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盘发明人
『壹』 U盘的发明人是中国人吗
U盘的全称是USB Disk。它很年轻,但成长却最快,故事也很多,大部分鲜为人知。1997年,随着Intel在主板芯片组方面对USB支持的不断加强,大量外设开始采用 USB接口。于是,一种针对USB的移动存储应运而生。那么,究竟谁发明了第一个U盘?围绕U盘的抚养权,从1998年开始,新加坡公司Trek,以色列 的M-Systems(现在的SanDisk),美国的Lexar(Micron美光的子公司)等纷纷发表声明,宣称是第一个U盘的拥有者。而这场纷争最 后随2002年和2004年,中国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和美国关于“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装置”的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授权落 下帷幕。由此,法律上而言,U盘的国籍为中国,抚养权属于深圳朗科,发明人为朗科的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邓国顺被行业成为“U盘之父”,可谓国人之骄。
然而,最早记录有U盘销售的公司确实是新加坡的Trek。到2000年之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U盘均为新加坡Trek研发、制造、销售的,当时的名称 叫大拇哥或硅盘。而朗科的创始人起初留学新加坡,作为Trek公司的U盘软件驱动工程师,1999年回国创立朗科,起初作为Trek公司U盘在中国的销售 代理商。与此同时朗科进行自有U盘的研发,并先于其它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了U盘的全面专利。凭此2000年又吸引Trek公司的注资,同时注入Trek 公司的上游存储资源,从而奠定了朗科,更确切的说奠定了U盘日后井喷的基础。而对于知识产权的疏忽,让Trek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贰』 U盘是哪个国家制造的发明人叫什么
是中国的朗科公司。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
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
——
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叁』 u盘是那个国家发明的,发明人叫什么名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个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口进行连接。USB接口就连到电脑的主机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盘”,而改称谐音的“U盘”。后来U盘这个称呼因其简单易记而广为人知,而直到现在这两者也已经通用,并对它们不再作区分,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
『肆』 U 盘是谁发明的又是哪国人
1999年发明世界第一款闪存盘,2002年底才第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深圳市朗科公司总裁邓国顺的低调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尽管如此,但他仍然没能逃脱 “皇袍加身”的命运。近年来,包括《计算机世界》在内的众多国内IT媒体都打破了沉默,在邓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赋予了他“闪存盘之父”的美誉。 闪盘之父在中国!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20多年历史中,有关“XX之父”的光环第一次笼罩在了中国人的头上,这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邓国顺却从没将光环当作个人荣誉。他曾经表示,闪存盘将在未来的两年内彻底取代软驱,并将成为计算机的标准配置。这一标准将由中国朗科公司倡导并参与制定,相信这是中国计算机行业走向“标配时代”的开始。 邓国顺甚至认为,“闪盘之父”赋予他更多的是一种民族使命感。按说第一台VCD是诞生于中国万燕,但现在万燕何在?中国DVD企业还要集体向国外上缴专利使用费!邓常常在想,假如万燕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假如万燕及时申请了专利,并果断地拿起法律武器对付蜂拥而至的仿制品,那么今天的万燕或许已经是中国家电企业中的“巨无霸”,或许万燕可以向国外巨头说“不”,或许中国企业可以跟自己人讨价还价…… 太多的盲目演变成历史的遗憾!所以当邓国顺在发明闪存盘后,第一时间就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全球二十几个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所以当朗科公司获得了发明专利的正式授权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就拿起了法律武器,以坚决捍卫朗科公司的合法权益与正当利益。尽管有人不解,尽管有人感到“震惊”,但邓国顺知道,没有震惊就不会有警醒,没有警醒中国就还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邓国顺不相信,许多国际“巨人级”企业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会一文不值;邓国顺同样不相信,拥有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会使朗科公司倍受国人责难? 2003年,国内权威调查机构的一份报告表明,朗科优盘以50.06%的绝对优势第三次蝉联移动存储市场销量冠军的宝座,这让他变得更加自信。邓国顺简介: 出生于湖南省,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后在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中心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在联想公司任职。90年代初期留学新加坡,曾担任亚太地区Philips公司系统经理。1999年与成晓华共同发明世界第一款闪存盘,取名优盘——邓国顺因此被业界誉为“闪存盘之父”。同年回国创业,成立深圳朗科(Netac)科技有限公司,任总裁至今。2002年7月,朗科公司正式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闪存盘”发明专利权,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
『伍』 请问电脑硬盘的发明人是谁
第一款硬盘IBM 350 RAMAC
以“磁”作为存储介质的存储方式早在硬盘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软盘。不过受容量以及易保管性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软盘的发展很快就达到了极限。虽然也有诸如Zip盘之类的高密度软盘出现,不过都只是昙花一现,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上世纪问世的一个采用金属涂磁的存储设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与其说是硬盘,不如是一个“硬桶”。它由一个涂磁的金属筒和几个磁头组成,工作的时候金属筒旋转,磁头静止并读取数据。这种由纸带联想到的设计并不成功,很快即被更先进的设计思路所淘汰。
IBM 350 RAMAC的应用环境
1956-1966
世界上的第一款硬盘是由IBM于1956年设计并制造的。这款名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的硬盘产品体积十分庞大,但容量仅为5MB,总共使用了50张24英寸的碟片。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但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产品了,其容量相对同时期的电脑应用模式来说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海量”了。
在那个年代,尚未诞生PC的概念,也就是说以“个人”名义,是无法拥有一台电脑的。那时的电脑大多数应用于军事领域或是大型企业。当时IBM 350 RAMAC主要面向的用户是航空公司、医疗企业、银行以及宇航等领域。
在硬盘诞生的最初十年,电脑的应用领域并不广泛,硬盘的应用领域也相应地受到限制,因而导致硬盘的发展相对缓慢。这种情况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有所改善。究其原因并非是因为应用拉动了对存储空间的需求,而是IBM 350 RAMAC的体积太大,并且其物理结构导致其寿命相对较短。
1967-1976
1968年,硬盘发展史中的第一个历史性突破由IBM公司完成—IBM研发成功了“温盘”技术,即Winchester技术Winchester技术主要针对硬盘的物理结构提出了更多的改进。简单概括为: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陆』 炮兵计算盘的发明人
南京炮兵学院的吴大梁教授,根据苏联的计算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制作的。
『柒』 软盘是啥时发明的,发明人是谁
发明者是艾伦·舒加特(Alan Shugart,后离开IBM创办了希捷seagate公司),常听到的软盘标专准“软盘”之属父就是此人。1967年,艾伦·舒加特所在的IBM的SanJose实验室的存储小组受命开发一种廉价的设备,为大型机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保存和传送微代码。这种设备成本必须在5美元以下,以便易于更换,而且必须携带方便,于是软盘的研制之路开始了。 4年后又推出一种直径8英寸的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的塑料质磁盘,这就是第一代的8英寸磁盘,容量为81KB
『捌』 桌子上的转盘谁发明的
知道现在饭店里圆桌上的转盘是谁发明的吗?是山西省万荣县的人发明的,大回家应该感谢这位无名答氏,他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据说万荣人有红白大事就要许多人在一起吃饭,人一多,桌子也就大了,够不着离自己远的菜,于是有人就发明了长筷子。
但长筷子能够夹起远处的菜了,但送到自己嘴里又很不方便,于是有人就提议大家都不坐,排着队转着桌子吃。
转着圈走着吃倒是所有的菜都能吃到了,但是很累,于是有人就提议大家还是坐下,轮流有一个人钻到桌子底下,用手托着桌子原地转圈,这样就吃饭的人不动而桌子转起来了。
总有一个人钻在桌子底下,这也不好,最后终于发明了在桌面上放个转盘。
『玖』 罗盘的发明者是谁
罗盘是杨公发明的。罗盘,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杨公作为赣南杨公风水术的祖师,不但创造了完整的风水理论,对风水术的工具罗盘也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的杨公登科第入仕为士。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公元875年黄巢兵起,880年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寄宿黄禅寺。地盘二十四山盘是杨公创制的,杨公之前没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盘,只有八卦盘和十二地支盘。汉代的罗盘虽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干的标记,但不是均分度数,而是将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层,所占度数不一致。杨公将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地盘二十四山的挨星盘,即七十二龙盘,是杨公晚年创制的。杨公通过长期的堪舆实践发现:阴阳五行普遍存在于四面八方,阴阳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属性来确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用阴阳龙来格龙过于粗糙,通过反复研究,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纳音五行来表达龙的五行属性,称为“颠颠倒”五行。《青囊奥语》中“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倒倒颠,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说的“颠颠倒”就是指七十二龙的纳音五行。
『拾』 振动盘是谁发明的,有什么故事背景
振动盘是有日本那边引进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