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小孩的创造

小孩的创造

发布时间: 2020-11-23 08:29:40

『壹』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

想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那就要让自己的生活圈子干净一点,给孩子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贰』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是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是创造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孩子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对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应予以爱护、鼓励和引导,使之合理的发展。 幼儿对事物产生好奇,应鼓励他提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进行积极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儿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为此,他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嘴,使他敢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重大的创造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好提问题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体现,是创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长要善待幼儿的发问,认真解答并力求回答的生动具体,使孩子从小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奇思异想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平时,孩子总喜欢歪着脑袋、拖着两腮静静的思考,并经常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心理,家长切不可认为是“瞎想”、“胡闹”予以指责和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断送孩子的创造欲望。 有鉴于此,家长要允许幼儿自由地想像,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念,如孩子的绘画中会出现 “红海洋”、“蓝太阳”、“五彩树”等,这是他们独特思维、丰富想像的体现,我们应予以鼓励并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像,如讲故事、童话叙述、朗诵诗歌、音乐、小制作等,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获得间接知识,丰富想像的内容。 三、丰富幼儿的认知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原有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创造的基础。没有感知经验作铺垫,想像、创造必定是枯竭、贫乏的。因此,家长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就应不断增进孩子的知识,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家长可向幼儿提供合适的读物和音像材料,创造多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长可摇铃铛给他听,挂彩色气球给他看。因为婴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甚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他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有观察才能有发现,幼儿生而具有独特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敏感性,只要与周围事物发生直接联系,幼儿就会以一种轻松的洞察力独特的感受到周围的事物。所以,家长可利用周围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四、鼓励幼儿动手动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眼睛、嘴巴、时间与空间)。首先是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是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思维的结果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长要鼓励引导幼儿多动手。研究者发现,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增长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开发。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做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操作中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难免会“闯祸”或出差错,对此,家长应持宽容态度,理解幼儿,而非批评责备。 当然,家长要精心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玩具与图书。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长应视孩子的实际水平,选购最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如小积木、拼插车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这些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对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均大有益处。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创造性的玩法中获得发展。图书对于激发孩子智力有其独到功能。图书中的故事基本以图为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直观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长应帮助他理解作品的内容,可先给孩子讲一两遍,然后让他自己重述其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五、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幼儿的行为是受成人控制还是自主支配,这会直接影响其创造才能的发挥。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幼儿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意味着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胡闹”,因为家长只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这种过分限制幼儿活动的教育方法是极为有害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多让孩子在沙滩上、公园里、大海边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等。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幼儿创造的潜力才能得以较好的发展。因此,父母应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能力,容许幼儿自主尝试以及做决定。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使幼儿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我国中科院心理所查子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通常是智力、创造力、非智力三种成份的独特组合,其中智力是发展的基础,创造力是发展的高度,而个性心理则是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托兰斯在1973年曾得出结论:培养创造性的成功做法乃是必须促使认知与情感这两种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从情感和智力对创造力发挥的影响来看,很多情况下,情感的力量远比智力强大。具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的伟大发明和发现始终伴随着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创造过程绝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没有火热的崇高的情感动力,创造活动就无法展开。 因而,家长要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制力,要求幼儿定时完成任务,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幼儿有冒险精神,这里所说的冒险性是指,他敢于尝试对其结果毫无把握的新鲜事情,并从中体验乐趣,享受成功;培养幼儿对创造活动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等。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合理利用影响幼儿创造力的每个积极因素,使幼儿——“发展中的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叁』 孩子的创造能力都有什么好处和特点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美术

我有个朋友,她有两个女儿,两姐妹都上了大学,一个攻读工科,一个学习绘画。她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有文化教养、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里,但因为艺术素质不同,形象思维能力差别很大。有一次学绘画的妹妹小燕对我说:“我姐真笨!她们书上有个机械图,她就是看不明白,我给她讲,她还是看不懂。”

我还有个学生叫朱嘉明,他少年时代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画也画得好。“文化大革命”后,他由一个初中毕业生一跃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习经济管理,毕业后在国务院做经济政策研究工作,提起儿童时期学习绘画,他说:“小的时候在少年宫学画画对我太有用啦!

我觉得学画对一个人的思维发展特别有好处。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

提高运用媒材、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画画以动手操作为特征,新的媒材、技术不仅容易引起兴趣,而且可以培养探索学习的习惯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和途径。

培养丰厚的文化修养

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画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杨景芝,196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修业五年。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秘书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

理论突破:1.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在5、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色彩运用还是画面空间表现方面,儿童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2.敢于修正国内外心理学界错误论断。比如,儿童的写实期不是9岁以后,而是在6、7岁。3.挑战传统美术教育观念,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从3岁至12岁细致划分出按年龄递增的教学实验班,并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探索,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肆』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如何才能培养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呢?一项研究比较了在学校中被评为最具创造力的5%的儿童与没有异常创造力的儿童的家庭。普通儿童的父母会给孩子制定至少六条规则,比如作业和就寝时间。而具有创造性孩子的父母一般不制定规则。如果没有那么多规则,孩子就能独立思考。创造力很容易被挫败。哈佛心理学家特雷莎·阿马比勒(Teresa Amabile)说:“具有创造性孩子的家长倾向于制定道德规则而不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即使这种规则,父母也没有强加给孩子。
父母鼓励他们的孩子追求卓越和成功,但是他们也鼓励发现学习中的快乐。他们的孩子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能发现自己的兴趣。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研究了世界级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和科学家,他发现他们的父母并没有梦想把孩子变成精英。他们只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当孩子表现出对某种技能产生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总能得到父母的支持。
顶尖的钢琴家并没有从小就由优秀的老师指导。他们的第一堂课往往来自附近的邻居,而目的仅仅为了获得学习的乐趣。莫扎特在学习音乐之前就对音乐有兴趣,而不是相反。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在被音乐学校拒绝后开始自学小提琴。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提出那个有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说成功取决于我们所花费的时间,但人们对不同领域具体花费的时间存有疑问。其实,我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练习次数的增多真的可以改善我们的学习吗?很多研究表明,练习越多,思维定式越严重。当规则改变,专家比新手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适应。
第二,什么事情可以激励人们在一个领域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只能靠激情,而激情来自早年对这件事的好奇心和愉快的经历。
证据表明,创造性取决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广度,而不仅仅是深度。在科学方面,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往往不只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往往对很多领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对于一般的科学家来说,诺贝尔奖得主喜欢表演,跳舞甚至变魔术的几率更大;写诗,戏剧或小说的可能性更高;演奏乐器的爱好更强烈。没有人强迫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做这些事情。这完全出于好奇心。有时候,这个好奇心会让他们有不同的见解。爱因斯坦说:“我通过直觉发现相对论,而音乐是这种直觉背后的驱动力。”他的母亲从5岁开始就让他上小提琴课,但当时并不感兴趣。他对音乐的热爱发生在成年以后,那时他早就不用再上小提琴课。他说:“爱好比责任感更重要。”

『伍』 孩子的创造力包括哪些方面

创造力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具体方面如下:

多维能力

这包括视觉空间方面的智力、逻辑数学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这些人在以后的发展中有可能会成为设计师、画家、雕塑家等。

音乐智能

肢体运动和音乐智能强的孩子,具有音乐方面的创造力,这些人的乐感比较好,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等等。

文字语言

语言文字创造能力就是语言智能,另外,还包括了人际交往的智能等,他们会成为演说方面的专家,作假等。

『陆』 小孩子的创造能力应该怎么样去培养

Minecraft

『柒』 和儿童有关的发明与创造性思维灵感来自于儿童的发明和创造

玩耍玩出望远镜
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
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

『捌』 孩子的创造力怎么提高。

增加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人,想法就能获得多元的刺激,也能激发出不同的想法和创意。曾有个小女孩参加讲故事比赛获第一名,他说了个农夫站在水田里插秧的故事,内容很精彩。后来才知道妈妈不久前带孩子参加农夫生活体验的活动。如果每天在家里看卡通,相信她的答案里就不可能出现农夫,而只会有动画卡通人物。所以,生活经验的刺激越多,孩子的创造力就越强。
从联想力做起
对于不习惯思考,或创意想法比较贫乏的孩子来说,突然要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它可能会被吓得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降低门槛,先从训练孩子的联想力做起,献给他一个可以参考的东西,然后让他学习着慢慢把想法往外扩展。例如,你可以问孩子:圆形会联想到什么?孩子会从生活经验中一步步往外联想,从轮胎,月亮,饼干到笑脸,一次次的练习,你一定会发现孩子的反应会越来越棒,而答案也越来越精彩!
利用阅读提升创意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多涉及一些思考的机会,让孩子的想法能够更活化。其实一本书,一则故事,还有更多的用途,比如来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或者也可以为故事写个二部曲或三部曲。把握这些阅读之后的小活动,会让每次的阅读更有趣,相信也能够为孩子带来更丰富的刺激。

『玖』 怎么样鼓励孩子的创造性

先从成人自身做起,不要老是对孩子说类似:“这不可能”、“一定会”、“不能这样子”等话语;一旦发现孩子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就立刻表扬,同时说明表扬的原因!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