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Ⅰ 围棋是谁发明的,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棋具:
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也有双面突起的应氏棋子)。棋子的数量以黑白子各180个为宜。(参见中国围棋规则(2002版))。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玛瑙、贝壳等。
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盘面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启蒙学习中,有13×13、9×9的棋盘。另外,现代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路棋盘。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计时器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计时器。
棋谱:指记录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笔记本的形式出现。
Ⅱ 围棋是谁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帝尧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版二色圆形棋子进权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2)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围棋术语
1、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在对方棋子的活路上落子紧迫,称为“紧气”。
2、提:无气的棋子要被提子,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
3、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4、地:活棋所包围的目数和活棋本身之总和,称为“地”。
5、空:用棋子围成的地域。
6、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Ⅲ 围棋是谁发明的起源于何时
《大英网络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美国网络全书》说:“围棋于公元前2300年由中国发明。”公元前2356年,即尧即位元年,显然世界上最权威的网络全书,所依据的也是中国“尧造围棋”的传说。
围棋的起源: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久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据传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
另一个关于围棋起源的有名传说是“河图”、“洛书”说。相传在远古的伏羲氏时代,黄河里跳出一匹龙马,马背画着一幅图画,人们称之为“河图”。大禹治水时,洛水里现出一只神龟,神龟背上也画有一幅图,名“洛书”。一般认为“河图”为圆,象征天;洛书为方,象征地。古人认为地是方的,故围棋盘也是方的。星星是圆的,引申为围棋的子也是圆的。
围棋起源于“八卦”说的人们更具体指出,“围棋盘上的‘天元’代表着宇宙和大地上的共同中心。分布在棋盘上的8个‘星’,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位。”《敦煌棋经》中说:“棋子圆以法天,棋局方以类地。”是和“八卦”说相一致,并成了“八卦”说中的有力凭证。围棋是否起源于“八卦”,仅凭《敦煌棋经》中的几句话还是无法作定评的。
Ⅳ 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在琴、棋、书、画之中,又以围棋最为特别,他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
围棋历史悠远,有关围棋起源的传说甚多,比较公认的是最早起源于尧帝。晋代张华《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宋代罗泌《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1:围棋的起源
"下棋"也称"对弈"。 "弈"是围棋最古老的称谓。 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但"围棋"一词 却少见, 迄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通过最早的文字记载可知围棋起源于春秋中叶之前的中国。
2:汉前至汉
(1):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围棋已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行。春秋战国的文献上,屡次出现围棋的记载。
(2):西汉时期
到了西汉时期,围棋传便全国,但由于统治者不重视围棋,舆论也不看好,围棋发展缓慢。
(3):东汉时期
到东汉时期,围棋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出现了班固(〈弈旨〉)、李尤(〈围棋铭〉)、黄宪(〈机论〉)、马融(〈围棋赋〉)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使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东汉王朝的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动荡时期,文化思想活跃起来,围棋活动发展迅猛。
3:魏晋时期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盛行围棋。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围棋水平也是 可以和高手相媲美。东吴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这就是围棋史上有 名的"吴图"。
(2):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围棋全面兴旺。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弈,为围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3):东晋时期:
东晋时期,棋风昌盛,逐步理论化,出现了王导、王恬、江彪等弈坛高手。此阶段最出名的 品棋专家是范汪,曾与人合注《棋品》五卷,反映了西晋弈风的迅速发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4: 南北朝
(1):南朝
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围棋的黄金时代实际上仅仅出现在宋、齐、梁三朝,尤以宋文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在位时期为最盛,并具有九大标志:
(1)南朝帝王尽管棋艺高低悬殊,但他们比魏晋帝王更热衷、更着力地倡导围棋;
(2)围棋州邑的建立,皇家品棋活动的兴起,"逸品"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棋品制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3)围棋人口激增;
(4)高品棋手已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5)围棋专著的问世在数量上超过前代;
(6)形成了"天下唯有文义棋书"的社会风尚;
(7)南朝士人的围棋活动和棋品等级,特为当代史家载入史册;
(8)出现了南北棋艺双向交流的局面;
(9)围棋文化向周边国家辐射,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
(2):北朝
北朝帝王出身胡族,文化主流是儒教,儒家传统将娱乐之好规范在饮宴、琴书、射御之间, 认为博弈有废事、赌博之嫌,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
5: 隋唐
(1):隋朝
隋朝的统一,恢复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因此隋朝的 弈坛一片沉闷。但此时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2):唐朝
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发起向民间传播,使对弈不仅仅是士族垄断的活动。 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制度,这是我国围 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盛唐国手以王积薪成就最大。围棋步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6: 五代
(1):五代时期
唐朝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人称五代。战火不断,围棋水准大 大下降。
(2):十国时期
十国时期,处于割据阶段,各国围棋水准不同,虽有佼佼者,但终因势小而不成气候,棋史有名的有南唐中主李璟父子,吴越的钱氏家族。
7: 宋
(1):宋代
宋太宗亲自创制棋势,还搜罗了大批围棋高手养于宫廷。使宋代一开始就从高起点起步,进 入昌盛阶段。到宋哲宗时期,职业国手十分活跃,职业围棋迎来了有一次发展高潮。这时出现了 国手刘仲甫。他是我国棋史上继盛唐王积薪之后的又一个界标式的人物。至宋徽宗时期,宫廷弈 坛的女弈发展呈现高潮。南宋亦重围棋,但因嬉误政,朝廷腐败。至晚宋时期,围棋活动最值得 表出的是士弈,以江湖游士为主体,最杰出的人物当属刘克庄。
8: 辽金元
(1):元
元朝是我国围棋的衰退时期,但是元代围棋的普及程度却不逊于南宋,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戏弈相当流行。元文宗是元代最著名的好弈之帝。在元文宗的倡导下,朝弈曾盛极一时。
元代围棋发展中最大的成果是〈玄玄棋经〉一书的编纂问世。〈玄玄棋经〉是江西庐陵围棋高手严德甫于晏天章合作的杰出成果。〈玄玄棋经〉堪称是我国古代综合型棋艺著作的光辉典范。
9: 明
(1):明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文弈之风衰退。但宫廷棋坛却呈现另一番景象,朱元璋好弈,相传是下 模仿棋的鼻祖。
自明成祖永乐年间,棋类运动又重新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永、宣时期的有记载的高手如: 钱允升、唐理、张应宿、朱雄。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明代围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职业围棋出现了良好兴盛势头,并出现了历史的突破,由御前走向社会。代表人物:赵涓、赵九成、范洪。
弘治、正德年间以李东阳、杨一清为代表的士大夫围棋之风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阶层的围棋热潮,而且也开动了明代后期名公巨卿纷纷游扬弈道的全新格局。他们还直接促成了明中叶围棋流派的形成。京师派的崛起自是京中士弈浪潮推动的必然结果。我国士大夫围棋实际形成了京 派和苏派两大阵营,共同开创了弈坛的振兴局面。以古越文化为先肇的徽州,其弈坛在明形成新 安派(亦称徽州派),其开代祖师是汪曙。
明清之交,弈坛最负盛名的当属过百龄。过百龄以创新的着法,结束了旧式套路的时代,为 围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0:清
(1)清:
清初围棋呈现群雄争霸局面,出现了一大批知名棋手,如周懒宁、周东侯、汪汉年、黄龙士。康熙初黄龙士成名之后,弈坛杰出人物是黄龙士和徐星友,人称"黄徐时代"。
围棋继"黄徐时代"之后,便进入了四大家时代。四大家活跃与康熙后期至乾隆年间,从技术上说,中国围棋已经攀登上了座子时代的最高峰。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定庵)四 大家在中国围棋史上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范、施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棋艺高峰,两人并称为"棋圣"。从此清朝棋道也走向没落。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围棋运动进入低潮。晚清棋界最杰出的代表是周小松、陈子仙。两人卒后,清末棋坛彻底衰落。
Ⅳ 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久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版据传是出自已佚名权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
根据比较可靠的考证,围棋不是一发明出来就完善到今天这个样子——横竖十九道。敦煌及河北等地就曾出土过十七道的围棋盘和围棋子及其他资料。至于相传尧或舜造围棋一说,颇相似于神农氏尝百草,有巢氏造房子等的传说,古时候的人们愿把某项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归结到某个“大”人物身上,以表达对这项发明与发现的肯定和敬佩之情。
《大英网络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美国网络全书》说:“围棋于公元前2300年由中国发明。”公元前2356年,即尧即位元年,显然世界上最权威的网络全书,所依据的也是中国“尧造围棋”的传说。
另一个关于围棋起源的有名传说是“河图”、“洛书”说。相传在远古的伏羲氏时代,黄河里跳出一匹龙马,马背画着一幅图画,人们称之为“河图”。大禹治水时,洛水里现出一只神龟,神龟背上也画有一幅图,名“洛书
Ⅵ 围棋何时由何人发明
1600年前抄的古书《博物志袭》说是尧创造以教其子丹朱。又有人说是舜发明以教其子商均。这些都是传说,并不可靠。迄今发现的有关围棋的最早的文字是《左传》中以围棋来比喻卫国国政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2400年前的古书《论语》和2300年前的古书《孟子》都提到围棋(当时叫“弈”)。据此看,围棋历史有2500年以上,是不会错了。至于围棋传往外国(以传往日本为例),也有1000年以上。
Ⅶ 围棋什么时候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内国。
围棋,容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网络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3]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适情录》则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Ⅷ 围棋何时由何人发明
1600年前的古书《博物志》说是尧创造以教其子丹朱。又有人说是舜发明以教其子专商均。这属些都是传说,并不可靠。迄今发现的有关围棋的最早的文字是《左传》中以围棋来比喻卫国国政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2400年前的古书《论语》和2300年前的古书《孟子》都提到围棋(当时叫“弈”)。据此看,围棋历史有2500年以上,是不会错了。至于围棋传往外国(以传往日本为例),也有1000年以上。
Ⅸ 围棋是谁发明的起源于何时
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尧发明的,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
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起源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的工具、具备开智功能为大家所接受。
1964年版的《大英网络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扩展资料:
围棋的发展与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有关围棋的活动变得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
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
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然后逐渐流传到欧美各国。
围棋传到欧洲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17世纪中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少欧洲人都以为围棋是日本人发明的。后来他们才逐渐知道,围棋实际上最早出现于中国。
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
Ⅹ 中国围棋是什么时候有的又是谁发明的
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久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据传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
根据比较可靠的考证,围棋不是一发明出来就完善到今天这个样子——横竖十九道。敦煌及河北等地就曾出土过十七道的围棋盘和围棋子及其他资料。至于相传尧或舜造围棋一说,颇相似于神农氏尝百草,有巢氏造房子等的传说,古时候的人们愿把某项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归结到某个“大”人物身上,以表达对这项发明与发现的肯定和敬佩之情。
《大英网络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美国网络全书》说:“围棋于公元前2300年由中国发明。”公元前2356年,即尧即位元年,显然世界上最权威的网络全书,所依据的也是中国“尧造围棋”的传说。
另一个关于围棋起源的有名传说是“河图”、“洛书”说。相传在远古的伏羲氏时代,黄河里跳出一匹龙马,马背画着一幅图画,人们称之为“河图”。大禹治水时,洛水里现出一只神龟,神龟背上也画有一幅图,名“洛书”。一般认为“河图”为圆,象征天;洛书为方,象征地。古人认为地是方的,故围棋盘也是方的。星星是圆的,引申为围棋的子也是圆的。
围棋起源于“八卦”说的人们更具体指出,“围棋盘上的‘天元’代表着宇宙和大地上的共同中心。分布在棋盘上的8个‘星’,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位。”《敦煌棋经》中说:“棋子圆以法天,棋局方以类地。”是和“八卦”说相一致,并成了“八卦”说中的有力凭证。围棋是否起源于“八卦”,仅凭《敦煌棋经》中的几句话还是无法作定评的。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活动决定并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