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儿童

创造儿童

发布时间: 2021-01-08 21:29:09

Ⅰ 如何创造儿童诗

创造儿童诗主要是关照儿童的心理和创造力、想象力。
像'两只小眼睛,满天都是小星星。'就是要启示儿童的想象力,跟据现实和想象力联系在一起,要彼此的到印证。

Ⅱ 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1. 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高创造力的人才。就目专前我国基础教育属而言,我国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还很薄弱,不论家庭、学校、社会,压制摧残儿童创造力的现象都很严重。为了培养一代新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创造教育,大力开展创造教育。

  2. 在我国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创造教育的是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在自己长期教育实践里非常重视儿童教育问题,曾对儿童教育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就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前瞻性。重新发掘,研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遗产,推进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创造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定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3. 第一部分: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一)从学术背景来看,他科学地吸收了王阳明和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儿童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并把“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Ⅲ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建立在相应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幼儿思维内发慌容正处在直观动作和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抽象的逻辑思维刚刚萌芽,知识经验欠缺。这就决定了幼儿只能进行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缺乏逻辑性的创造。小学生、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且辩证思维已初步形成,知识经验渐趋丰富,因而已能作出一些有社会实用价值的发明,撰写有创造性的科技论文和学作品等。但总体而言,与成人特别是与发明家、科学家相比,儿童的创造力仍然处于在较低水平。

Ⅳ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谁

顺应 C.同化 D.平衡 8.“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9.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

Ⅳ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愿望的体现,是一种强烈的认知需求,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好奇心帮助人们在理解世界的基础上适应自然和社会。

父母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孩子质疑提问的本源。父母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护,也就是说,除了保护孩子已具有和表现出的兴趣和好奇,还要主动激发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好奇。这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有意识的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走走、玩玩,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多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探索,激发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思考。

3爱学习、爱思考的家庭文化

没有知识的储备和各种信息的剌激,孩子便不会有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建设。父母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以切实行动来树立榜样并影响儿童,同时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博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

同时,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这样,孩子处于爱学习、鼓励思考的家庭气氛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爱质疑、善提问的好习惯。

Ⅵ 和儿童有关的发明与创造性思维灵感来自于儿童的发明和创造

玩耍玩出望远镜
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
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

Ⅶ 为什么说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是低年级儿童的最佳作文训练形式

1、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可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从而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
《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一个方法。

2、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可以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
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3、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
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针对这句话,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如果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4、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0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可以为孩子准备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
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就可以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
有时吃水果,我就会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的特点的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
这种卡片积累法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和恒心,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02.游戏积累】
要活跃孩子“写话”的思维,要求孩子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的事物。因此词句的积累应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太重的学习压力,可以常常以各种游戏来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致。
✔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
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如孩子带回数学试卷,他得了一百分。此时,家长故意问他:“你的心情怎样?”“我高兴极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我开心极了!”家长如果鼓励孩子多换几种说法,多经过思考和查书寻找,就能够找出好几种表示“高兴”的词语。
✔仿一仿,看谁仿得像?
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的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的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家长可主导与孩子间的仿句对话——“小草钻出来。”“太阳升起来。”“嫩绿的小草钻出来。”“火红的太阳升起来。”“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悄悄地钻出来。”“火红的太阳从山上慢慢地升起来。”这样的训练,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
✔想一想,用怎样的话儿来形容?
外面下雨了,让孩子去听一听,雨声是怎样的?看一看,滴落下来的雨花是怎样的?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湿了自己的手,感觉是怎样的?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从留意生活的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的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比一比,谁想得妙?
主要是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比如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天上的云彩——“一团一团的白云像棉花。”孩子想了想,也说:“一堆一堆的白云像墙壁。”家长补充说:“天上有个雪人在对我笑。”孩子说:“天上有个小白兔在蹦蹦跳跳。”
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如若家长能让孩子多在生活中观察、想象并运用,那么孩子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比起单一的听课,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紧张的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

Ⅷ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是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是创造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孩子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对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应予以爱护、鼓励和引导,使之合理的发展。 幼儿对事物产生好奇,应鼓励他提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进行积极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儿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为此,他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嘴,使他敢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重大的创造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好提问题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体现,是创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长要善待幼儿的发问,认真解答并力求回答的生动具体,使孩子从小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奇思异想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平时,孩子总喜欢歪着脑袋、拖着两腮静静的思考,并经常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心理,家长切不可认为是“瞎想”、“胡闹”予以指责和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断送孩子的创造欲望。 有鉴于此,家长要允许幼儿自由地想像,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念,如孩子的绘画中会出现 “红海洋”、“蓝太阳”、“五彩树”等,这是他们独特思维、丰富想像的体现,我们应予以鼓励并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像,如讲故事、童话叙述、朗诵诗歌、音乐、小制作等,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获得间接知识,丰富想像的内容。 三、丰富幼儿的认知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原有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创造的基础。没有感知经验作铺垫,想像、创造必定是枯竭、贫乏的。因此,家长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就应不断增进孩子的知识,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家长可向幼儿提供合适的读物和音像材料,创造多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长可摇铃铛给他听,挂彩色气球给他看。因为婴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甚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他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有观察才能有发现,幼儿生而具有独特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敏感性,只要与周围事物发生直接联系,幼儿就会以一种轻松的洞察力独特的感受到周围的事物。所以,家长可利用周围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四、鼓励幼儿动手动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眼睛、嘴巴、时间与空间)。首先是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是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思维的结果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长要鼓励引导幼儿多动手。研究者发现,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增长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开发。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做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操作中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难免会“闯祸”或出差错,对此,家长应持宽容态度,理解幼儿,而非批评责备。 当然,家长要精心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玩具与图书。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长应视孩子的实际水平,选购最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如小积木、拼插车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这些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对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均大有益处。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创造性的玩法中获得发展。图书对于激发孩子智力有其独到功能。图书中的故事基本以图为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直观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长应帮助他理解作品的内容,可先给孩子讲一两遍,然后让他自己重述其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五、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幼儿的行为是受成人控制还是自主支配,这会直接影响其创造才能的发挥。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幼儿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意味着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胡闹”,因为家长只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这种过分限制幼儿活动的教育方法是极为有害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多让孩子在沙滩上、公园里、大海边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等。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幼儿创造的潜力才能得以较好的发展。因此,父母应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能力,容许幼儿自主尝试以及做决定。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使幼儿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我国中科院心理所查子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通常是智力、创造力、非智力三种成份的独特组合,其中智力是发展的基础,创造力是发展的高度,而个性心理则是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托兰斯在1973年曾得出结论:培养创造性的成功做法乃是必须促使认知与情感这两种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从情感和智力对创造力发挥的影响来看,很多情况下,情感的力量远比智力强大。具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的伟大发明和发现始终伴随着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创造过程绝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没有火热的崇高的情感动力,创造活动就无法展开。 因而,家长要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制力,要求幼儿定时完成任务,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幼儿有冒险精神,这里所说的冒险性是指,他敢于尝试对其结果毫无把握的新鲜事情,并从中体验乐趣,享受成功;培养幼儿对创造活动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等。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合理利用影响幼儿创造力的每个积极因素,使幼儿——“发展中的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Ⅸ 小学儿童诗歌怎样创造

一、知道什么叫诗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现代汉语词典》)即按照一定的规则,使音节、声调和韵律符合要求,并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形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这个祖,这个根,从一诞生起,就以韵文的形式出现的。)
二、知道诗一定要押韵(只强调,不作理论阐述)
押韵是汉文诗最基本的形式特征
1、押韵是对诗最基本的界定
2、押韵是伴随着诗的产生而具有的原本特征。
3、新诗是诗,也必须押韵
4、用韵应以普通话为标准。
三、知道什么叫押韵

押韵。指同韵母的字在语言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者说诗句之间末尾一个字的读音的韵母相同或相通。
押韵的一般规律是: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
1、韵母相同
(1)、句句押韵
如:
《燕歌行》(曹丕 ):
秋风萧瑟天气凉,( liang )
草木摇落露为霜,(shuang)
群燕辞归鹄南翔。( xiang )
念君客游多思肠,( chang )
慊慊思归恋故乡,( xiang )
君为淹留寄他方?( fang )
贱妾茕茕守空房,( fang )
忧来思君不敢忘,( wang)
不觉泪下沾衣裳。( chang)
援琴鸣弦发清商( shuang )
短歌微吟不能长( chang )
明月皎皎照我床( chuang )
星汉西流夜未央( yang )
牵牛织女遥相望( wang )
尔独何辜限河梁( lang )
《猴子捞月亮》(儿歌):
小猴出门去玩耍, (shua )
忽然转身喊妈妈。 ( ma )
月亮掉进水里啦, ( la )
快拿勺子来捞它。 ( ta )
(2)、隔句押韵
(隔句押韵是中国汉文诗的一般定式,并且是逢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
《山村》: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jia)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hua)
《南雄孔江湿地公园》:
群山绕水映天蓝, (lan)
百岛浮停各不凡。 (fan)
翡翠乔松生白雾,
丹霞峭壁立深潭。 (tan)
山禽戏水千般态,
库鲤腾空万点斓。 (lan)
远处游人飞艇笑,
浪花入口似琼甘。 (gan)
《春晓》:
春眠不觉晓,(xiao)
处处闻啼鸟。(niao)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shao)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liu)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lou)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guang)
疑是地上霜。(shuang)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xiang)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tian)
江枫渔火对愁眠。(mian)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chuan)
《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gao)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cao)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nao)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jiao)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yao)
河流呀山川你哺育了我,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bao)
《数鸭子》: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ya)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ba)
咕嘎咕嘎真呀真多呀, (ya)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ya)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ya)
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 (hua)
唱呀唱着家乡曲还会说笑话。 (hua)
小孩小孩快快上学校,
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jia)
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jia)
2、韵母相通

a o e (红颜色韵母相通)
i u ü (红颜色韵母相通)
ai ei ui (红颜色韵母相通)
ao ou iu (红颜色韵母相通)
ie ue er (红颜色韵母相通)
an en in un ün (红颜色韵母相通)
ang eng ing ong (红颜色韵母相通)
另i 、er 相通
如: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e)
曲项向天歌。 (ge)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bo)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hui)
乡音无改鬓毛衰。 (shuai 或 cui)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lai)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qin)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ren)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bin)
无边光景一时新。(xin)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chun)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xing)
忽闻岸上踏歌声。 (sheng)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qing)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hong)
水村山郭酒旗风。 (fe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zhong)
四、如何指导学生学写诗

创作要诀:
围绕押韵来造句,描写典型表心情。
(一)、作诗的步骤
1、确定主题
2、采风
3、选择内容(事物)
4、围绕押韵的字去造句,去排列句子
5、注意最后一句的收篇效果。(突出主题)
6、修改提炼,
(教师要有预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
(二)、创作例举:

创作例举一:
学生习作:
五一劳动节
五一乘车回老家,
黄烟豆子长嫩芽。
农民伯伯好伟大,
少年儿童把你夸。
指导方案:
1、确定主题:通过对庄稼的描写,反映中国农民的勤劳奋发精神,表达少年儿童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爱戴。
2、确定诗作拟含内容:
(1)、明确行程:时间、地点、经过等。
(2)、描写庄稼:黄烟、大豆、花生、水稻、蔬菜等的生长状态。
(3)、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夸赞。
3、围绕内容进行采风活动。引导观察,启发语言表达,做好笔记。
4、构思诗作的表述:
(1)、确定韵部。主要是根据预拟词语及诗句中同韵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涉及诗作内容的词语有“老家”、“长得快”、“叶子大”、“长嫩芽”、“夸赞”等,所以诗作的字韵应确定韵母为“a”。
(2)、以韵母是“a”的字为韵脚,进行造句。形成书面语言。
5、修改提炼。
创作例举二:
学生习作:
回老家
老家春日艳阳天,
瓦片飘水笑池边。
黄叶梨花竹子绿,
鸡蛋肉汤香又甜。
指导方案:
1、确定主题:通过回老家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对农村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确定诗作拟含内容:
(1)、明确行程:时令、地点等。
(2)、描写家乡景物,描述游戏玩耍、生活交往等情景。
(3)、表达心情感受。
3、围绕内容进行采风活动。引导观察,启发语言表达,做好笔记。
4、构思诗作的表述:
(1)、确定韵部。主要是根据预拟词语及诗句中同韵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涉及诗作内容的词语有“晴天”、“艳阳天”、“瓦片”、“池塘边”、“肉汤甜”、“鱼肉鲜”、“又香又甜”等,所以诗作的字韵应确定韵母为“an”。
(2)、以韵母是“an”的字为韵脚,进行造句。形成书面语言。
5、修改提炼。

创作例举三:
学生习作:
家乡好
市场热闹商品多,
农民开店住高楼。
学校花香卫生好,
黄坑美丽比雄州。

指导方案:
1、确定主题:通过对新农村圩镇的特色描写,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共产党领导好”的认识效果。
2、确定诗作拟含内容:

(1)、描写市场的繁荣景象。
(2)、反映农民的生活变化。
(3)、描写学校风貌。
(4)、抒发赞美之情。
3、围绕内容进行采风活动。引导观察,启发语言表达,做好笔记。
4、构思诗作的表述:
(1)、确定韵部。主要是根据预拟词语及诗句中同韵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涉及诗作内容的词语有“商品繁多”、“排排高楼”、“像雄州”、“争上游”、“钱包厚”、“不用愁”、“丰收”等,所以诗作的字韵应确定韵母为“iu、ou”。
(2)、以韵母是“iu、ou”的字为韵脚,进行造句。形成书面语言。
5、修改提炼。

创作例举四:
学生习作:
黄坑小学好
黄小是个好地方,
高楼层层花草香。
广场宽阔卫生好,
五星红旗高飘扬。
指导方案:
1、确定主题:通过对黄坑小学景物的描写,展现黄坑小学的环境风貌,折射出师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党和人民重视教育的办学成果。使人知道黄坑小学确实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好学校、好地方。
2、确定诗作拟含内容:
(1)、描写学校的校舍实施、花草树木、环境卫生。
(2)、抒发赞美之情。
3、围绕内容进行采风活动。引导观察,启发语言表达,做好笔记。
4、构思诗作的表述:
(1)、确定韵部。主要是根据预拟词语及诗句中同韵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涉及诗作内容的大量词语如:“好地方”、“鸟语花香”、 “校园宽敞”、“国旗飘扬”、“课室明亮”、 “课堂”、“饭堂”等都有含韵母“ang”的字,所以诗作的韵字应确定韵母为“ang”。
(2)、以韵母是“ang”的字为韵脚,进行造句。形成书面语言。
5、修改提炼。
创作例举五:
学生习作:
黎灿学校好
运动场边教学楼,
鸟语花香环境优。
黎灿之星特别棒,
幸福校园第一流。
指导方案:
1、确定主题:通过黎灿学校的景物、人物描写,表达对黎灿学校这一特色窗口学校的赞美之情。
2、围绕主题内容,引导观察和表述:
(1)、对主要教学实施如体育场地、教学大楼的观察和表述。
(2)、对校园环境的观察和表述。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3)、看墙报栏、学生书画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对学校的总体评价并表述。
3、观察完毕后,要求学生用四句话进行表述。先不强求押韵,当学生记住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后,然后再引导学生押韵。
4、修改提炼。
创作例举六:
教师作品欣赏:
南雄孔江百岛湖
群山绕水映天蓝,
百岛浮停各不凡。
翡翠乔松生白雾,
丹霞峭壁立深潭。
山禽戏水千般态,
库鲤腾空万点斓。
远处游人飞艇笑,
浪花入口似琼甘。
(主题:通过对孔江百岛湖的景象描写,反映孔江湿地公园景区生态平衡发展的良好趋势,表达出热爱家乡秀丽山水的高雅情趣)
正确指导学生搜寻押韵的字:写诗时,当一时想不到新的韵字时,可试着用别的声母去与韵母相拼,也许会给你带来灵感。
五、讲究声韵美
为了使诗句更有声韵美,押韵句末尾一个字与不押韵对句末尾一个字的声调最好相对(一、二声对三、四声)。
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 第四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qin)第一声
遥知兄弟登高处, …… 第四声
遍插茱萸少一人。(ren) 第二声
又如:
春 晓
春眠不觉晓,(xiao)
处处闻啼鸟。(niao)
夜来风雨声, …… 第一声
花落知多少?(shao) 第三声
强调:

不管作什么诗都要押韵,不押韵,干脆不要去写,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注意:
每一诗句以不超过10个字为宜。
要求:
每个月写两首诗
每个月背诵三首诗

Ⅹ 创造一首儿童诗歌

春天
是绿色的风
她像一位妈妈一样
静静的走来

你看
你听
她来得多么快乐
她来得多么慈祥

春天妈妈
就这样来了
绿色是她的乖宝宝
一见妈妈都笑了

大树笑了
小草笑了
大山笑了
大地也笑了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