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宋庆龄发明奖
A. 宋庆龄发明奖有哪些学校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吗
自主招生往年都会有30多所院校进行自主招生,1月份就会陆续公布招生简章了。自主招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时间和复习,很多学生错过了报名时间才知道有自主招生这回事~~
B.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自主招生或者对高考有用吗
因为它是由国家科技部立项的科技类评奖常设项目,所以对自主招生有一定的加分。因为是国家级颁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C.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1893年的1月27日出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战士,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中伟大的女性。
在她年轻的时候变跟随着孙中山先生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当中,坚贞不渝,英勇奋斗,始终和中国人民还有中国共产党站在统一战线。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还有文化教育事业,祖国的统一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受到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的爱戴和赞赏。
在1981年的5月16日,宋庆龄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但是在同年的5月29日晚上八点十八分,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去世。
(3)第十三届宋庆龄发明奖扩展阅读:
宋庆龄家族有一姊、一妹和三个弟弟。年龄排行为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其中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父亲宋耀如是上海最著名的牧师,还是精通法律的学者。后来下海经商,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精准的眼光,一跃而起成为上海滩有名的实业家。
母亲倪桂珍家族显赫,先祖是明代大学者徐光启。丈夫赞誉她: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1943年,身着一袭旗袍的宋庆龄用流畅动人的七场英语演讲惊艳美国,而母亲倪桂珍就是她的启蒙导师。
无论是教学方法上,还是眼界格局上,母亲给予他们的,在那个年代都是凤毛麟角。孩子四五岁时,倪桂珍就从国外购来英文幼儿读物,亲自教导。等到他们开蒙定性时,精通钢琴的她又担负起音乐老师的角色。
D. 第九届宋庆龄些奖学金名单
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名单
教育部 中国福利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关于颁发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的决定
教基一[2010]4号
为了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表彰全国初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绩优秀者,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中国福利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决定向孙宇萌等746名学生颁发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授予其他711名学生宋庆龄奖学金提名奖。
希望获得宋庆龄奖学金的同学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积极进取,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宣传好宋庆龄奖学金获奖者的生动事迹,发挥好中小学生身边榜样的激励带动作用,探索、创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形式,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 中国福利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二日
附件:
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名单
北京
姓名性别年 级 民族学校奖 项
孙宇萌 女 五年级 汉 景山学校获奖者
张睿恺 男 九年级 汉 北京市第八中学 获奖者
凌靖崴 男 五年级 汉 崇文区板厂小学 获奖者
雒梦妍 女 八年级 汉 顺义区杨镇二中 获奖者
徐倩凇 女 九年级 汉 北京市育才学校 获奖者
张泽雨 女 六年级 汉 朝阳区垡头二小 获奖者
秦 涯 女 九年级 汉 北京钢铁学院附中获奖者
周宇哲 女 六年级 汉 丰台师范附属小学获奖者
徐占一 女 八年级 汉 北京市京源学校 获奖者
赵方晗 女 五年级 汉 通州漷县镇中心小学获奖者
马宇涵 女 六年级 汉 大兴区第八小学获奖者
雍 晨 女 六年级 汉 大兴区旧宫第一中心小学 获奖者
刘孟谦 男 九年级 汉 密云县第三中学 获奖者
王宇琦 女 五年级 汉 怀柔区杨宋镇中心小学获奖者
田晨溪 女 八年级 汉 平谷区第三中学 获奖者
齐晓彤 女 六年级 汉 昌平区昌盛园小学获奖者
史靖夷 女 九年级 汉 延庆第二中学初三获奖者
肖鑫月 女 六年级 汉 房山区长育中心校获奖者
陈宏日 女 九年级 汉 门头沟新桥路中学获奖者
李 航 男 九年级 汉 燕山东风中学获奖者
范晓雪 女 五年级 满 东城区和平里第二小学提名奖
周 现 女 九年级 汉 北京市三帆中学提名奖
李佳翌 女 六年级 汉 崇文区体育馆路小学提名奖
许雅芊 女 九年级 汉 北京第十五中学 提名奖
姬岚欣 女 五年级 汉 朝阳区团结湖小学提名奖
黄兆洁 女 八年级 汉 北京市育英中学 提名奖
张梦喆 女 八年级 汉 海淀北部新区实验中学提名奖
冯逸婷 女 五年级 汉 丰台第二小学提名奖
赵 佳 女 七年级 汉 石景山实验中学 提名奖
张 珺 女 六年级 汉 通州区运河小学 提名奖
王晨萌 女 五年级 汉 通州区官园小学 提名奖
金 冠 男 八年级 回 顺义区第三中学 提名奖
王雪儿 女 六年级 汉 大兴区枣园小学 提名奖
张秋楠 男 九年级 汉 密云县第六中学 提名奖
于博潇 女 六年级 汉 怀柔区第三小学 提名奖
李张璐 女 九年级 汉 平谷区第四中学 提名奖
刘 莹 女 五年级 汉 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提名奖
解铭瑶 男 七年级 汉 延庆县第四中学 提名奖
张 柔 女 六年级 汉 房山区城关小学 提名奖
赵欣星 女 九年级 汉 门头沟区育新学校提名奖
E. 刘小虎的荣誉称号
注:只罗列2006年至今 时 间 荣 誉 称 号 名 称 授予单位 2009.7 山东省优秀教师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0.7 第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教育学会 2008.10 中国中央电视台“我是发明家”活动全国十二强 中央电视台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9.12 济南市中小学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济南市教育局 2007.12 第五届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济南市委组织部 济南市人事局 2007.01 济南市魅力家庭发明之家 济南市精神文明办、齐鲁晚报 2007.12 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技术创新作品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2006.10 济南市十佳科技辅导员 济南市教育局、市科协 2006.04 济南市青年科技奖 济南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 2006.08 辅导李鹏学生的“天梯防盗窗户栏”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2007.6 平阴县首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共平阴县委、平阴县人民政府 2006.02 平阴县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平阴县人民政府 2006.09 平阴县教学能手 中共平阴县委、平阴县人民政府
F. 重庆宋庆龄发明奖升学有什么优先
1.宋庆龄奖学金它是基础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因此,现在绝大数省教局部门都给以获奖者在升学时加分,给予享受省级三好学生同等待遇。但是并没有做强行的统一规定。
2.补充: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生前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科学素质的提高,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包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台、港、澳地区少年儿童创作的作品。该奖项以18周岁(含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明作品为评选对象,设金奖、银奖、铜奖、创意奖、优秀奖、园丁奖和组织奖。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主要活动有:
--举行少年儿童发明作品展示会;
--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举办小发明者与科学家座谈会;
--举办小发明者与企业家交流会;
--组织获奖代表开展一系列发明创新活动;
--组织获奖作品在国内部分地区进行巡回展览;
--组织东西部少年儿童相互切磋学习;
--组织获奖代表参加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科技素质的培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是一项"缔造未来"的宏伟事业,是培养优秀人才的育人工程,我们期待着社会各界和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为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G. 有那个大学可保送获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的高中毕业生
李燕娥是广东中山人,从16岁就来到宋庆龄身边,陪伴了宋庆龄整整53年。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爱憎分明、性格爽朗。解放前,在重庆、上海等地,国民党特务多次用金钱收买她,用介绍对象诱惑她,想通过她来刺探宋庆龄的情况,但李燕娥对宋庆龄忠心耿耿,丝毫不为所动。宋庆龄称赞她是“不拿枪的警卫员”。解放后,她尽心竭力地照看着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和那些孙中山留下来的遗物。
宋庆龄从不把李燕娥当作“下人”,而视她为家中的一员。李燕娥比宋庆龄小了近20岁,但却一直被称着“李姐”。吃饭时宋庆龄与她同桌,并且让她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自己则坐侧座。李燕娥身体比较胖,宋庆龄又让人专门改制了一张矮床,方便她休息。
解放后,宋庆龄住北京时间居多,为了抚慰李燕娥的思念之情,宋庆龄把自己的照片和北京寓所主楼的照片寄给她。李燕娥把照片摆在自己的房间里,以便随时都能看到。有一次李燕娥受了伤,宋庆龄十分担心,专门指示上海的同志抓紧为李燕娥疗伤,还专程赶到上海看望。
宋庆龄为李燕娥想得非常周到、细致。她经常送一些小礼品给上海寓所的工作人员,每次总是专门准备一些火腿、广东腊肠等家乡食品,带给李燕娥。
1971年11月8日,宋庆龄专门给上海寓所的管理员周和康写信说:“现在委托你办一件事:旧历10月10日是李燕娥的生日。她在我处服务快40年了,我应该对她忠心耿耿的工作有些表示。请你在9日那天代买一只熟的大油母鸡及8斤苹果、2斤香蕉送给她(连同这张贺片)。多谢你!”
1979年,李燕娥患了子宫癌,宋庆龄万分焦急,亲自把她从上海接到北京,不仅请人照料她的生活,还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像对待她一样来照顾李燕娥。
她还请来最好的医生为李燕娥诊治。当医生确定她的癌变已到晚期时,宋庆龄十分伤心。她压抑着悲痛之情,尽可能抽出时间陪李燕娥聊天,以缓解她的痛苦。当时北京的青菜很少,她怕李燕娥不习惯,就请人想办法多买些新鲜蚕豆来补充。为了增加营养,宋庆龄特别吩咐每天要让李燕娥吃鸡肉,喝鸡汤。
对于病重的李燕娥,宋庆龄心情十分沉重。她曾给马海德写信说:“我亲爱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使我十分心烦意乱。她跟随我50年了,她是那么的忠诚,也是我最可信任的朋友。我害怕她很快会死去……她躺在床上全然不知真正折磨她的是什么病痛!我是如此悲伤和六神无主……”
第二天,她又写信给爱泼斯坦:“近日来我为李姐(我50多年的伴侣和管家)病重而极感心烦意乱。她不仅是我的助手,更胜过我的亲人……”
如果不是亲眼读到这些信件,简直难以想像,在任何巨大的压力面前都不曾惧怕、不曾退缩的宋庆龄,为了李燕娥竟会流露出如此强烈的悲伤。
1981年2月,在焦虑的煎熬中传来了李燕娥病逝的消息,宋庆龄顿时热泪盈眶。当李燕娥的骨灰盒被送到宋庆龄住所时,她迎上去,把脸紧紧贴在骨灰盒上,不住地抚摸着,亲吻着,泪水点点滴滴洒落……
在李燕娥骨灰移送上海那天,宋庆龄支撑着病体,亲自把骨灰盒从自己的卧室里抱出来,步履蹒跚地从楼上一直送到门口的汽车上。事后,她给一位友人写信说:“我痛心地告诉你,我亲爱的管家和同伴李燕娥……因患癌症逝世……我可怜的燕娥在几天前由一些信得过的朋友陪同,在上海埋葬了。她的骨灰将埋在宋氏墓地。我死后,将长眠在我忠心的同伴旁边。”
为了李燕娥的后事,宋庆龄特意写信给秘书说:“我一直答应让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边头,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并要求:墓碑“和李姐要做同样的”。为此,她还专门画了一张草图。
就在李燕娥去世100多天之后,宋庆龄亦不幸病逝。宋庆龄的骨灰被送到了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就是今天的宋庆龄陵园。陵园中间,是宋庆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合葬墓,东侧是宋庆龄墓,墓碑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西侧对称位置,是形状相同的李燕娥墓。墓碑上刻着“李燕娥同志之墓——宋庆龄敬立”的字样。
H. 浙江省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对浙江省高职考单考单招有没有加分的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