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历史创造者

历史创造者

发布时间: 2020-11-23 13:04:01

A. 为什么说人类是历史的创造

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是一句空话,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抽象。这种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要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整理和加工或由此产生灵感并形成精神财富;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会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种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雕塑、绘画、音乐等作品,它们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实质上都是通过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
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当中所起到的主体性和决定性作用,更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得出科学而客观的解释。

B. 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整个社会所需的衣食、生产用品都是由人民群众所提供的。

第二,人民群众也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在浩浩汤汤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源源不绝的创新思维为社会提供了用之不绝的精神财富。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中的中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类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每一次变革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斗争。

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进步,因此人民群众才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人民群众也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扩展材料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经典的误解(一) 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着这样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写在我们中学的政治课本里和大学的公共课教材中。一开始我对此深信不疑,直到后来接受了另外一些教育,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我陷入了困惑。 何谓人民?教科书和老师都告诉我们:“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这个概念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比如,“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在被剥夺政治权利之前是否属于人民?如果是一种错误的剥夺,他算不算人民的一员?“与人民为敌的人”如何界定?这个概念是不是适合古代社会?如果不适合,古代社会又是如何定义人民?如果适合,皇帝算不算人民?他不是最大的剥削者吗?他是不是敌对分子?好皇帝和坏皇帝的区别在哪里?不管怎么界定,总会有人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看来老师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于是我们求助于专家。有一个专家的定义比较中肯。他认为:人民只是一个政治概念,其内涵和范围可大可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问题面前,人民的范畴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值,或者可以这样界定人民:人民是占据国民主体的力量,这只力量反映了该国的主流民意,凡是为主流民意出头的政治力量就拥有了人民的支持,所以人民是倡导或者顺应主流民意的团体的政治基础,也就是该团体的“人民”。 他的意思是说,不同时间不同团体都有自己的“人民”。而且人民并不一定都代表进步和正义,只是反映主流民意。 这样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历史只是一部分人创造的。而且,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却又站在主流民意对立面(或称敌对分子)的人物,却没有创造历史。 看来这不是个好结论。但问题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阅读《黎澍文集》,才豁然开朗。黎澍早在1984年就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两种提法提出公开批评。他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中说: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生产是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并有它自身的历史。……实际上,创造历史的前提即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经济条件,好比是舞台,没有舞台唱不成戏。舞台提供演出的物质条件,戏的内容必然要受到舞台的制约,只能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演出,如在奴隶社会的舞台上登场演出的角色,只能是和奴隶社会有关的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但舞台不能决定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戏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就认为只有他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黎澍的文章给不读原著的那些历史学家当头一棒。他们打着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大旗,纷纷撰文质问黎澍,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命题辩护。为了回应反对者的质问,他在1986年又发表了《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命题在逻辑推理上的错误: “我认为可以作出一个判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完全错误,不仅有转述中产生的错误,而且最初提出这个命题的逻辑推理也是错误的,不值得苦心加以维护。” 黎澍进而指出,这两个命题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提法,而分别是苏联学者普"尤金和我国历史学家范文澜提出的,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经典提法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个经典提法是不易误解的。

D.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分歧。

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

1、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2、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这是群众史观。

(4)历史创造者扩展阅读: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E.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说的是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F. 历史创造者是多数人的例子

农民起义什么的可以当作例子,不过这个结论不怎么有说服力的。

G. 在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方面有哪些观点

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史观认为个别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历史观是群众史观,资产阶级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世界是有什么构成的,物质还是意识?
站在历史关头,个别英雄在决策的时候,总是会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历史背景,深刻剖析各方面的利弊条件,然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可见,个别英雄之所以能够影响历史的走向,是他们正确认识并运用现实条件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意识的凭空创造.现实条件属于物质范畴,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个别英雄的伟大是他们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这属于意识范畴,但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群众史观,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坚持英雄史观.不彻底的唯物或唯心主义者,在历史观上极难给出准确回答.列宁的最伟大贡献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准确给出了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群众史观.

H.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出自哪里

源自:苏联著名哲学家尤金,于1939年从《联共党史》的某些观点引申和附会出来的。回

马克思原话:

人们答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恩格斯原话:
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谋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为特权者不断增殖财富。

简单的说,这句话是被割裂了,是断章取义的产物,因为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讲究事实与真相,马恩的本意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会产生特定的历史结果,人民群众会推动这种结果的的产生。但是因为苏联的无上权威,这个说法在社会主义世界成了金科玉律,被引用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象征。
请采纳

I.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创作者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J.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之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
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灯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首先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体现出来,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设施,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或精神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
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必然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