、歌曲Demo。一般而言,收到的Demo有单独词、曲,也有词取兼并的。若收到单独的词或曲,制作人会另外找寻搭配的词或曲。而收歌的方向不拘歌曲的风格,有时可能收了五十首以上的歌曲来做筛选。

三、何谓Demo确认?

当制作人收到歌曲的Demo以后,会开会听歌,开始选择适合歌手的歌曲,而开会的次数不止一次,通常会有好几次给不同层级的人物听,然后进行投票筛选,有时候选出来的歌曲数量会面临不够预期的数目,在这种缺歌的情况下,势必要再发布消息,收取更多的作品来选择!经过许许多多的会议后,决定了新专辑的歌曲,这就是所谓的「Demo确认」。

四、何谓发编?

所谓的发编就是将决定出来的歌曲交给编曲的人,经过了沟通以后,开始着手进行编曲。有时候同一首歌可能给不同的人编曲,成果会出现不同的风格,最后让制作人决定版本。

五、何谓过带?

当编曲完成后,便会进入录音室进行过带,也就是将音乐一轨一轨地录到工作带。一般的情况是编曲人员带着自己的设备(音源器、计算机、多轨录音器材等等)至录音室进行过带。过带的意义在于将每个乐器或音源单独地录到一轨,以方便日后混音工程的处理。在过带的过程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是机器无法捉到正确的时间格数,造成某些轨的声音无法准确地搭配其它轨,因此要重过带。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好的器才能帮助过带的过程中,便利性与准确性增加。

六、何谓搭乐器?

当过带的步骤完成后,因为某些音色需要真实乐器的声音,所以需要请乐手来搭音乐。常常需要乐手来搭音乐的部分包括吉他、Bass、鼓组、弦乐等等。当然,越多真实乐器的声音,品质会更人性化,声音更悦耳。另外,属于电子音乐的歌曲,用到真实乐器的机会可能比较少。

七、何谓配唱

所谓的配唱就是歌星开始要唱歌了。主角开始炼狱般的工作时间,为了配合制作人的要求和唱片品质的完美度,配唱过程往往是歌手最艰辛也最难忘的时刻。在录音室里常常会碰到重录的情形,有的时候还可能一句一句地录下来喔!要看歌手的功力了。关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请教本网站的林老师,她对于这方面可以提供很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建议。

八、何谓和声?

所谓的和声就是拿人声来当乐器或音源。人声是最温暖的,和声的好与坏往往影响了整个曲子的感觉,加了和声(这里所谓的和声是指搭配人声,而非理论的和声学),可以让曲子的表现度更强,所以和声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利器喔!

九、何谓混音?

混音工作是所有录音都已经完成后的步骤。混音师必须将每一轨所录好的声音一一做最好的分配,包括声音的位置、音质、效果、大小声,有时候还有表情。混音的好与坏对于音乐品质有很绝对的影响,因为搭表现了音乐的起伏,也带动了听众的情绪,因此,好的混音是能让每一个声音清清楚楚的表现。不过有时候,为了让歌曲表现另一种效果,故意让某些声音产生混浊、突兀等等,也说不定!

十、何谓Mastering?

当所有的歌曲都变成了完整的作品以后,为了让整张唱片的音量、质感能更平衡,就必须做Mastering的工程。因为每一首歌曲录完以后,在相互比较之下,常常会造成几首歌的音量比较大声、几首歌的音量比较小声,几首歌的音乐起伏相距很大、几首歌的音乐起伏平淡无奇等等现象,所以需要靠着Mastering的工程将它们能更统一,这样才能将这些歌曲放置于同一张唱片时,品质均衡,听众也能更舒服地欣赏这张唱片。有些时候,一些原本录得不好听的歌曲,经过了Mastering的工程后,变成更好听了!

以上是唱片制作的流程。现今的作法大致相同,当然也有不同的,不过做唱片的方法是依制作理念而不同的

1.歌手的培养:
一般唱片最重要的就是歌手或艺人,而歌手的台风、歌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台风、歌手形象的制作都是
可以掌握的,只需计划完整找出歌手的特色加以发挥,应该都不成问题。而歌声与音准这可能就与先天有相
当大关系了。但是各位不用担心,拜科技之赐,这些问题已经都可以解决了,而这项技术在"刺玫瑰音乐"
制作人 Johnny 表示Vocal 、Pitch 、拍子、音色的校正已向英国制作人 Simon 取得这方面的技术,而其实这些
技术也早已 运用在许多的唱片上了,就算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歌手也一定要作音准校正,这就是近来Engineer
名称中又多出了一个 Vocal Engineer 的原因了!

2.歌曲制成:
词曲创作,或采取<收歌或徵歌 >的方式,最好在较多的曲子筛选较满意的歌效果会比较好!

3.编曲:
当然你最好找一个有经验的制作人帮你制作出品质较好的曲子。将已创作出或已选好的歌曲与制作人讨论欲
进行之方向,让制作人开始发配歌曲制作风格给不同的编曲、Live 乐手录音。

4.录音:
在歌曲编曲完成之后,歌手就要准备进录音室录音了,当然歌手唱歌必需要有制作人在旁监制,最重要就是
要把感觉唱对。在歌唱完成后,和声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整个音乐变得更饱满,更丰富。

5.混音:
在 Live 乐手、歌手、和声都录制完成后,曲子就可以开始进行混音的工作了,当然混音之前一定要检查音乐
与歌手的旋律、和弦有没有打到,确定之后才能放心混音。
混音是决定歌曲成败的关键,所以花的时间也较久, 一般光是混音就少就要两天,因为在混音时必须在每个
多轨录音的轨道内调它的效果如 EQ、 Balance.....,如此不断反覆的检查,而在混音中 Automix 是不可或缺
的,现在的 Consel 应该都有这种功能,就是能够将您所做的动作完完全全纪录在晶片内,相信大家如仔细看
过有 的 MTV 情节内,在录音的片段有些按钮会自己动,就是这个原因。

6.过带:
歌曲混音确定没问题后,就要过成两轨( Stereo )母带了,笔者建议最好过 DAT 或是 Digital In To Wave ( 当然录
音卡等级要高一点!)而本人不建议用 MD 当母带,在本人经验中 MD 的频率太窄,虽然一般人听不出来但从
监听喇叭放出来真的就是有差。

7.母带后期处理: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mastring是什麼,前几年在台湾还没有这项技术时,有些唱片都必须送到国外去做处理,
而当然处理过后的音质,绝对是让人赞不绝口,它能够使音质变的更细腻、透明、音场更宽广~~~~形容不
完,反 正要经过这道手序,才能称得上是一张" A "版的唱片啦!

8.封面设计
封面与内容的设计在唱片制作的前期就可开始制作了,当然这必须要请专业的美术人员设计,告诉你要的感
觉,并进行相关的繁琐事件如:拍照、 CF 等.....。设计好之后做成 MO 交给工厂印刷。

9.母带压片:
Mastering 完成后即可将母带送给 CD 压片厂加工大量压片,一般可以与工厂谈压片、包装、印刷都给他们做
,这样会比较划算,目前行情做到好大概 15~20 块每片吧!在压片之前必须与厂商签立版权的合约,证明
CD 版权的清楚,如此你就可以等待商品的完成了。

10.著作权登记:
著作权可至新闻局询问著作权登记事宜,去之前记得带词曲、录音带或 CD ,手续有点繁琐。但这是著作财
产权,登记之后就永久属於你的了,辛苦一点也是有代价的。

11.歌曲的宣传:
这就要看你的预算罗!通常大唱片公司所花在此的费用,是占所有制作费十倍甚至更多,所有......不过不用紧
张,谁说作唱片一定要花大钱 ^_^||| 用点头脑吧!

12.MTV制作:
如果预算许可,拍支 MTV 当然是最好的,而 MTV 的制作可以自己拍,也可以找导演拍,外面行情大概20~30
万就可以拍好一支带子了。

13.铺货:
当然在这方面所必须要有相当的管道,否则会很辛苦的...........

⑶ 音乐创作方法

首先,学习一样乐器是必要的。你学习乐器的过程就是你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从古到今没有哪个音乐家不会乐器,通常都是会好几样。你会吉他和钢琴,这很有优势,因为这两样乐器都比较主流,又都可以独奏,掌握它们对你的音乐创作一定很有帮助。我是学钢琴的,我也推荐你深造钢琴,因为钢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于你从和弦的角度理解音乐,复杂的各种伴奏风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应。

对于基础的乐理知识,从事音乐行业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为它是我们彼此交流的工具。不过我个人认为懂一些基础的就够了,不要在这些书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乐知识,是很难写在书本上的。

对于听音乐,我不想人云亦云地说一定要多听。听音乐对于创作的确十分重要,但我认为如果你喜欢音乐,平时正常听就够了。音乐不是听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听自己不喜欢的所谓好音乐。听音乐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可以尝试用乐器比如钢琴,把自己喜欢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这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通过掌握几个常用的和弦组合,在它们的辅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写好听,它可以降低作曲对于一个初学者的难度。坏处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过还是建议你学一下和弦,你将来也许会被和弦限制,不过慢慢你就能跳出来,让和弦为你所用。

对于作曲靠感觉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灵感只是学识的一种释放形式,对于音乐来讲,这学识指的就是平时你听的,演奏的,接触的音乐旋律,在你脑中积累沉淀,并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后形成的产物。这点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内容大概说的都是作曲。我认为作曲和编曲是相辅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编曲的基础。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后,就可以尝试分声部,加伴奏成分,为编曲先打下些基础。

练习乐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坚持。但是对于听音乐,创作音乐这些事情,还是以一个好心情来做吧,心情不好时不要勉强。

最后就是,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有什么负担。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信心。

⑷ 如何进行音乐创作。

我也算是个搞音乐的,起码能作曲、编曲,我就说一下自己的体会吧。

首先,学习一样乐器是必要的。你学习乐器的过程就是你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从古到今没有哪个音乐家不会乐器,通常都是会好几样。你会吉他和钢琴,这很有优势,因为这两样乐器都比较主流,又都可以独奏,掌握它们对你的音乐创作一定很有帮助。我是学钢琴的,我也推荐你深造钢琴,因为钢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于你从和弦的角度理解音乐,复杂的各种伴奏风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应。

你还提到了乐理知识,视唱练耳什么的。对于基础的乐理知识,从事音乐行业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为它是我们彼此交流的工具。不过我个人认为懂一些基础的就够了,不要在这些书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乐知识,是很难写在书本上的。

对于听音乐,我不想人云亦云地说一定要多听。听音乐对于创作的确十分重要,但我认为如果你喜欢音乐,平时正常听就够了。音乐不是听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听自己不喜欢的所谓好音乐。听音乐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可以尝试用乐器比如钢琴,把自己喜欢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这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通过掌握几个常用的和弦组合,在它们的辅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写好听,它可以降低作曲对于一个初学者的难度。坏处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过还是建议你学一下和弦,你将来也许会被和弦限制,不过慢慢你就能跳出来,让和弦为你所用。

对于作曲靠感觉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灵感只是学识的一种释放形式,对于音乐来讲,这学识指的就是平时你听的,演奏的,接触的音乐旋律,在你脑中积累沉淀,并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后形成的产物。这点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内容大概说的都是作曲。我认为作曲和编曲是相辅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编曲的基础。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后,就可以尝试分声部,加伴奏成分,为编曲先打下些基础。

练习乐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坚持。但是对于听音乐,创作音乐这些事情,还是以一个好心情来做吧,心情不好时不要勉强。

最后就是,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有什么负担。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信心。

我作曲有时也会不顺利,编曲也经常遇到困难,有时感到很累,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始终热爱音乐。加油吧兄弟。

⑸ 听音乐,搞创作,把听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急!!!!!!!!!!!

音乐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神奇听觉艺术,如果用文字来形容,就可以说成给交响乐佩上了无聊的歌词一样。音乐的诉说是内心的。

⑹ 音乐能带给我们什么

一首好歌代表一种思想,爱,和平,或者力量。

音乐,由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组成,却展现了它奇特多彩的个性,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我悲伤的时候,它可以让我快乐;当我开心的时候,它可以让我更开心;当我幸福的时候,它可以让我感动的流泪;当我孤独的时候,它可以让我感觉温暖。

为了理解音乐,必须学点音乐基本知识,知道一些乐曲的背景,这是非常重要的。对音乐的欣赏应是一种追求美的行为,用你的意识去听音乐是一种感受,以听觉对音乐产生的刺激引发情绪的听音乐,又是一种感受。

这种表情由粗到细、由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从生活到艺术,展示着有限生命所升华出无限精神的超越自有的过程。

如纯粹为了音乐美的纯感觉方式,陶醉于音乐丰富情感的方式,投入到音乐的遐想中的方式,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求刺激的方式,以及以音乐作品的结构、技巧和演奏手法为主的理性鉴赏的方式等。

听音乐而不解其语言的音乐爱好者,只有感受,没有了解。

好的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儿童的智商。鉴于每个人欣赏音乐的角度不同,喜爱的音乐类型也不同,所以欣赏音乐有不同的方式。

聆听大型音乐作品时,最好辅以一些相关知识。经过若干时日的训练,才能听出不同演绎者对同一乐曲表现的差异,并能体会作曲家的情绪,那你已踏入音乐殿堂的大门了。

拓展资料:

经常听歌的软件有网络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等等。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由网易开发的音乐产品,是网易杭州研究院的成果 ,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在线音乐服务主打歌单、社交、大牌推荐和音乐指纹,以歌单、DJ节目、社交、地理位置为核心要素,主打发现和分享。

该产品2013年4月23日正式发布,截止2017年04月,产品已经包括iPhone、Android、Web、PC、iPad、WP8、Mac、Win10UWP、Linux九大平台客户端[3-5]。2015年1月16日,网易云音乐荣膺网络中国好应用“年度优秀视觉设计奖”。

参考资料:网易云网络

⑺ 世界上第一首音乐是谁创造

很多人愿意听音乐,更有人懂音乐,创作音乐,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艘音乐是谁创造的吗?

西方的音乐据说最早就是基督教音乐,但是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音乐的一些内容,这个意思就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有了音乐,至于是谁最先穿着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对于西方音乐的源头何在不大知道。

音乐的价值在于用心感受,当然第一个是很重要的,就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一个英雄。我们需要铭记,我们更要记住的是感动人心的好音乐,这些人的目的也是用心来创作,感动着你我。这就够了,你说呢?

你觉得第一首音乐真的很重要吗?

⑻ 人为什么要听歌

1.音乐与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音乐如同直立直行和语言功能一样,是人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力,它出现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并帮助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首先,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从亚马逊河的三步舞到阿姆斯特丹的热舞,不管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哪一种文化,都无一例外地把音乐当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事实上,科学家们在斯洛文尼亚发现的刻在骨头上的“Divjebabeflute”就是最古老的乐器。这种乐器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那个时候,整个欧洲和北美的人类还生活在冰雪的覆盖中。

如果这种最古老的乐器已经存在了4万年,那么声乐存在的时间可能要长两倍甚至更多,哈瑞教授估计,或许在人种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音乐。

另一个支持音乐具有生物基础的事实是:有的人在大脑的听力受损后分辨不出音调,但是当他看到对应的这首歌的歌词时,他就能听出十之八九。

当然,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斯蒂文·平克在1997年写的一本名为《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的书中说,与语言、视力、社交技巧、以及体力相比,缺少了音乐,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会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平克相信音乐是人们发明出来的东西,由于它可以使人的身心都得到极大的愉悦,因而一直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起来,换句话说,人们发明了音乐是因为他们喜欢它。

美国多伦多大学的桑卓·托哈波评论平克的观点时说,他的说法非常巧妙,但并不正确。托哈波曾经走遍世界,她发现,不管在哪儿,母亲几乎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对自己的婴儿歌唱:高音调、慢旋律,以及充满感情的语气。尽管每个种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摇篮曲,但它们却是如此相似,即使你根本不懂这种语言,也不会听不出那是摇篮曲。

这给了她一个启示:音乐并不是人类的发明。如果我们都使用音乐与婴儿交流,这就是母亲与婴儿之间一种本能的交流方式。

因此如果在人类早期就显现出了一种音乐基因的话,那些拥有这些音乐基因的人就比较容易拥有健康的后代,每一代人都将享受音乐作为一种天赋的礼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音乐使得每一个个体对异性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即使是达尔文自己也对音乐的这个解释十分满意,但也有许多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从生物界的许多情形来看,孔雀用尾羽吸引异性,驼鹿用鹿角吸引异性,百灵鸟用歌声吸引异性,但是所有这些现象都表现在雄性动物身上,对人类而言,音乐是两性共有的。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音乐到底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但不管怎么说,音乐都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

2.音乐与人类的健康也有关系

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

美国一位医学家曾统计了35名美国已故著名音乐指挥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3.4岁,高于美国男子的平均寿命5年。据德、意等国家的调查,经常听音乐的人比不听音乐的人寿命通常要长5~10年。

音乐治疗法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发睡眠等,都很有实效。在生理上,音乐能引起呼吸、血压、心脏跳动以及血液流量的变化。有一些类型的音乐还能刺激身体释放一种内啡呔天然鸦片制剂,可达到松驰身心和纾缓疼痛的效果。
1972年,波兰政府根据几位病理学家和音乐学家的建议,设立了第一个“音乐治疗研究所”,颇见奇效。不久,英、美、日等国有医院也随之采用了音乐治疗的方法。比如,每日饭后听3次音乐,能治疗神经性胃炎;给患高血压病者听抒情音乐,可降低血压;给受了惊吓的人听柔和轻松的乐曲,可以使病人安静以至恢复正常。

人体为什么会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产生反应?医学界研究人士认为,这与人体细胞本身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细胞的震动与外部节奏协调时,人就有舒畅的感觉。

西方人士认为听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效果最佳。有的专家指出,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也有的说,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

中国医学界对于音乐产生的养生疗效,也有广泛的研究。根据中医的学说,中国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如宫音雄伟、宽宏,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肃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徵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五音和五脏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经由“五行”而彼此产生作用。

西方所谓的“恰当的音乐环境”,东方就是依据个人的体质去选取,如“火”型人宜选“水”乐来减少浮躁的情绪,“水”型人宜听“火”乐可增强肾的功能,“木”型人处事优柔寡断,可听“金”乐以激励自己。

然而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国外有位心理学家曾对3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大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或以演奏现代乐曲为主的成员,70%以上的人患有神经过敏症,60%以上的人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和腹泻。还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相处得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思想活跃;而热衷于嘈杂的现代派音乐的家庭里,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据说是长期听这种音乐,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甚至破坏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3.音乐与孩子关系也很密切

聆听音乐可增强记忆力

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除了可陶治性情外,还可增强对语言的记忆力。
在接受测试的中文大学60位女生中,小时候曾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女生比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女生能多记忆17%的文字资料。

负责这项研究的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陈瑞燕介绍说,以往脑智能学的研究发现,音乐家的左脑比一般人大,他们的左脑可能较一般人发达,而左脑也是主要负责语言记忆的。因此,接受正规音乐训练很可能令人们的左脑发展较佳;连带左脑所控制的语言忘记力都一起提升了。

这项研究对一些语言能力受到影响的失忆症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喜讯。由于学习音乐毋需语言技能,如果病人有机会学习及享受音乐,他们的记忆力也可能逐渐得到改善。

发展孩子的音乐记忆力

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创造音乐活动的基础。
怎样发展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呢?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法。在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时,每天应让孩子重复唱一些歌曲或跳一些舞蹈。一般重复3~4回,大部分孩子都能记住了。但由于孩子开始遗忘很快,尤其在短时间内遗忘很多,以后逐渐减少,所以重复练习要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这样就可避免遗忘。

2、形象直观法由于孩子年龄小,思维方法以形象、直观为主,而且感情色彩较快,所以成人应采用形象直观法,发展孩子的音乐记忆力。

3、在音乐活动中,成人应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记忆训练。

4、寓记忆训练于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在游戏中想像是极活跃、丰富的,记忆在反复活动中得到发展,成人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愉快并发展记忆力。

音乐可使儿童容貌美

据美国有关科研部门研究发现,常听音乐能改变儿童的容貌,使孩子变得漂亮。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人的面孔容貌,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容貌,就必须去医院进行整容手术。然而,专家们指出,利用音乐可以改变幼儿的容貌。

经常让幼儿听些欢快的乐曲,用音乐来刺激神经,会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对这一点日本幼儿开发协会曾做过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把几十位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来,一一拍照、录像,作为原始的资料。然后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始时没有引起什么变化,可四个月以后,这些孩子的面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情也比一般的孩子活泼,动作协调,就连眼神都与一般孩子有着根本的区别。

由此可见,在幼儿时期让孩子多听些优美的乐曲,不仅对孩子的智力有所开发,而且能使孩子的面容变得漂亮起来,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音乐怎样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胎教音乐很受欢迎,那些悠扬、轻柔、婉转的曲调不仅使母亲听了心旷神怡,而且使母体内的胎儿也能受到感染,使他们生活的“宫内世界”也像母体外一样的充满阳光,从而使他们变得健康、漂亮、聪明。音乐为什么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呢?
当人们欣赏音乐时,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常常会有一种陶醉感。音乐可以使你忘却身边纷扰的世界,进入一个神仙般的世界。难怪心理学家常常呼吁,要善用美妙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陶冶自己的性格。对于孩子来说,自出生之前开始就对音乐有好感,出生后不断发展着对音乐的喜好,3、4岁时就已初步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能使孩子享受一种深深的爱,使孩子的心情充满欢乐。这种情绪会促使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能够调节血流量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有利于孩子的记忆、理解、想象思维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不少学者对音乐进行过研究,发现音乐的音品、音调、节奏、旋律、音质的不同,会对人体产生镇静、镇痛、调节情绪等不同功能。人的情绪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与大脑皮层下丘脑、边缘叶都有密切关系。因此,美妙的音乐能使孩子的心境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够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大脑皮层及边缘叶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得更加完善。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那些音乐大师的作品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原因。

孩子的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器、音乐游戏及舞蹈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增强了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扩了知识眼界,这不仅对一般孩子而言,就是对弱智的孩子也有着令人惊奇的效果。曾有一名“智能不足”的孩子,在学校音乐老师的培养下,从听音乐到自己参加打击乐演奏,到伴随音乐跳舞,孩子的智力因此大大提高。这不能不说明音乐在启迪孩子智能方面的重大作用。

还有些家庭为孩子准备了乐器,让孩子自幼开始学习音乐。这种演奏活动,使孩子的双手更加协调。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教授阿特拉斯经过多年研究指出:“学习弹乐器的人,由于左右手指神经末梢经常运动,能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发展。”因为弹奏时,视觉、听觉、触觉及整个肌体,都必须处在协调一致的积极状态下,所以就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注意和记忆,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验证明,学音乐的孩子学其他课程都比较快。

由此可见,父母不应该忽视音乐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在短时间内并不显著,最后,那潜藏的能力终将表现出来。

4.音乐是生理与心理感受上的统一

音乐所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是因为音乐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心理作用和物理作用来实现的。

在心理作用方面,音乐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我们知道,音乐有各种不同的节拍、节奏,人体也具有各种生理节奏,如脉搏、呼吸等,它们之间如果配合好了,音乐就可以调节生理节奏。又因为人体对于音乐节奏具有明显的跟随本能,音乐节奏的快慢还可以带动肢体动作的节奏,民歌中的“号子”就可以体现出这种作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音乐的作用可通过艺术感染力作用于心理,以情导理,既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又可以消除精神上的阻滞。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如军乐曲、进行曲,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可以使人兴奋、激动、热血沸腾;旋律优美悠扬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静和轻松愉快。另外,音乐还可以通过音调影响人的情绪。这种现象早在古希腊就已经被注意到了。他们认为,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缓,B调哀怨,A调高扬。

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活动不仅与大脑皮质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的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脑边缘系统是调整和支配人内脏器官活动的最高中枢。这样,引起人们轻松、愉快、舒适和欢快的音乐,就能改善和加强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增进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然而,音乐治疗并不是单纯地从欣赏中取得疗效的,它是作为一种活动来达到治疗效果的。因为音乐的乐曲本身是一种结构,是一个由各种音符组成的、有实践性的、有规律的组织。患者要参加音乐治疗的活动就要学习,要从头至尾地注意乐曲的全貌。这样,患者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并作出一定的努力,也就是通过音乐的活动训练患者专心致志的精神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许多患者,特别是精神病和神症患者,恰恰缺乏这种能力。同时,音乐活动还能培养患者掌握或者恢复一些新的技能,如通过演唱掌握各种乐曲的旋律、音调、节奏、和声,以及与人协调一致的能力等;通过乐器演奏掌握各种乐器的性能、演奏方法和相互配合的能力等;这样就可以促使患者增加生活乐趣和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对生活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在物理作用方面,音乐可以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声音是声波的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音乐则是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它作用于人体内各个振动系统使之产生有益的共振,使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这种协调一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优美的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提高神经的兴奋性,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与乙酰胆碱等物质,起着调节血液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及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等作用,从而使人精力充沛,洋溢青春活力。国外用音乐代替麻醉药物做剖腹产和拔牙手术,绝不是单纯靠转移患者注意力或是暗示作用取得效果的。它像针刺一样,具有生理和生化基础。人们对针刺镇痛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已发现它与人体内的内啡呔增多有关。因此,乐曲节奏旋律、速度、协调等的不同,就可表现出镇静作用、兴奋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效果。

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的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健身、增进健康的目的。

⑼ 当大脑需要做创造性活动的时候应不应该听歌

高考之前为了锻炼抗干扰能力决定边听歌边做题,从钢琴曲到流行歌曲,到最后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边听小苹果边打拍子边唱出来边做数学题。结果到高考的时候发现,没有音乐听了!大脑一片空白!首先个人经常听的音乐可以分成这两类:纯音乐,主要是钢琴曲和交响乐,我听的交响乐基本上都是电影原声歌曲,语言上包括大陆歌曲,粤语歌曲,英语歌曲和日韩歌曲,首先,如果学习的时候,个人感觉最适合的是钢琴曲,舒缓的节奏可以使大脑保持放松状态。不过如果题目比较简单的话,可以尝试交响乐,如果节奏够快的话可以提升做题速度。另外可以尝试做题的时候听马克西姆的钢琴曲,我觉得很适合。歌曲这东西我不建议大家沾,如果一定要听,那也只能听英文歌或者日韩,因为国语我们能听懂,后果就是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工作。好吧如果一定要听国语,那也仅限于语文英语,因为听着国语歌根本做不了数学。再有,如果听多了,容易产生学习时听歌的条件反射,后果见上文。对了如果有人听摇滚乐能做数学题一定要告诉我,我一直在尝试都没做到!如果是搞创作的时候,就会比较宽限了。写代码的时候各种音乐都OK,喜欢就好。写文案的时候依旧是除了国语歌曲都OK,至于画画的时候最好还是听一点有意境的纯音乐吧。利益相关:写这篇答案的时候听了一首钢琴曲一首英文歌和一首《童话》。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