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格创造副
Ⅰ 创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质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吉尔福特(吉尔福特1897—1987 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八条标准: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动机有深究的兴趣;
(4)善于观察,知识面广,善于总结;
(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严格性、准确性;
(6)有文艺天赋,对艺术感兴趣;
(7)富有幽默感;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的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
Ⅱ 如何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新的人格
人格无法创造,就是刻苦塑造都无可能,天生。如同生命不可再造。你说的是人品,通过教养修行可得改善。人格构成你了解么?
Ⅲ 创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质
创造性人格特征
所谓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中等或中上等智商。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在国际上较著名的有两家。吉尔福特提出八条: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动机有深究的动机;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
(6)有文艺天赋;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的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
斯腾伯格(R.T.Sternberg,1986)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三维是人格特征,有七个因素组成:
(1)对含糊的容忍;
(2)愿意克服障碍;
(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的发展;
(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
(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
(6)期望被别人认可;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
(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
(8)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
我们则奖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及其表现,即
(1)健康的感情,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
(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
(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
(4)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
(5)良好的习惯。
四,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特征
求知欲,想象力,好孤独,好奇心,坚忍,独立自信,自制力强,反叛性
五,创造性学生的人格特征
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人格特征:①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②有强烈的好奇心,沉醉于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③感受性高;④思维独立性强,善于利用自己的直觉;⑤不迷信权威;⑥敢冒风险;⑦富于幽默感;⑧态度乐观;⑨成就动机高;⑩想象力强.
富有创造性的中学生的多数具有以下10个特征:
①作文想象力丰富,能独立选材,题材新颖,风趣,审美感强;
②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③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
④心智活动思路通畅,解答问题敏捷;
⑤能提出卓越的见解,以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新奇的方式处理事情;
⑥办事非常热心,坚持不懈,不怕挫折;
⑦独立型强,有内在评鉴定,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意见;
⑧有自信心,有理想抱负;
⑨兴趣广泛又专一;
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我国学者谢光辉,张庆林(1995)对获实用科技发明大奖的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高敏感性,高控制性和低乐群性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对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进行了人格测量,发现了他们具有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敢为性,高创新性,高自律性,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和低紧张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
陈国鹏等(1996)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了创造性与智力和人格的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创造性的中小学生有高智慧性,高乐观性,高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的特征.
创造性学生常表现为以下的特征:
①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目标专一,有毅力.这主要表现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顽强地克服困难,敢于冒犯错误的风险而标新立异.
③独立性强.创造型的学生往往喜欢独立行事,很少依附众议,热爱生活,有抱负,有强烈的独立性要求.
④自信心强,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即使受到别人的嘲讽,也不改变信念.
⑤情感丰富.创造型学生办事热心,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责任感,感情易冲动,有时比较调皮,甚至放荡不羁,似乎精力过盛.
⑥一丝不苟,总是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世界.
⑦想象力丰富,耽于幻想.
⑧喜欢提问,不随大流.
Ⅳ 第二人格的表现以及如何人为的创造第二人格
第二人格也被心理学家称作“伪装面具”,是指某些人在社会中为了保护自己,在异常状态下形成的伪装面具。
打个比方,一个平时腼腆性格的人,突然喜欢社交,追求情感交流;一个平时外向性格的人,在陌生环境下保持冷漠。每个人的第一人格都是性格基础,第二人格也不会与之差异明显,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心理状态,不然就是精神疾病了。
唤醒第二人格
1,掌握各个人格的个性差异,并进行有效划分,可以测试自己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事件时的不同反应,以加强主体人格进一步控制第二人格。
2,归纳各种不同的人格特征,并判断这些人格特征在不同的时间点是否会发生改变,记下这个改变的时间,尝试打破它。
3,尽可能知晓各种人格魅力,并记录每个人格鲜明特点,从而成功唤醒第二人格。
(4)主人格创造副扩展阅读:
人格的决定因素
哲学与心理学的最基本观点是:人是环境的动物,人必须适应环境而生存。所以人格的真正决定因素是“环境”,相当于古人说的“墨悲丝染”,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如最通俗的,良民有良民的人格,强盗有强盗的人格;乞丐有乞丐的人格,富人有富人的人格。
在今天可以更普遍地说,不同行业和群体因其有不同的职业行为,而有相应的人格。比如环卫工人有环卫工人的人格,政府领导有政府领导的人格。如果让政府领导与环卫工人同时站在一起,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政府领导,哪个是环卫工人,原因就在于人格的不同,而这种人格又是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的。
再比如,领导有领导的人格,领导办公楼下的保安,又有保安的人格,两种人格显然是不一样的。
另外,职业的稳定,也决定着人格的稳定。比如农民的人格与气质类型一辈子没改变过,因为他们的职业或劳动方式一辈子没有改变。环卫工、社会低层职业者、穷人的人格一辈子都不会改变,无论你在哪个年龄阶段去与他们打交道,就会发现他们的各种人格与气质特征都还与原来一样。
而作为领导或管理者的阶层,它们只要换一个管理岗位、换一个办公环境,你随时都可能发现它们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Ⅳ 创造者应具备的人格特质是什么
创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质是多方面的。根据对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杰出创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13种基本素质:
1、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创造过程可抽象为创造主体控制、调节或改造客体,使它改变形态,达到预定创造目标的过程。这一控制的主要特点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创造者的第一个创造性人格素质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科技史和大量传记材料证明,那些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创造者,往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造福人类、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尚志向,成为他们个人成才的指路明灯,是他们创造活动成功的内在动力。
2、赤诚的爱心
对祖国、人民、亲友的仁爱之心,是个人成才或创造者获得创造成果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3、友爱合作的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创造的课题日趋复杂化、大型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创造的组织方式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群体走向国家建制的方式,从国家建制走向国际联合建制,这就特别需要创造者培养合作精神。换句话说,在当代,友爱合作精神已成为个人成才和获得创造成果最重要的创造性人格之一。
4、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创造过程既是对旧理论、旧观点的扬弃(批判继承)过程,又是对多种经批判、鉴别、选择后的观点、材料进行综合创新的过程,所以创造者,特别是堪称大师的创造者最擅长树立善于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精神。
5、探索精神
创造过程实质上是以质疑和发现问题为起点,通过辩证综合创立新理论、新方法、新设计,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或制作,获得新成果的过程。既然质疑和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那么,善于质疑、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对于创造者就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人格。科学史证明,创造始于问题,怀疑引出问题,怀疑是创造之母。没有对旧理论、旧工艺、旧制度的怀疑,就不会有新理论、新工艺、新制度的创造。
6、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
创造活动,特别是重大的发明创造活动,是破旧立新的过程,要破除旧理论,就可能遭到维护旧理论的社会势力的打击;要立新,就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就可能遇到各种意外的风险和失败。因此,创造者必须具有不怕风险、不旧失败的大无畏勇气。
7、求实精神
任何创造活动的过程都必须重视第四阶段,即科学实验的验证阶段;不论证实一个理论,还是证伪一个理论,都必须通过科学实验;对于科学发现活动来说,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实(包括探求新事实,探求事实背后的新规律)。所以,重实验、重实效的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Ⅵ 如何创造第二人格求!!
讲真我个人也有和你一样的想法。
第二人格就是跟人的第一人格相反的一种人格,但生活上很少见到有第二人格出现的人,这种人也叫作双重人格。在生活上一般都是青少年比较多见,尤其是男性多过女性,但是第二人格是天生就来的吗,还是自己召唤出来的。那么第二人格要怎么召唤呢,我来教大家一个小游戏。
找一个冷色调的本子记录每天不同寻常的事,或许有一天第二人格会回复你,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暗示,但是,唤醒第二人格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暗示,我需要提醒一下,第二人格与主人格的性格几乎都是完全相反的,主人格善良博爱,那么第二人格极有可能是邪恶冷漠的。
所以请慎重考虑,唤醒第二人格和创造第二人格不一样,创造第二人格,可以利用介质,可以是眼镜,手表,或是戒指,当你带上的时候就是主人格,去掉的时候切换为第二人格,必须充分使用心理暗示,必须要记住第二人格的时候你应该是怎样的,不可以混乱。而唤醒第二人格则是模拟,以身边的一个人为原型模拟,从说话的语气,到穿衣风格与特殊喜欢,乃至性格,全部模拟下来,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不像自己了,然后你再回忆当初的你是怎么做的,再开始改变养出的习惯模拟当初的自己,但是不久你就会发现你仍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变成陌生的自己。然后你就可以考虑最开头的那个游戏,说不准第二人格会回你。
警告:虽然这只是个小游戏,但是极有可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人格分裂,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请勿尝试。
Ⅶ 寻找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恐怖电影,片中女主角是人格分裂,她的主治医师帮她用催眠创造了一个鬼人格,片中
最后是不是杀女主的姐姐的时候女主自杀然后鬼人格也死了
Ⅷ 怎样可以人为创造另一个人格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格,这一点可以从《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回的那一跪看出,当答你遭遇不可逆的心理伤害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你被迫融入社会大环境,那么一个原本善良朴实的人也会变成饿狼。极端的环境就是监狱,从那里走出来的人,要么成为一无是处的垃圾,要么成为“洗心革面”的人才。
Ⅸ 如何创造第二人格
双重人格是指性格的多重性
第二人格是指患有人格分裂者的第二种人格
双重人格症状∶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一般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