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灭菌
① 新型冠状病毒使用消毒剂要避免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七不宜”,防止过度消毒,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对环境造成污染。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定场所如何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定场所消毒措施一览表
病家、交通运输工具、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终末消毒的时间和对象常见污染对象的具体消毒方法
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之三十(消毒剂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消毒剂的使用是其中一个重要防控措施,快来听听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为您讲讲,怎么正确使用消毒剂。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消毒要注意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之二十二(居家消毒篇)
⑤ 新型冠状病毒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消毒怎么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临时指南之家庭消毒2月2日更新版
⑦ 家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症状后,该采取何种消毒措施
当家庭成员中出现可疑症状者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家庭其他成员应做好隔离防护,并根据病情进展及时送其就诊,就诊时应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在有症状的家庭成员就诊后,应对其隔离的房间和接触物品(如居室地面、卫生间、家具台面,门把手,餐(饮)具等)进行消毒。⑧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用什么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用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对热敏感,56°C,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病毒是不能独立存在和繁殖的,离开生命体,它就无法长时间存活,更无法繁殖。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8)新型冠状肺炎灭菌扩展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预防指南:
一、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