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痘发明者
『壹』 接种牛痘的创始人是谁
1749年5月17日 牛痘接种创始人琴纳诞辰 当今人类终于消灭了可怕的传染病天花的时候,不禁怀念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伟大的英国医生琴纳。 1749年5月17日,爱德华·琴纳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牧区的一个牧师家庭。他5岁时,当牧师的父亲去世了,与当牧师的哥哥斯蒂芬·琴纳生活在一起。琴纳长得结实、健壮,生性温和,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大自然。在学校他是优秀生,还收集多种动植物的标本。琴纳青少年时期,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正在整个欧洲蔓延着,而且还被勘探者、探险家和殖民者传播到了美洲。在英国几乎每个人都会传染上这种病,在成年人的脸上或身上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成千上万的人由于病情严重而变成瞎子或疯子,每年死去的人更多。琴纳目睹这种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13岁开始就立下了将来当个医生能根治这种疾病的愿望。 琴纳在哥哥的帮助下,跟随外科医生卢德洛学了7年医术。20岁时,他已经是一名能干的助理外科医生了。在医疗实践中,琴纳从牧场挤奶女工在患牛痘的母牛上感染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这一发现上得到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于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洁的柳叶刀在一个叫杰米的8岁孩子的两条胳膊上划破几道,接种上牛痘浆。事实证明,这是一预防生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 牛痘接种的成功,为免疫学开创了广阔的领域,在国际上,琴纳赢得了极大的赞誉。1799年夏,人们称誉他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入生命拯救者。拿破仑曾称琴纳为伟人。所有现代接种法实际上都是来源于琴纳的第一次伟大发现。 1829年1月26日,伟大的医生琴纳在伯克利寓所停止了心脏跳动。
『贰』 牛痘苗接种法的发明者是()A.李时珍B.华佗C.弗莱明D.詹
A、李时珍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A错误.
B、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B错误.
C、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C错误.
D、爱德华?詹纳 (Edward Jenner) (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又名:安特?爱德华?詹纳,是一名英国医生,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D正确.
故选:D
『叁』 第一个种牛痘的人是谁
天花,中医称为痘抄疮,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几千年来,天花的传染使千百万人丧失生命或毁容。
我国早在16世纪前后已知道使用人痘接种法(采用轻症天花病人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鼻孔)来预防天花。1567~1572年间明朝已经设立了痘疹专科,接种痘浆法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明的,它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
1768~1796年左右,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经过20多年的悉心研究和观察,终于证实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患天花。琴纳在1796年第一次给一个8岁的孩子菲茨朴斯接种牛痘,并且取得成功。后来,他总结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名叫《接种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调查》的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生,特地在瑞士日内瓦建立了一座琴纳雕像,并在纪念碑上镌刻着:“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肆』 牛痘发明于什么时候
18世纪的欧洲是天花十分盛行的年代。当时的英国乡间流行一个民间传说:一个人只要曾经染上牛痘,便不会再染上天花。挤牛奶的女工多数都曾感染牛痘,亦的确很少患上天花。詹纳意会到倘若传说属实,牛痘是跟天花有关,那么以牛痘接种代替天花接种将更为理想。1796年5月14日,詹纳进行实验。他以接种天花的方法,替一名八岁男孩詹姆士·菲利浦接种牛痘。男孩染上牛痘后,六星期内康复。之后詹纳再替男孩接种天花,结果男孩完全没有受感染,证明了牛痘能令人对天花产生免疫。
詹纳称他的方法为“预防接种”(Vaccination),Vacca 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后他在1798年出版关于预防接种办法的书:《关于牛痘预防接种的原因与后果》(《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Variolae Vaccinae, a Disease Known by the Name of Cow Pox》),并首次在书中使用了病毒(virus)一字。詹纳认识到预防接种可能达到的最终结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他的梦想最后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70年代天花病终于在地球消失。
『伍』 牛痘术是如何发明的
天花,这名字听起来挺好听的,可实际上这是一种凶恶的传染病。病发时,开始是发高烧、头痛、呕吐,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然后转变为疤疹,最后变成脓疤。十来天后,脓疤结成痂,脱落后病人就成了满脸痘疤的麻子,病重的还会一命呜呼。
天花病毒曾经横行一时,十分猖獗,数百万人因之而丧命。1242~1243年,爱尔兰约2万人死于天花;16世纪,墨西哥约350万人死于天花;1713年,巴黎约2万人死于天花;1753年,意大利都灵约3.1万人死于天花;1794~1796年,德国北部和东部约20万人死于天花,而今自从南非也宣布消灭天花之后,人类就永远告别了这种凶狠的病毒。
中国古代称天花为肤疮、天花斑疮、豆疮、百岁疮等。关于天花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晋代的《肘后方》。预防天花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独创,据说在公元前中国就有种痘之术,其文字记载曾见于宋真宗时代王旦为其子觅医种痘的故事。明朝隆庆年间已有通过人体精痂选炼的“宁国府太平痘苗”,这是一种所谓以毒攻毒的人痘接种法。这种方法是在轻症天花病人的身上取出痘浆,接种在健康人的鼻孔内,使健康的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力,以抵抗天花的发生。清朝医书《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又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即今安徽省太平县——作者注),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其后随着各国交往的频繁,这种鼻苗种痘法先后传至日本、朝鲜、俄国、土耳其等地。
18世纪初,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见到土耳其妇人种人痘,非常感兴趣,学着为儿子及女儿种痘,获得成功。回国后即大力推广,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在英国得到普及,并继而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但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奏效,有些体质弱的人接种后反而染上天花,并且曾经引起天花的流行。
1749年,爱德华·詹纳,一个牧师的儿子,出生于英国格罗斯特郡伯克利教区。他小时候曾接种过人痘,饱尝了接种的痛苦,还得了耳鸣——接种人痘的后遗症。他看见过不少因接种人痘患了严重天花而死去的人,因此他少年时就立志要当一名外科医生。13岁时,詹纳的哥哥将他送到外科医生卢德洛那里学医,由于詹纳虚心好学,肯动脑筋,所以很受老师的喜爱。18世纪中期,欧洲天花流行,英国的奶牛群中也流行牛痘,挤奶的人如果手上有伤,牛痘就会由牛传染到人,而那些患了牛痘的人没有一个染上天花。詹纳经常想:人得了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染过天花的人也不再得天花,难道牛痘与天花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经过8年的勤奋学习,他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一家私人诊所工作,后来又回家乡办起了自己的小诊所。在他的诊所里有些患了天花的病人需要护理,护理人员多数是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她们都相信自己患过牛痘,就不会再患天花了。通过对大量天花病人的治疗,挤奶女工们的信念得到证实,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詹纳来到牧场,仔细观察母牛乳房上的脓疮(即所谓牛痘),与天花病人身上的脓疮作对比。在牧场他发现挤牛奶的工人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于天花或患天花变成麻子。“真奇怪,挤牛奶的人为什么能幸免于难呢?”詹纳问女工们:“你们是不是患过天花?你们的奶牛患过天花没有?”她们回答说:牛痘类似天花,可是牛却很少死去,只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疮,给病牛挤奶的女工们也会患上类似牛痘的病,不过病情很轻微,只是稍稍有些不舒服,没过多久就会好的。詹纳分析女工的话,推测出这种从牛身上传染的病症是很轻微的。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詹纳终于得出结论:牛痘和天花的脓疮相似,患牛痘和患天花的症状也相似,所不同的是牛痘比天花的症状要轻得多,牛痘不会引起牛的死亡,患牛痘的人也不会死亡。
思考了许久,詹纳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给人接种牛痘,以替代人痘接种,减少痛苦和死亡。1796年5月14日,詹纳给一个农场牧工8岁的小儿子——名叫詹姆斯·菲普斯的小孩进行牛痘接种。他小心地用针挑破一个牛痘患者手臂上的脓疮,沾上少许脓疮的液体,然后用手术刀轻轻划破小菲普斯手臂上经过消毒处理的部位,把脓液滴在伤口上。世界上第一例人工接种牛痘的手术就这样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完成了。手术后,小菲普斯手臂上的伤口处有些红肿,接着起了一些水疮,逐渐形成脓疮,身体也有些发热。此后那些疤疹逐渐干枯结痂,最终脱落,只是在伤口处留下一个小疤痕,小菲普斯便全好了。两个月后,检验牛痘接种效果好坏的关键时刻到了,詹纳在小菲普斯的手臂上再划破一道小口子,滴上从天花病人身上获得的天花脓液,即接种人痘,看看小菲普斯是否已经具备了免疫能力。接下来的几天里詹纳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不时观察小菲普斯的身体反应和变化,担心万一发生意外,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几天过去了,小菲普斯安然无恙,詹纳终于找到了战胜天花的方法。
后来詹纳又做了几次同样的实验,均获得了成功,他这才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将这一成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但是他的发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詹纳并不气馁,他一边行医,一边有计划地在周边地区实施牛痘接种法。结果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他所在地区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一显著的事实终于引起了英国政府的重视,承认了詹纳的重大发现,并为他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向全世界推广牛痘接种法。
『陆』 牛痘的发明,为什么不属于中国
”
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至少在宋朝真宗时期,宰相王旦使用过吧,是公版元11世纪初,到清朝17世纪中权叶,有600多年。可惜,这项技术没有任何发展、改进。以致于清朝的两个皇帝,顺治和同治,都死于天花。(同治死于天花,有陈可冀院士查清宫廷医学档案的考证,作者认同。有历史学家说医案是为遮丑编造出来的,不能排除梅毒,窃以为梅毒不会死得那样快。)玄烨之所以能当皇帝,一个重要理由是,他出过天花。这对发明种痘术,连皇帝也不能有效防治天花,是多么奇妙的讽刺?!更遑论顺治、同治皇帝是躺在龙床上等死,连起码的支持疗法都没有!
牛痘术的发明,不是一帆风顺,他的研究没有在皇家科学院立项,没有人给他拨科研经费,没有人给他指派助手,还遇到过不小的责难,甚至遭到围攻和漫骂。科学是经得起风浪的,也不用扶持和保护,由它自身的魅力,就可以钻之弥坚。琴那敢给一个未感染过天花的9岁男孩接种牛痘后,带着到天花病人人群中走来走去,来证明它的免疫效果,来回击嘲笑攻击他的人,没寻求任何保护。牛痘术不仅没被攻跨,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泽及全人类。
『柒』 谁发明了牛痘接种
琴纳1980年5月8日,第三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庄严宣布:危害人类达数千年之久的头号瘟神——天花已从地球上彻底根除了!全球消灭天花委员会确认,1977 年10月在非洲索马里发现的一名天花患者,是人类传染病史上最后一例天花病案。自1966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流行病学策略,推广牛痘接种法,展开了根除天花的全球性大行动,终于送走了瘟神。作为牛痘接种法的发明者,英国医生琴纳可以含笑九泉了。一如他的墓志铭: “碑石的后面是人类伟大的名医、不朽的琴纳的长眠之地。他以毕生的睿智为半数以上的人类带来了生命和健康。让所有被拯救的儿童都来歌颂他的伟业,将其英名永记心中……”这是历史和全人类对琴纳的高度评价。人痘接种与牛痘感染的联想在琴纳的牛痘接种术发明之前,欧洲人对付天花流行的办法,先是消极地逃避,后是广泛采用源自中国的人痘接种术。具体做法是将天花患者的痘粒脓浆或痘痂粉末作为接种材料,设法送入未患者鼻腔内以引发局部性痘疹,从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在16-17世纪,人痘接种术在中国各地广泛应用,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土耳其、俄罗斯和英国等地。1718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基夫人在君士坦丁堡给3岁的儿子种了人痘。3年后她回到英国,又为5岁的女儿种了人痘。于是,中国的人痘接种术开始传入英国,并迅速传遍欧洲。琴纳自己在8岁时也接种过人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通信》第11封信中专门谈到种痘,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称种人痘“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同时,他还极为惋惜地说:“倘若我们在法国曾经施行种痘,或许会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琴纳在24岁时从伦敦学医毕业回到故乡,立志当一名乡村医生。在牛痘接种发明之前,他已是一名训练有素的人痘接种师。但是传统的人痘法并不安全,轻的留下大块疤痕,重的还有死亡的危险。1738年改用人痘接种者的痘痂作接种材料后,死亡率大大下降,但仍有0.2%-0.5%的人惨遭不测。“为了杜绝可怕的天花,有没有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呢?”琴纳经常冥思苦想,以致常常夜不能寐。偶然之中琴纳注意到,挤牛奶的姑娘和马厩的马夫在天花猖撅期间往往安然无恙,极少受感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琴纳发现牛也跟人一样会感染上天花,牛的乳房上长出的一块块红肿脓疮和天花病人身上的症状十分相似。挤奶女工最初往往会感染上牛痘,但奇怪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得过牛痘后从此再也不会患上天花。同样,养马人和马车夫也常会患一种和“马踵炎”相似的疱疮,但从此也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在人痘接种中琴纳还发现,感染过牛天花或者患过人天花的人,接种人痘往往不发生反应,即使有也很轻微。从人痘法到牛痘法,如今看来仅一字之差,但却是相当艰难的一步。传统的保守势力和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是实现这一跨越的最大阻力。牛天花与人天花,牛痘与人痘,从无数现象的反复联想与类比之中,他终于跨越了别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鸿沟。上帝的旨意与科学的实验“得过牛痘的人真的不会再患上天花了吗?”琴纳并不满足于传闻,而是动手实施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系列验证计划。但是这一计划从1780年起仍然是以人痘接种法来考察不同的人群反应,直到16年后才“捅破”从人痘到牛痘的这张“窗户纸”。结果,在人身上做牛痘试验招来了同行和教会的合力攻击。同行指责琴纳用人体做试验“不人道”;教会攻击他“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有损上帝把人放在“万物之灵”位置的特殊安排。人的命运竟要由牛的脓胞疮来决定,这是教会乃至医学会所断然不能接受的。但是,琴纳并不是在那种轻易在指责面前低头的人,他深受其老师——名医亨特实验主义观点和严谨学风的影响。他一生牢记亨特的告诫:“不仅要思考,更要做试验。”琴纳的第一批实验,是搜集20例牛痘自然感染者,并以未患天花也无牛痘感染史者为对照组,均施以人痘接种。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中的一些人出现了严重反应,发高烧、昏厥,有的甚至就此染上接种性天花。而前20例中有18例对人痘攻击具有免疫力,其中有些人即使与急性重症天花病人密切接触也并不感染。但琴纳仍不就此轻易地下结论。经过十几年的反复观察和试验,1796年5月14日,琴纳终于一改以往谨慎行事的作风,大胆地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暮春,詹纳医生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将挤奶姑娘尼尔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疱疮浆液挤出一点,把它“种”在8岁健康男孩菲浦斯臂上用针划出的两道约2厘米长的浅痕上。从第4天起,浅痕上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和脱痂等一系列典型的初发反应,历时半个月,全身仅轻度不适。为了验证效果,7月19日再给他接种人痘,竟未出现任何天花病征。琴纳的假说被证实了。这是人类史上人体牛痘接种的首次成功试验。后改用患牛身上的脓疮浆,最后改用牛痘接种者的痘痴,经数十例试验,都取得了同样的免疫效果。1798年,琴纳的《牛痘来源及其效果研究》一书问世,一时极大地震撼了社会各界。这是人类征服天花的宣言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科学的真理一开始往往掌握在少数先觉者的手里。琴纳为维护真理,一生勤奋不懈,淡泊名利,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人生宗旨。在牛痘接种试验中,同行和教会联手围攻琴纳。英国皇家学会不相信一位来自穷乡僻壤的普通乡村医生能制服天花,他们把他当作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骗子”,拒绝接受他的论著。格洛斯特医学会的同行们则攻击他践踏了希波克拉底《医生誓言》,要开除他的会员资格。还有许多人认为,接种牛痘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像牛一样长出尾巴和犄角。教会则把他看作是“魔鬼的化身”,诅咒他应该下地狱。面对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污泥浊水,琴纳淡然地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琴纳虽然出身于牧师家庭,但从小就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不人云亦云,不盲从权威。在攻击和中伤面前,琴纳医生选择了保持沉默。他回到家乡,继续为村民们免费种牛痘。他的义行获得好友们的支持,大家帮他建了一个小屋,并取名为“牛痘圣殿”。他在这“圣殿”里忙碌地为村民种痘,继续到各地宣扬种痘的好处。为了回答种种责难和疑惑,琴纳又于1799年陆续发表了关于牛痘接种的一系列文章。同行中,多数人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也有少数人对他的发明产生了极大兴趣,其中就有伦敦两位著名的医生皮尔逊和伍德维尔。伍德维尔还发现牛痘接种者可以是未感染牛的传染源,为以后大量生产牛痘苗提供了依据。琴纳的研究成果很快被译成德、法、荷、意和拉丁文在各国发表。由于琴纳牛痘接种法的推广,天花发病和死亡人数大大下降。英国政府终于承认这一创新的重大价值,1802年和1807年议会先后授予琴纳1万和3万英镑奖金;在伦敦建立了新的研究机构——皇家琴纳学会,由琴纳担任首任主席。在这里,琴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团结和培养了许多青年研究者。由于琴纳的牛痘接种法简便、安全而高效,十几年间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和美洲大陆。1805年,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1803年,西班牙还特地派遣医疗船队向所有海外属地推广实施牛痘接种法,这一环球航行历时整整3年。当时英法是交战国,但琴纳的名字深受拿破仑的敬重,拿破仑称他是“人类的救星”。德国人把琴纳5月17日的生日作为盛大的节日来庆祝,举国上下载歌载舞,开怀痛饮,欢呼人类的新生。参考资料 http://www.bioon.com/popular/scientist/200406/41150.html
『捌』 接种牛痘的发明家是他是谁他是什么国家的人
英国医生詹纳(E.Jenner)于18世纪末发明18世纪英国流行天花,许多人因此丧生。生理学家爱德华.琴纳偶尔发现挤牛奶的女工很少得天花,经过研究,他认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他在动物身上做了多次实验,效果不错。在人身上使用将如何?他没有底,于是他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做第一个实验者。但这个决定遭到妻子和亲属的反对,妻子和他哭闹,他是疯子、要谋杀亲生儿子。他的亲属也散布:种了牛痘会长出牛角、牛毛,还会发出牛一样的叫声,....。琴纳没有理会这些奇谈怪论,在儿子的左胳臂上种了牛痘。几天过去了,孩子没有不良反应。于是他又在儿子的右胳臂上种了牛痘,几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也没有不良反应。以后别的孩子感染了天花,而他的孩子却健康的生活着。种牛痘,预防天花,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在家乡为他建立了纪念雕像,并镌刻了一行字: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琴纳立志解决这一重大医学难题。经过20多年刻苦研究,终于证实对人接种牛痘疫苗,能使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能力,挽救了无数生命。他的成功还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被称为免疫学之父。牛痘接种的成功,为免疫学开创了广阔的领域,在国际上,琴纳赢得了极大的赞誉。1799年夏,人们称誉他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人生命拯救者。拿破仑曾称琴纳为伟人。所有现代接种法实际上都是来源于琴纳的第一次伟大发现。
牛痘技术,是使用【牛的天花病毒】,和人类的天花病毒不一样。人类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却能抵抗人的天花病毒。
人感染牛的天花病毒后,不会死。
所以,牛痘疫苗是比人痘疫苗安全10000倍的疫苗。
正因为如此,在1980年的时候,全球灭绝了天花。
『玖』 牛痘最早是被谁发现的
爱德华·琴纳 (Edward Jenner,1749.5.17-1823.1.26),免疫学之父,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在医疗实践中,琴纳从牧回场挤奶女答工在患牛痘的母牛上感染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这一发现上得到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于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洁的柳叶刀在一个叫杰米的8岁孩子的两条胳膊上划破几道,接种上牛痘浆。事实证明,这是一预防生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