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教师劳动创造性

教师劳动创造性

发布时间: 2021-01-15 01:10:01

『壹』 教师劳动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教师劳动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我觉得应该表现对学生成长的一些培养,以及对他们素质能力的一些提升

『贰』 谈谈幼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方面事业的重大改革。经过多年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我得出以下观点。 一、幼儿教育由“奢侈品”转为“必需品” 改革开放之前,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讲是“奢侈品”,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儿童成长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 (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家长们愈发重视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师队伍变化 1.教师队伍总体逐渐壮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幼儿教育的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与此相应,幼儿园教师(包括园长)的数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已超过84万人。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加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上移。 自1990年起,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专及其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提升。从2OO1年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从30.5%一跃达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则从7.9%降到4.3%。我国多所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使得幼儿教育事业重新得到重视。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

『叁』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什么

1、因材施教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回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答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2、教学上的不断更新

时代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地在更新,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如果教师不去床新,不去更新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那么久无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和解惑。

3、教师的“教育机智”

一个教师对应的是多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要想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教师只有拥有很高的“教育机智”,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3)教师劳动创造性扩展阅读:

教师的职责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肆』 走上讲台我就是课程揭示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还是创造性

创造性,课程是创生出来的,不是简单的遵循课本,一定是体现了生成性和创造性(中公倾向示范性,粉笔则倾向创造性,解释也更合理)

『伍』 教师的创造性表现在哪

教师劳动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再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材施教;
(2)教学上的不断更新;
(3)教师的“教育机智”。

『陆』 如何培养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育学作业)(ಗ ‸ ಗ )

创造性?教师?
教学问题吗,还是什么。如果是教育问题,就多关注学生和年轻人的事情,与他们接触聊一聊。年轻人喜欢老师说和他们接近的话,就是同龄人的共鸣,这样教学可以有同步感。

『柒』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说明教师劳动的 A 复杂性 B示范性 C间接性 D创造性

选D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不仅要针对集体的特点(共性特点)进行教育,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特点)进行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捌』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 主体性 B 向师性 C 精神性 D 竞争性

正确答案A。

知识拓展:

教师劳动有五组、十个特点。这个知识点无论在教师招内聘考试中容还是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都会涉及,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应该作为重点知识来复习。

首先,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该知识点,作简答备考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一、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现在:

1、教育目的全面性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现在: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方法

2、教师要因材施教

3、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

二、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其次,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应该把握教师劳动特点的实质,要能够根据题干这是选择题的常考点。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说教师本人也是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以上就是教师劳动的特点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玖』 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我们需要从下面几方面来理解教师的创造性,他们的劳动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
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对象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或植物,而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秉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思想行为,而且它们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总之,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再者,教师的劳动对象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大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感悟人生,从而逐渐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社会化过程。”这说明,学生并不是消极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向作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作用。教育对象的这些特殊性必然会使教育过程和教育情景异常复杂和多变。而且,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特点还会愈加明显。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不仅要针对集体的特点(共性特点)进行教育,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特点)进行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一刀切”、“一锅煮”,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学校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制造机器的。学校不是工厂,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一句句“规格”相同,“功能”相似的考试机器,那么,只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是失败的。当时,南开中学之所以被推为“巨擘”,正是因为她不强调考试成绩,而注重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南开之所以成为一代名校,就是因为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叱咤风云的豪杰才俊。我国以往的教育则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性不足。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创新精神的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他的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育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遵,但无死框框可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教育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原则以及怎样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同样,教育有方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不同,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同,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一种情况下是适用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完全不适用的。照抄别人的或以往的经验,通常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并经常寻求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教师备课就是在于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加工,就向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教师对教材也需要再创造。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着教材转,教材是“圣经”,是“惟一”,教师只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提出课程不等于教材,“生活世界”都是课程的范围。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剪裁”或“加工”,使之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简单地说,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育工作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因此,教育工作绝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和模式。――教无定法;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是情感的交融和呼应。苏霍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在这种情感的交融中,教育情景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设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景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的采取恰当的措施。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常常能够巧妙的利用突然发生的情况,或者创设新的情景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或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出现,如果教师处理得不恰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拾』 教师的劳动特点由__和__所决定

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任务和职业角色的多重性所决定。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性工作,教师为专业人员,从职业性质上认定它是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具有复杂性。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培养人的精神生产的过程,不同于物质生产的操作过程。现代学校教育中知识的传输量明显增加,强调发展学生智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日益应用于教育领域,这都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这说明现代教师劳动复杂性提高了。

第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这就要求,教师的劳动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讲科学性,同时还要讲艺术性,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工作是对人的改造与塑造的统一。

(2)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总是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就要求教师富有创造性,灵活机敏地去处理问题。

(3)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从小培养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方法与习惯,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因此,富有创造性是现代教师劳动的突出特点之一。

第三,示范性。

(1)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基本手段与教育者融为一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他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法等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2)少年儿童最富有模仿性,也最信赖他们的老师,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他们天然的学习榜样。自觉地接受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榜样教育学生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

第四,长期性。培养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长,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是长期的。认识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有助于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追求的应是长期育人目标,而不应只追求短期的考试成绩。长期育人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