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了宋朝
『壹』 指南针是宋朝的谁发明的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北宋的指南针是老百姓发明的,沈括只是把它在《梦溪笔谈》里详细地记载了下来。
『贰』 宋朝是谁开创的
宋高祖,赵匡胤,开创北宋,后金人攻破临安,赵构迁都,建立南宋。
采纳哦
『叁』 宋朝铡刀是谁发明的
出土文物说了算
唐代宋代遗址出土的铡刀不是一把。
『肆』 东坡肉是谁发明的,它为什么能够风靡整个宋朝
东坡肉究其名字就是苏东坡苏轼所创造出来的美食,因为十分的香嫩可口,不油腻,深深受到当时百姓的喜爱,所以也就慢慢的流传出来了。宋朝的老百姓并不是不吃猪肉,只是因为古代没有去腥的东西,所以猪肉比较的油腥,就不受到老百姓的喜欢。但是一些穷苦人家吃不起其他的肉食,还是会选择吃猪肉。
后来经过这首诗的流传,大家也就慢慢的知道了猪肉的味道,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差劲,就慢慢得喜欢吃猪肉了。苏轼在杭州疏通西湖的时候,更是把这种肉得做法结合了杭州人的口味,并把方法流传出来,也就是东坡肉的起源了。
『伍』 谁在宋朝时发明的青花瓷
楼主。。。青花瓷是唐代发明的。。。。(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陆』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谁发明的
北宋庆历间(抄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http://ke..com/view/399234.htm
『柒』 宋体是谁发明的
宋体字始于明弘治年间苏州地区 。没有任何可信的资料证明宋体字和秦桧有关系专,现存秦桧属书法中也看不出任何宋体的痕迹 。关于宋体字的来源,目前收集最全的是豆瓣字体鉴赏小组的《宋体字资料整理》,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宋代刻板字体与宋体的差别很大,目前看到的宋体是在明代才出现的。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serif),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拓展资料:
被称为“宋体”的字体,在南宋才开始逐渐完成与书法字体的脱离,但还只是印刷字体与书法字体脱离的一个过渡时期,后世称为“过渡仿宋体”如《女郎鱼玄机诗》。此时的“过渡仿宋体”是为了快速雕刻而创造的新型印刷字体。例如横画的收笔设计成两次凑刀即可雕成的三角形,许多字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宋体。到了明代,随着印刷技术飞速发展,印刷字体也终于形成了被我们今天称之为“宋体”的最终版。
宋体—网络
『捌』 北宋时期,是谁发明了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
『玖』 北宋谁发明了什么在这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什么什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专书中谈到磁学和属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拾』 宋朝怎么建立的
五代时期,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军队驻扎在宋州。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定都开封,后改为东京开封府,并设陪都西京。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区统一。宋与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
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年)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
(10)谁创造了宋朝扩展阅读:
宋朝政治体系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经济体系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