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蔡伦是发明

蔡伦是发明

发布时间: 2021-01-14 10:19:42

⑴ 蔡伦是发明怎样发明造纸的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

(1)蔡伦是发明扩展阅读:

汉代的蔡伦出生在贫苦人家,从小就缺吃少喝,经常饿得前胸贴住后背。父母以为,与其全家一起饿死,倒是不如让他留条活命,于是就将这个心肝宝贝卖给了人贩子。人贩子是个黑心烂肝的家伙,他为了捞钱发财,竟将小蔡伦的生殖器割掉,高价卖到皇宫里去做了太监。

小蔡伦痛不欲生,天天啼哭。有个老太监发现了,问他为什么伤心。

“这样男不像男,女不像女,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活着有什么意思,我只想死。”蔡伦泣不成声地回答。

老太监是过来人,自然同病相怜,便好言相劝说:“从前,有个叫司马迁的,很有学问,前程似锦。可是,因为替别人打抱不平,惹恼了皇帝,也被割了生殖器。就像从天堂下到了地狱,他更是觉得生不如死。可是又想:白白死去,岂不是糟蹋了这一肚子的学问?倒是不如发愤写书,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于是便广泛搜集资料,日日夜夜著述,终于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

蔡伦一听,哭脸变成了笑脸:“我知道司马迁,也很钦佩他,连做梦都在读他的《史记》哩,可哪里找得到啊!”

“想读书就好!”老太监非常高兴,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皇宫里的藏节多得很哩。”他转身扛来了一大捆竹简,用手指着它,又说:“你就学习学习司马迁,好好读读他的《史记》吧。”

蔡伦认真苦读,如醉如痴。同时又不禁想道:一部《史记》就是一大捆竹简,可见用它写、读、运、藏都非常闲难,除了皇帝、高官,平民百姓是很难沾上边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蔡伦试着将竹简加宽、削薄,以求减轻它的重量,增加它的容量。可是,八字还没有一撇,它就裂了、碎了。此路不通啊!

蔡伦没有就此止步。他全神投入,茶思饭想,日夜琢磨。一天,他面对着正在磨面的石磨出起神来:把麦粒磨成面,然后既可做成很大的馍馍,又可摊成薄薄的饼子。那么,对于竹简,是否也可以这么处理呢?他试着将竹简装进磨眼,只听“嘶嘶啦啦”直响,却怎么也没有磨碎,更没有成粉——又失败了!

蔡伦仍不甘心,他又把竹节和破布、旧鱼网等放在石臼中,挥舂用力,一下,两下,三下……坚持舂个不停,终于成了渣、成了粉。然后泡在水里,水面上便立刻形成一层薄膜,真的像是薄薄的煎饼。轻轻揭下来,贴在墙上,晾干,再在上边试着写字,只觉非常光滑流畅,而且转眼间墨迹就干,和竹简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就是蔡伦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所造的纸。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朽贡献。

⑵ 蔡伦是怎么发明造纸术的

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蔡伦和造纸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上,书写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瓶颈。以我国为例,我们的老祖宗们,先后试用过龟甲,兽骨、青铜、竹简、木简和绢帛等材料,比如我们最早发现的文字,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又称甲骨文。后来经济发展了,就在青铜器上刻字,以流传后世,尤其商朝居多,因为商朝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炉火纯青,各个君主都喜欢在青铜器上铸铭文来为自己歌功颂德;秦始皇每次批阅奏折时,都要让两个甚至更多的宫人担担子,里面是竹木简的奏折,奏折越多,担子越沉重;又如宫廷内用绢帛写字,很是轻便,但却不易保存,尤其是绢帛造价昂贵,寻常百姓家用不起,只能供少数达官贵人使用。由于竹木简、绢帛等这些材质脆弱、造价昂贵等原因,一直难以真正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发明一种新的书写材料,既经济又适用,不仅能为统治阶级所用,普通百姓也用得起,就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样日益高涨的呼声中,先人们为此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终于,这一难题被东汉时的蔡伦和他所率领的能工巧匠们攻克了!

蔡伦是东汉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郴州。蔡伦自幼家境贫寒,为了糊口,他只得进宫当了太监。在宫内的日子里,蔡伦曾负责皇家手工作坊的工作,这为他日后发明新的书写材料——造纸术提供了方便的试验场所。

古代铜器为了能造出物美价廉,适合百姓们用的书写材料,蔡伦和他所率领的工匠们进行了长久的尝试,反复比较多种原材料,以及他们相互搭配的比例。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蔡伦的勤劳感动了上苍,他研制出了纸——一种经济适用的书写材料,而且是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能用得起的书写材料。

这是公元105年,蔡伦和许多能工巧匠一起,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先进的造纸方法。这种方法的原材料,是树皮、麻绳、破布头、旧渔网等,和以前的龟甲、兽骨和后来的竹木简、绢帛相比,可谓是造价低廉,而且不必受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蔡伦造纸的工序是,把原材料洗涤,切碎,浸泡沤制,再在经过处理的原材料中加入石灰浆,放在大锅中蒸煮,反复地用力捣,以分离其中的纤维组织,制成纸浆,再捞出纸浆,均匀地平摊在很细密的帘子上,滤去水分,晾干,再揭下来,这就是成品纸张了。

当蔡伦把历尽艰难研制出的第一张纸献给汉和帝时,汉和帝喜出望外,立即下诏让全国各地都按照蔡伦的方法推行造纸。自此,造纸术在神州大地得到了广泛地推广,龟甲、兽骨早已不再使用,竹木简和绢帛也退出了书写材料的历史舞台。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不仅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和重要文件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元6世纪时,造纸术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公元751年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到了欧洲。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勤劳的劳动人民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现代的造纸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精美的纸张,如新闻纸、相纸等越来越多的分门别类的专用纸张,但是在根本上,纸的生产原理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延续蔡伦造纸的方法,改变的仅仅是技术和工艺。这也充分地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造纸术的诞生,改变了人类书写材料的历史,直到今天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造纸术的诞生,不仅是蔡伦个人勤奋努力的结果,更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蔡伦作为造纸术发明者的领军人物,将被永远铭记在史册中。

⑶ 蔡伦的发明有哪些

蔡伦,中国复东汉桂阳制(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大约公元75年(东汉明帝刘庄永平末年)到了洛阳,随后进宫当了太监。公元79年,和帝刘肇即位,把蔡伦提升为中常侍(宦官中较高的官职),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后兼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监督制造宝剑和其他器械。在担任尚方令期间,蔡伦经过认真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技术,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使用和推广造纸术。因此,后世人都传蔡伦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1957年,考古学者在陕西长安县灞桥发现了一座古墓,发现了一面铜镜下放着成叠的纸,共有88张残片,被命名为“灞桥纸”。这种纸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芒麻纤维制成,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⑷ 蔡伦发明了什么

蔡伦,中国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大约公元75年(东汉明帝刘庄永平末年)到了洛阳,随后进宫当了太监。公元79年,和帝刘肇即位,把蔡伦提升为中常侍(宦官中较高的官职),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后兼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监督制造宝剑和其他器械。

在担任尚方令期间,蔡伦经过认真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技术,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使用和推广造纸术。因此,后世人都传蔡伦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1957年,考古学者在陕西长安县灞桥发现了一座古墓,发现了一面铜镜下放着成叠的纸,共有88张残片,被命名为“灞桥纸”。这种纸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芒麻纤维制成,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1987年底,我国研究造纸史的专家潘吉星先生将西汉几种纸样送到日本有关科研机构鉴定,均确定为植物纤维纸,其中“灞桥纸”较为原始。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造纸术早于蔡伦200年。

蔡伦在担任尚方令时,主管尚方的各种事宜。这样蔡伦就有机会经常和手工工人接触,他们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对蔡伦有深刻的影响。

蔡伦本人善于赋诗作书,需用大量的纸张。他深知缺纸的苦处和书写上的困难。他决心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改进造纸术,提高纸张质量。

蔡伦首先想到,缣帛很轻便,但价值昂贵,必须利用一些价值低廉的原料来造纸。蔡伦在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用各种植物造纸的经验以后,改用了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代替原用麻布、丝帛、芋麻、线头等原料,这些原料货源丰富,到处可以找到,价钱便宜。首先解决了以前原料价格高、原料少的问题。这样做,不仅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价格,而且为大量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特别是用树皮做原料,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另一方面,蔡伦在造纸工艺上也有重大突破。据考古情况推测,当时造纸时,先把原料洗涤切断,浸渍沤制,并加入适量的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以后反复大力舂捣,分离出纤维纸浆,再把这些纸浆用细帘子捞取,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砑光。

改进工艺后生产出来的纸张,具有体轻质薄、价格低廉、经久耐用等特点。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这批纸献给朝廷。汉和帝看了这种纸,十分赏识蔡伦的才能,并马上通令天下采用。从此,造纸术在我国推广了起来。

新纸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并逐步取代了旧的书写材料。

蔡伦对造纸术的主要贡献有两条:一是他使以前比较粗糙的植物纤维纸变成质地优良、堪作书写用的植物纤维纸;二是他使造纸材料的来源大大地扩大了。他不但用麻、破布、鱼网,而且还用树皮作原料,这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从而使纸的运用普遍推行开来。晋人傅成在《纸赋》中赞美说:“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说蔡伦的纸实在很美,令人珍爱,又廉价、方便、洁净,深得人们喜爱,从根本上改变了纸在社会上的地位。

蔡伦的造纸工艺对现代造纸术仍有直接影响的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这是现代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二是纸模的设计,要能使它的孔与纸浆中的纤维尺寸相适合,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纸浆纤维留在上面,形成均匀的薄层。当时,虽然用的是细密帘子,却是现代纸模即抄纸器的雏形,而抄纸器是长网造纸机或圆网造纸机的主要部件。可以说,蔡伦的造纸工艺不过是现代造纸工艺的原始形式。

蔡伦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东汉造纸业的发展,造纸技术也不断提高。东汉末年,东莱(今山东黄县)人左伯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成为历史上又一著名的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加光洁细腻,成为当时名贵的书写材料。

在“蔡侯纸”的推动下,东汉人孔丹还发明了著名的“宣纸”,它因盛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纸又叫“四尺丹”,是为纪念孔丹而得名。它是国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使我国的国画艺术兴盛两千年而不衰。19世纪末,宣纸还曾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

蔡伦用自己的非凡才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东汉时期政治腐败,到了安帝时,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互相倾轧。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4),窦太后因蔡伦长期保卫宫廷有功,封他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故后人又称蔡伦造纸为“蔡侯纸”。

安帝让蔡伦主持校正经传文字。公元121年,有人向汉安帝告发,蔡伦从前奉窦太后的命令,曾参与谋杀汉安帝祖母的事件。蔡伦获悉后,不愿意受此侮辱,服毒自尽了,草草终结了一生。

为了纪念蔡伦的万世功德,人们为他造庙塑像。在蔡伦的故乡桂阳(今湖南郴州),元朝曾重修蔡伦庙。在他的墓地陕西洋县龙亭辅,也有祠庙,每年有地方政府代表致祭。过去国内和日本的造纸工人都奉他为祖师。蔡伦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受到人类的尊敬和纪念。

自公元3世纪至4世纪,纸张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了我国惟一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在各个时代都生产出有代表当时工艺水平的纸。晋朝时的“侧理纸”;南北朝的“凝光纸”;唐宋时期四川的“十色笺”和“薛涛笺”;北宋时期的“澄心堂纸”;南宋时期的“金粟山藏轻纸”;明清时期的“宣纸”等等。其中“左伯纸”质地匀净细密,色泽鲜明而很受人们的欢迎;“澄心堂纸”色彩种类很多,纸面砑磨光滑,以半透明而平滑的纸面上隐现出鸟兽花木形象(水纹纸)而闻名;“宣纸”以洁白光润,坚韧细密,长不变色等优点名驰中外,享有“纸寿千年”的盛誉。

造纸术由中国首先传到了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又传到日本。往西又传到撒马尔罕,以至巴格达、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到了公元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开始造纸,这是欧洲第一个造纸工场。

1212年罗马教廷征服了伊斯兰教统治下的西班牙之后,造纸业才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这比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年代整整晚了1000多年。直到18世纪末,西洋纸仍然几乎全用手工制造。

现代的造纸业虽均已改用机器打浆和抄纸,但它的基本原理,还是与中国旧造纸方法相同。造纸原料的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级印刷纸、卷烟纸、宣纸和打字蜡纸等仍使用蔡伦所用过的破布、鱼网、麻头和树皮等原料。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评价“四大发明”时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⑸ 蔡伦是怎么发明造纸术的

大约公元57年前后,蔡伦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永平末年(75年)入宫做了太监。进宫之后,蔡伦做了小黄门,职位相当低。但他头脑灵活,机敏多才,做事又小心谨慎。到了公元89年汉和帝即位后,蔡伦即被升为中常侍,掌管文书,传达诏令,并时常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后来又升至尚方令,负责皇室器皿的制造,尚方是专门生产御用品的机构,资金雄厚,技术完备,这给蔡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蔡伦在少年时代就对造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做过许多次试验,虽然未能造出纸来,但却让他对造纸的材料和一些基本工艺有了很深的了解。进宫后,他看到皇帝批阅的奏章大多用的是竹简或木牍,极为笨重,也有用缣帛的,但由于成本太高。难于在民间普及。于是他利用做尚方令的有利条件,认真揣摩过去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经过长期反复实验,对造纸的原料和工艺都进行了改革。他把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等作为造纸的原料尝试造纸,这样,即扩大了原料的来源。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他造的优质纸张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用后,觉得纸张轻薄而不透漏,写起来非常舒适,对蔡伦大加赞扬,并通令推行全国。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蔡伦因造纸有功,被封龙亭侯,人们便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经过他的改进,不仅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许多,于是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⑹ 纸真的是蔡伦发明的吗

不是!我来回答!
纸在文房四宝中,较之笔、墨、砚晚出。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蔡伦造纸使用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价格低廉的物料,这样造出的纸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献记载了蔡伦之前就有纸张使用的例证。例如,在班固的《汉书》中,就记载了公元前12前用纸包药事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遗址出土的西汉纸,以现存实物证实了远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就已出现了纸张的使用。这大约比蔡伦发明造纸术要提前170年左右。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张,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能用于书写,到了西汉后期,纸张的质量才有提高。而蔡伦正是在此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特别是蔡伦扩大了造纸的原料,而且为以后广用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

⑺ 蔡伦在什么时候发明造纸术的

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发明的。但以前的制造方法不规范,蔡伦版在东汉和帝元兴权元年(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逐渐普及使用。纸的主要功绩是承载信息,促进知识的普及和发展,蔡伦的改进使纸成为广泛的用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纸是蔡伦发明的。至于早期已有纸,但没有广泛制造和使用,就好像玻璃,自然界早就存在,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是大自然发明了玻璃。

⑻ 蔡伦发明了什么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即“蔡侯纸”。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蔡侯纸: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评价:

刘光裕:“中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

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 ”

⑼ 蔡伦发明了什么

蔡伦改进的造纸。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内类文化的传播和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9)蔡伦是发明扩展阅读

仓颉造字,蔡伦造纸,一北一南,宛如遥相呼应的双子星,记录、承载着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仓颉造字虽不可追,但在蔡伦故里,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蔡侯纸”的传奇,正继续书写。

沿耒水回溯,行至上游处,河流从蔡伦竹海怀抱中缓缓流出。蔡伦雕塑默然挺立,郦道元《水经注》卷轴舒展,徐霞客游记娓娓讲述。作为蔡伦传授造纸术的根基,蔡伦竹海引得名人纷至沓来,成为一道承载千年历史的风景线。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