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受贿
① 新型受贿案件包括哪些
新型受贿模式:通过网络社交软件收受大额红包。
之前有文章显示,以网络红包方式行贿已经悄然进入新型行贿受贿模式。
② 法律,贪污受贿,新型贿赂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贪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ān wū,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影响不同;
受贿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法律法规不同;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贪污侵吞公有财产,受贿索取他人财产。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2)新型受贿扩展阅读
贪污的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有关贪污罪的条文规定: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③ 法律,新型受贿,监察委
可以匿名,但对被举报对象,起码要有名有姓。不然你让他们去海选?至于监察委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④ 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等法律问题--“新型贿赂”是否算违法,是否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属于受贿罪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1.税务局官员为行为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2.其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行为有关,属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
3.其受贿行为属于第三者(其妻子)收受贿赂,这不影响受贿罪的构成。若第三者明知,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
4.其受贿表现为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出售商品,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按照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交付价格的差额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