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计算机
A. 计算机新技术有哪些
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继续发展
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用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作为Moore定律驱动下成功企业的典范Inter预计2001年推出1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并预计在2010年推出集成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其性能为10万MIPS(1000亿条指令/秒)。而每秒1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将出现在本世纪初出现。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用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进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
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
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以一本书30万字计,它可存储约1500万本书)。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献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新型计算机系统不断涌现
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硅技术越来越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21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中数据用量子位存储。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储0又存储1。因此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通常计算机大许多。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个人计算机的PentiumⅢ晶片快10亿倍。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有3种类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预计2030年将普及量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的“无导线计算机”信息传递平行通道密度极大。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超高速电子计算机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而光计算机在室温下即可开展工作。光计算机还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计算机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科学家们预计,光计算机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
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无。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出数据。如果能控制这一反应过程,那么就可以制作成功DNA计算机。
蛋白质分子比硅晶片上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DNA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DNA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相联。预计10~20年后,DNA计算机将进入实用阶段。
纳米计算机
“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纳米等于10[-9]米,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现在纳米技术正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目前,纳米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惠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开始应用纳米技术研制芯片,一旦他们的研究获得成功,将为其他缩微计算机元件的研制和生产铺平道路。
互联网络继续蔓延与提升
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Internet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Internet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Internet中获得各种信息。
回顾一下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就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普及之快。近三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我国互联网络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的Internet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2000年1月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350万台,2001年的统计数为892万台,翻一番多;2000年1月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2250万人,接近于3倍;2000年1月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48575,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122099个,接近于3倍;国际线路的总容量目前达2799M,8倍于2000年1月的351M。
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络的魅力,Internet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被事实一再证明,被世人逐步接受。
在未来10年内,建立透明的全光网络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传输速率将提高100倍。在Internet上进行医疗诊断、远程教学、电子商务、视频会议、视频图书馆等将得以普及。同时,无线网络的构建将成为众多公司竞争的主战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接入随时随地连接到Internet上,进行交流、获取信息、观看电视节目。
移动计算技术与系统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涌现。移动计算正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随时能够交换和处理信息所提出,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移动计算包括三个要素:通信、计算和移动。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移动计算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很长时间了,移动计算是第一次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通过计算处理(信源压缩,信道编码,缓存,预取)得到提高。
移动性可以给计算和通信带来新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无线移动环境带来的挑战。在无线移动环境中,信号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衰落的影响,会有多径和移动,给信号带来时域和频域弥散、频带资源受限、较大的传输时延等等问题。这样一个环境下,引出了很多在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中未遇到的问题。第一,信道可靠性问题和系统配置问题。有限的无线带宽、恶劣的通信环境使各种应用必须建立在一个不可靠的、可能断开的物理连接上。在移动计算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位置的移动要求系统能够实时进行配置和更新。第二,为了真正实现在移动中进行各种计算,必须要对宽带数据业务进行支持。第三,如何将现有的主要针对话音业务的移动管理技术拓展到宽带数据业务。第四,如何把一些在固定计算网络中的成熟技术移植到移动计算网络中。
面向全球网络化应用的各类新型微机和信息终端产品将成为主要产品。便携计算机、数字基因计算机、移动手机和终端产品,以及各种手持式个人信息终端产品,将把移动计算与数字通信融合为一体,手机将被嵌入高性能芯片和软件,依据标准的无限通信协议(如蓝牙)上网,观看电视、收听广播。在Internet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自然不会把汽车仅作为代步工具,汽车将向用户提供上网、办公、家庭娱乐等功能,成为车轮上的信息平台。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畅想未来之时,我们不妨回顾本世纪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1943年IBM总裁Thomas Wason说“我认为全世界市场的计算机需求量约为五台”。1957年美国PrenticeHall的编辑撰文“我走遍了这个国家并和许多最优秀的人们交谈过,我可以确信数据处理热不会热过今年”。1968年IBM的高级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的微晶片上注解“但是……它究竟有什么用呢?”。1977年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Ken Olson说“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在家里放一台计算机”。愿我们的所言也将被证明是肤浅的、保守的。
B. 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
1、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s)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
2、服务器
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电脑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电脑有所不同。
3、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一种共享介质的网络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HUB 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集线器上的所有端口争用一个共享信道的宽带,因此随着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加,数据传输量的增大,每节点的可用带宽将随之减少。
4、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
5、工业控制
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计算机系统总称。简称工控机。它由计算机和过程输入输出(I/O)通过两大部分组成。
6、台式机
也叫桌面机,是一种独立相分离的计算机,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无联系,相对于笔记本和上网本体积较大,主机、显示器等设备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电脑桌或者专门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为台式机。
C. 听说下一代计算机即将出现,我该怎么办啊
同学,一定要现实,即使下一代计算机在2020年出现了,你还会有饭吃的。
因为:
1.计算机更新换代虽然快,但计算机的普及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现在咱们国家才刚刚基本普及计算机,而且都是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2.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要他们换其它类型的计算机,他们肯定不太适应。
3.新型计算机的研制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更新换代也不可能太快,即使研制成功了,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试验,才能投放使用。
4.即使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了,也会面临软件方面的难题,因为现在已有的软件都是针对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编写的,如果更新计算机,也许要面临软件的重大变革,你说几十年时间,会将软件通通换代吗?
5.计算机的根本技术就是电子电路,半导体,晶体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什么的。是计算机的核心,短时间不会变的,学的东西还是有用的。
D. 新型电脑有哪些
到网站 上看一大堆!!
E. 新型计算机的种类,最好图文并存.
微型机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的微型机种类较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如果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察一下,就可知道它属于哪一种、哪一类。 1. 微型机的生产厂家及其型号 目前,微型机有三个大的产品系列。最大的是 IBM — PC 及其兼容机;其次是一个较小的与 IBM — PC 不兼容的 Apple — Macintosh 系列,它是由 Apple( 苹果电脑 ) 公司制造的;最后是一个更小的系列,即 IBM 公司的 PS / 2 系列。我国著名的微型机品牌有“金长城”、“联想”、“方正”、“同创”等。何谓兼容机 ? 就是能运行著名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上的软件、而又不是这些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由于软件费用的上升,不仅著名计算机厂家按兼容性的原则使新生产的机种能继承已有的软件,而且其他厂家也按此原则使自己生产的计算机与著名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 ( 称为原装机 ) 兼容,这样可直接引用著名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的软件,从而节省了开发软件的巨大费用。兼容机价格便宜,质量不一定差,但升档升级能力以及运行新的流行软件的能力却是没有保证的。 2. 微型机所用的微处理器芯片 微处理器芯片可分为 Intel 系列和非 Intel 系列两类 ,IBM — PC 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就是 Intel 系列芯片,主要有 Intel 8088 / 8086 、 80286 、 80386 、 80486 以及 Pentium( 奔腾 ) 。这些芯片除 Intel 公司生产外,也有一些兼容厂家生产,如美国的 AMD 公司、 Cyrix 公司等。非 Intel 系列芯片中,最主要的是 Motorola 公司生产的 MC 68000 系列,主要有 MC 68020 、 68030 、 68040 等。苹果电脑公司生产的 Apple — Macintosh 系列微型机中使用的就是 MC 680X0 系列芯片。目前微型机市场的主流机种是奔腾系列 PC 机 3. 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 微处理器芯片有许多性能指标,其中主要是字长 ( 即位数 ) 和主频。字长较长的微型机有更大的寻址空间能支持数量更多、功能更强的指令,在相同时间内能处理和传送更多的信息,使机器有更快的速度。奔腾 PC 的字长为 64 位。主频是微处理器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时钟脉冲数,单位是兆赫 (MHz) 。主频是衡量微型机运算速度的最重要指标。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目前微处理器芯片的主频已高达 2000MHz 以上。
F. 我国目前新型计算机
2018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十大猜想:新零售鏖战全面升级-中商情报网
1
猜想一:技术创新带动计算机行业迎来复苏:当前,科技行业已开始步入由物联网、5G、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智能时代.对于IT产业而言,...
2
猜想二:中国量子计算继续取得重大进展:量子计算系统具有远超经典计算机的算力,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在迅速接近...
3
猜想三:区块链技术应用加速普及:近期,区块链技术呈现出加速渗透的态势,且有向高级应用场景扩张
G. 能够用纳米技术研制新型计算机吗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学术会议”在美国召开了,从此,纳米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受到了人类的重视。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被纳米的“魔力”征服,纷纷投入到这股新兴的研究热潮中。
在很多科幻作家的笔下,纳米材料都被用来生产武器,建造楼房。但在现实当中,人们要实现这样的理想,还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不过,总是产生奇迹的计算机领域,这次的表现又与众不同。应用纳米技术研制新型计算机,已经呈现出一丝鼓舞人心的曙光。
美国惠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应用纳米技术,研制计算机内存上的芯片。这块芯片的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的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一旦他们的研究获得成功,研制和生产其他缩微计算机元件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可穿戴式电脑也会因此取得重大突破。
专家们预测:在今后10年内,现在的芯片生产技术将达到极限,但人们并不需要为此担心。因为和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一样,纳米技术也为21世纪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与现在的芯片制造技术相比,采用纳米技术生产芯片,成本可谓十分低廉。因为它既不需要建设超洁净生产车间,也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庞大的生产队伍,只要在实验室里将设计好的分子“混合”在一起,就可以造出芯片。芯片制造商将因此节省数百万美元的生产成本。而芯片的价格也将随之急剧下降。这样,即使是未来的日用电子设备,甚至玩具,也都能够装配上功能强大的纳米微处理器。
科学家们对自己的研究项目信心十足。他们相信只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一定能在今后的两年之内,研制出能够容纳16个字节(相当于16个英文字母)数据的分子内存芯片。在这种内存芯片上,将布满纳米级的导线。每两个导线相交的节点,就是一个分子“开关”。这些开关将决定芯片中的信息存储量,并影响通信线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