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熏艾
A. 2019家里可以熏艾灸杀空气中的病毒吗有什么禁忌
可以,禁忌是需要注意人体体质、剂量和时间。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净化空气,因为病毒细菌主要就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的,做艾灸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毒细菌的传播。熏艾灸需要看体质:需要咨询相关专业人员或医生,看自己是到底是体寒还是体热,当然热和寒都还分内、外,要明白自己的体质到底适合不适合;看剂量:其实就是看用多少合适,如果量太大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看时间: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早晚的时间来做,否则会适得其反。
有关艾灸的知识可以向专业人员了解,以传艾健康公司为例,公司的名师精通悬灸、温针灸等灸法,对面诊、手诊、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外治疗法也颇有研究,经验丰富。
更多问题欢迎咨询传艾健康客服。
B. 艾炙能不能杀死肝病毒
作用
编辑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局部刺激
艾灸疗法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
艾灸涌泉穴
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常见病
编辑
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涌泉,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上热下寒:关元、神阙、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热:大椎
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太阳
艾灸的禁忌
编辑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C. 艾草能杀菌,熏艾能抵抗冠状病毒吗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治疗方法,用来防病治病深受病人的喜受。
那么,艾灸燃烧释放了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如何达到治病的效果?这恐怕是好多人的疑问,这篇文章就是来揭秘艾灸的利与弊。
艾灸有三个研究较多且比较公认的治疗原理:1、温通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的作用,这一点,已经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到了证实,比如艾灸有利于促进创面血管生成,改善局部血流状态,有利于局部微循环建立和创面愈合。艾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温通经络,提高肌力、加强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这个不是艾灸独特的地方,其他方式的温热刺激,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2、温补众所周知,艾叶气香性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效果很不错。一些中成药像艾附暖宫丸等药物中,艾叶是主要成分,是温经止血之要药,艾叶在里面主要起到散寒而暖气的作用,适用于虚寒性的出血病证。
临床对艾灸温补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热刺激及由此引发的机体保护、脏器功能恢复等相关效应之间的关系方面,艾灸的温补效应体现在:促进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生成、转运、分布与利用,改善造血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提高免疫力等。
3、光辐射效应这一点,可能是与其他植物或药物燃烧后产生热能辐射的最大不同之处。大家可能都知道红外线,其实就是辐射波长在760nm~400μm波段的是具有医用价值的,而且波长越短,波的频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大,即进入人体也越深。研究显示,艾叶在燃烧时候产生的波长是在0.8~5.6μm之间,比较能被人体吸收,且光谱相对比较离散。所以人表面上感觉是热热的,但已有研究报道称,局部的能量代谢速率比周围要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就是表皮吸收了热量,加速了体表的血液循环,带动了人体自身的代谢。也就是中医说的,通经络,气血畅行。
释放的物质目前,艾烟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在临床观察中都得到了证实。艾灸存放的时间越久,艾绒比例越高,易挥发的成分相对越少,难挥发的成分相对含量越高,作用也越明显。
是否可用现在技术手段替代?
基于人们对艾灸的推崇,又担心有烟熏过敏等影响,有人发明了以微波、远红外线、神灯等理疗器械代替传统的艾灸。然而据临床使用发现,艾灸效果不是简单理疗器械的物理热刺激所能及的,而是通过其独特的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燃烧时生成物(艾烟)经由患者的呼吸及皮毛组织吸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D. 艾灸条点燃后熏屋子,能杀灭细菌和病毒么对小孩子有伤害么
可以,艾熏效果明显,但有些艾条质量不好,烟比较大,熏完最好通风,人再进入,尤其小朋友呛容易咳嗽,除此没什么不好
E. 有HPv病毒的女人可以熏艾条吗
中脘 神阙 关元 足三里 涌泉 。就是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F. 在家里熏艾条可以杀死猫瘟病毒嘛
熏艾条在民间是复古老的制方法,具有祛病辟邪之功效,只是气味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我所了解的艾的作用,供分享:艾条N条、纸杯1个。用艾条温熏:将纸杯底部划一个十字将艾条从那里穿过去然后点燃艾条,用杯口那端贴在要温熏的穴位,每个穴位熏10
G. 艾草真的能杀灭病毒吗如果能,那么原理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艾草能杀灭病毒,可能是它的鞣质起的作用,艾草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其必须在专科医师面诊指导下使用。本条仅供参考、不做为临床建议和依据。巨鹿县医院赵志骞 回答
H. 抗艾药物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吗
在网络上我们能看到,有的专家说,抗艾滋病药物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因为在泰国,泰国有医生用抗艾滋病药物和抗流感药物组合给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医治时,48小时后,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转。然而,在我国,现在有的地方也采用了这些药物,来给患者治疗。这说明,抗艾滋病药物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在没有研发出特效药之前,如果有药物对这种疾病有效果,那也是一个可喜的消息。所以说,抗艾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是有用的,但是对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那你们觉得这种药物对病毒的治疗有用吗?快来评论区说出你们的答案。
I. 药艾条熏出来的烟有毒吗
(药)艾条熏出来的烟是无毒的,并具有一定杀菌作用,但不能刻意去吸艾烟。依然会伤身。
一般在春秋之交时,认为此时病菌繁殖活跃期,因而艾熏灭菌,效果较好。我会把采来的叶子晒干,在室内点燃熏烟,烟气就能杀死空气中的伤寒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等等病菌。
不用刻意去吸艾,我们平时在家时一定要做好通风的准备,不要死缠着说“吸艾烟有好处的”,只是不要在艾烟太大的时候还支持着。你大可以开吸烟机把艾烟吸走。
【艾烟作用】
1、艾烟有平息哮喘和镇嗑的作用
临床医学证明,艾条在燃烧时产生的艾烟进入呼吸道后,有平息哮喘和镇嗑的作用,其中以平息哮喘最为明显,所以平时医院都会用艾叶挥发油或艾叶挥发油试剂吸入法来治疗哮喘,表现为较好的功效。
2、艾烟有抗菌作用
医疗专家对艾烟在培养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艾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大肠杆菌、产碱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能使烧伤创面菌落数显著减少。所以说艾烟有抗菌作用。
3、艾烟有抗真菌作用
医学专家进行了艾烟熏对14种致病性真菌抗菌作用的初步观察。发现:艾烟熏5分钟时,除了足趾毛癣菌及趾间毛癣菌菌落增大外,其他各菌均停止生长。结果表明:艾烟熏对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这个发现对抗菌项目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4、有抗病毒的作用
医学专家发现:烟熏50分钟后苍术艾叶病毒下降,说明苍术艾叶消毒香烟对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最后还发现了,苍术艾叶香烟熏剂对流感病毒具有高效和速效的杀灭作用。对家蚕核形多角形病毒非常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影响病毒核酸部分和核苷酸的组成。所以说单独用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这将是医学上的重大发现,也是进一步对艾烟的肯定
J. 在房间里熏艾草叶子可以杀菌吗
在房间里熏艾草叶子可以杀菌。
艾草在我国民间被非常广泛的使用,既能食用,也能药用,同时民间还认为能够驱毒避邪,深受人们喜爱。艾草身上较有价值的部分分别是艾根和艾叶,两者的功效是有差别的。
艾草根苦燥辛散,能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祛湿,为妇科要药。食疗中,艾草根煲鸡汤可以散寒除湿、温经补血,女性坐月子期间常喝艾草根鸡汤以补养身子。
因此,艾草根鸡汤已成为客家人餐桌上常见的必备品。艾叶气味清香,艾叶烟对多种病毒、病菌有抑制作用,使用艾叶熏灸居室,可以达到居室消毒杀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可以取500克纯艾叶于金属盆内,置于密封房间内点燃,燃熏一小时即可。
(10)新型病毒熏艾扩展阅读:
艾灸历史源长,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艾灸疗法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形式。艾条灸常用的手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清明节是祭祖日,更是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种在特定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激发经气,提高身体抵抗力的灸法,叫节气灸。
这种灸法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此时艾灸可散寒祛湿、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因此清明节气非常适合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