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工作
Ⅰ 那新型肺炎,是国家治吗
新型肺炎属于医保。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4日讯 山东省医疗保障局24日官方微信消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医保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防控措施,及时成立了省医疗保障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1月22日,省医保局印发《关于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实行特殊医保支持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定点救治医院不因医保总额控制管理规定影响患者救治,努力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山东可防可控。
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问题有哪些
哪些疾病是粪口传播的?粪口传播的传染病较多,常见的有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吗?
近期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份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粪便标本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提示新冠肺炎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能不能通过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传播。当前防控工作已经充分考虑了粪口传播途径的风险,在国家卫健委2月6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已经对实验室的检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特定人群的防护和特定场所的消毒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粪口转播怎么预防?
1.对于公众,尤其是餐饮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
2.2.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清洗干净。
3. 不要生食,蔬菜、肉类应炒熟吃,水果的话最好削皮,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并注意及时洗手。
4. 提倡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如厕后怎么做?
如厕后,建议先盖上马桶盖,再冲马桶。
便后要认真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卫生间该如何清洁?
1. 如果家里没有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一般的保洁卫生就可以
2. 如果家里有密切接触者,最好使用单独的卫生间,若没有条件,可以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清洁厕所,并用消毒液擦拭“高频接触”的部位,如马桶按钮、马桶圈垫、马桶内部和厕所门把手进行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普通公众是否需要分餐、公筷?
公众居家,如无疑似或感染患者,无需特别进行分餐和公筷,可按自家既往习惯进行。不必要对碗筷消毒,如果实在不放心,只需要把碗筷集中蒸一下,水开后蒸10分钟就行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怎么处理?
1.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 mg/L一 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
2.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 mg/L一l0000mgI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 (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 小心清除干净。
3.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
4. 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企业复工要注意什么
复工之后,售货员、地铁的工作者、媒体人员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对的风险要比普通群众更高一点,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广大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地铁、机场,包括海关的安检检疫人员、售货员、餐厅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还有媒体记者和快递人员等等,这些都是日常接触人员比较多,感染风险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要准备好口罩这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并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
第三,保证洗手设施正常,员工进入办公区域、车间、宿舍应先洗手。保持通风,每2-4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每次20-30分钟,人员较多的办公室,可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
第四,用餐应尽量采取错峰就餐,避免聚集,落座间隔应保持1米以上,有条件可以使用分餐制。
Ⅳ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义务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五十六条规定:“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五十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全国普法办编写)
Ⅳ 我是湖南人,因新型肺炎问题,请问我老公初六如期上广工作可行吗
从目前新型肺炎的控制状态来说,初六湖南去广东工作没有什么问题,各种交通工具并没有停运,但还有几天时间要看控制情况及你老公一定不能有感冒症状。
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工作范围是否受限制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版者在排除权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以前,应当接受隔离治疗或观察,不得从事任何工作。
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要注意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你问我答-儿童篇
新型冠状病毒儿童佩戴口罩应注意什么?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 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2. 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 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对小于1岁的孩子,主要是以被动防护为主,即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来间接保护孩子。 看护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如果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您的口鼻,如果来不及就用手肘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肘。另外,捂住口鼻的纸巾别忘了丢弃,再洗手。看护人在接触儿童餐具、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前,或与儿童交流玩耍前,一定要洗净双手。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地方?
1. 尽量减少孩子出门,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的空间。如需要外出,要为孩子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等。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在1米以上。
2. 用餐时要注意,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再喂给孩子,更不要用嘴咀嚼完食物再喂给孩子。
3. 孩子要保持手部清洁,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
4. 和孩子玩耍和抱孩子之前一定要认真洗手,保持手卫生。
5. 回家时应该把外面穿的衣物换掉,洗手以后再抱孩子。
6. 家里做到定期的通风,一般每天要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把孩子移出通风的房间,可以逐间房间进行通风。
7. 如果家长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 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 肌肉酸痛等),应及时就医。
8. 保障儿童的营养和睡眠,为孩子安排丰富有趣的家庭游戏和锻炼,提高儿童的身体抵抗 力。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带孩子外出,公共娱乐设施可以玩吗?
1. 尽量避免外出,不去室内游乐场、商场儿童玩具区等公共娱乐场所玩。
2. 如一定要玩,去户外的公共娱乐设施并做好防护,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戴手套接触公共设施设备表面等。避开人多的时候,并尽量缩短逗留时间。不在公共场所吃喝东西或脱掉外 罩手套等。
3. 回家后及时脱去外套,洗净双手,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 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做好手套等物品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能带孩子打疫苗吗?
关注当地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动态,和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去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 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乙肝表面抗 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建议与接种单位预约后及时接种。狂犬病、破伤风用于暴露后预防的疫苗,无论是否处于疾病高发地区,均需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
如所在社区发生社区传播性疫情,可暂停除上述4种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并需注意在疫情结束后及时为儿童尽早补种。如果所在社区未发生社区传播疫情,则可根据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具体要求及接种单位的时间安排选择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孩子慢性病复查需要改期吗?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慢性病患儿复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医师对患儿病 情的评估,切不可擅自做主。如果医生可以通过线上形式和家长沟通,做好患儿疾病的监测、 疗效的判定并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可以减少到医院就诊的次数。但如果病情不允许, 或出现变化甚至恶化,则应及时就诊。就诊时,患儿和家长均应做好防护,尤其是应全程戴好口罩、不到处乱摸、不洁净的手不触碰眼口鼻等。 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就近进行一些必要项目的检查,然后将检查结果通过线上途径发给主治医生,以指导接下来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带孩子接种疫苗或看病如何防护?
接种疫苗应遵循题4的原则安排接种。在疫情流行期间,应减少儿童去医院就诊的次数,如果遇到家长无法处理的情况,必须要去的话,尽量选择儿童医院或者综合性的医院儿科门诊,减少在成人门诊或呼吸科接触到成人患者的风险。
通过提前预约门诊号等方式减少在医院的逗留时间。如果只有急诊,可以带上水杯、退烧药、 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医保卡。
候诊时尽量带着孩子在通风处进行等待,和其他候诊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家长应全程佩戴口罩,儿童的口罩选用和佩戴原则参看问题1。家长和孩子都尽量不要触摸医院的物品,同时注意手卫生,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鼻子和嘴。比如用免洗洗手液等,及时清洁孩子的小手。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如何帮孩子应对压力?
家长对于疫情的谈论、媒体的宣传等都可能使儿童产生一定的紧张或心理压力。面对压力, 儿童的表现往往与成人不同,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固执、焦虑、胆怯、生气或焦躁不安等。 大人需要用支持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反应,倾听她的担忧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解释当前的情况,并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清楚地告诉他们如何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此外,还需要告诉他们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和/或孩子可能 因为感到身体不适,需要去医院一段时间,医生可以帮助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等,使儿童能 够对未来有所预期,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尽量让孩子与父母或家人在一起,避免孩子与监护人分开。如果孩子不得不与家人分开(例 如住院),请确保通过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孩子联系让他们安心。
尽可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在新的环境中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包括上课或 学习以及安全地玩耍和放松。
孩子咳嗽发烧,如何区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没有明显不同,对于普通群众,仅通过 症状识别这三种疾病比较困难。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 果进行诊断。目前全国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报道较少,如果儿童出现咳嗽、发热,可 以首先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如果存在以下3 种情况之一,需做好患儿和家庭成员的预防措施,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1. 近14天内曾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
2. 居住社区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报告,且曾在无防护的条件下去过公共场所、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
3. 家人中出现类似可疑症状。
孩子有点腹泻,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吗?
腹泻只是可能的一种临床症状,如需鉴别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病例数量有限,目前已经确诊的病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乏力,也可以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儿童腹泻,家长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常见病因。如腹泻合并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疑 症状,家中出现可疑症状或确诊病例,推荐就医检查。
Ⅷ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来COVID-19), 因2019年武汉自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分析来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 天左右, 短的在 10~12 天。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也就是说,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有密切接触者的人在家自行观察14天,如果14天内没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可排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Ⅸ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难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难治的原因是: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鉴于这种传播方式,大多数病例仍与直接接触有关,主要发生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率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没有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被感染。
(9)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工作扩展阅读:
预防方法
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议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具体建议如下: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
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Ⅹ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具有哪些监督管理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
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