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创造
㈠ 怎么培养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创造能力
开发储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和潜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学习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时,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机械模仿转为思维型的学习,由此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通过即兴舞蹈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让他们在即兴舞蹈中自我发现、自我检验,在检验中调整自我表现,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创作主体,从而引导学生走上艺术创造的道路。 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舞蹈作品创造的源泉,只有具备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敏锐能力,才能不断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才能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从观察中找出对比,从对比中找出窍门、找出本质,这样才能把握时代,反映社会与生活,创造社会与生活。比如:学生做“根雕”的造型,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树根或展览品,找出根与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结构、形态,再来塑造“根雕”的造型。 结语 时代需要创造性教育,艺术的创造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作为现代舞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相信,每一个舞蹈教育者都会在这一教学领域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艺术的创造性教育而奋斗,这是提高全民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振兴教育事业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2]金宁.创造性教学在舞蹈课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4(3). [3]孟敏.注重提高舞蹈学生潜在的创造力[J].舞蹈杂志,2002(1). [4]陈雯,崔鹃.浅谈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5]刘华.创新舞蹈教学的思维方式[J].舞蹈杂志,2004(8). [6]徐爱华.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9)
㈡ 舞蹈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任何艺术抄原则只有渗透在艺术结构法则之中才有意义;并且,各类艺术自身的特质得到强调。朗格指出,要把握某类艺术自身的特性,关键要了解它的“基本幻象”及其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抽象”是什么?她认为,舞蹈艺术的“基本幻象”就是所谓“虚幻的力的意象”。
㈢ 舞蹈是谁创造的
舞蹈来源于生活,最基础的舞蹈是在人民的劳动中得来的,比如南方地区在采摘茶叶时的动作、插水稻、北方地区种地,欧洲等地挤牛奶的动作,新疆等地摘葡萄等等……因此,舞蹈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㈣ 原始人是模仿什么创造舞蹈的
原始社会物质资料极其匮乏,人们还不懂得耕田种地,生活资料基本取自自然,狩猎是原始先民的基本生产方式,猎物的肉是他们的食物,猎物的皮是他们避寒取暖的衣裳。能否捕获到猎物关系到部落氏族的生存兴亡,因此,只要捕到猎物,人们就欢歌狂舞,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在原始人思想中产生了一种观念:即模仿野兽的动作,定会产生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巫术感应作用。原始人认为这样做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如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讲原始人舞蹈,他认为原始人的舞蹈不过是对动物动作的简单模仿。例如,澳洲土人的青蛙舞、蝴蝶舞、鸸鹋舞、野犬舞、袋鼠舞就是如此,北美印第安人的熊舞和水牛舞也是如此。巴西印第安人的鱼舞和巴伊卡利部落的蝙蝠舞,大概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他又说:“野蛮人在自己的舞蹈中往往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这怎样来解释呢?只能解释为想再度体验一种快乐和冲动,这种快乐是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的结果,请看一看爱斯基摩人是怎样猎取海豹的?他伏在地上向它爬去;他竭力像海豹那样昂起头来;他模仿它的一切动作,等到悄悄地接近它之后,最后才向它射击。”因此,模仿动物的动作,是狩猎的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毫不足怪,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独特的狩猎的舞蹈。
㈤ 舞蹈探哥是谁创造的
探戈并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探戈发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19世纪末叶,年轻的阿根廷共和国经过连年战乱,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大批欧洲移民涌入这片富庶的土地。初来乍到者多在码头或工地做小工。每当夜幕降临,他们相聚在贫民区的小酒店饮酒作乐,聊以舒解都市生活的寂寞与思念家乡之苦。移民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舞蹈和音乐,探戈就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朵绚丽的花朵。
探戈以意大利、西班牙风格为主,夹杂着一些黑人乐舞的韵调,集音乐、舞蹈、歌唱、诗歌于一体,是一门风格独特的综合艺术。
探戈出身卑微,起初仅在港口破败的仓库甚至妓院里表演,观众是出卖苦力的下等人,故为上层社会所不齿。然而,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无法抗拒,到20世纪初,探戈已普遍为大众所接受,4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词曲作家、歌唱家和舞蹈家。
㈥ 朗格对舞蹈创造加以哲学解释有怎样的见解
对“舞蹈创造”加以哲学解释,不可能离开朗格关于“艺术创造”的总看法——即创造了“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只是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符号形式”。在《动态形象》一文中,朗格通过设问的方式回答了三个问题:1.舞蹈家创造了什么?2.舞蹈家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创造?3.舞蹈家是怎样进行创造的?也就是说,朗格的思路是先询问结果,次追问动机,再探究过程。关于“舞蹈家创造了什么”?朗格的回答直截了当:舞蹈家不是创造了舞蹈的物质材料而是创造了“舞蹈”。
㈦ 伊莎朵拉 邓肯创造的是什么舞蹈
其实现代舞名现代舞非现代舞。
其实邓肯的现代舞法也离不开当时的芭蕾舞。
因为伊莎多拉发现当时芭蕾的训练不仅使心灵与身体分离,而且运动也是僵直不自然的。
因此伊莎多拉邓肯的舞蹈的灵感来源取自于大自然如。云,大海,树叶,风,的运动,节奏,感觉,生命。而且也常常研习雕像和绘画从中吸取养分。其实很多名副其实的大师也都是如此创作艺术作品的。
当然我只是片面之言,虽然艺术道路是艰辛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探索。
当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这样我们会看得更远。
可以看看伊莎多拉的谈艺论,或者他的自传。
共勉!
㈧ 如何培养舞蹈编导中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学生是主人,让主人充满激情。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对于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有多么重要。千方百计设计阅读教学课堂结构,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加入到学习中,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㈨ 人类是如何创造了舞蹈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㈩ 舞蹈家为什么要进行舞蹈创造
简单层面来讲,格来朗认为这是舞蹈自家“为了表达对于那些直接的感情和情绪所具有的概念;为了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进一步来说,“一个舞蹈表现的是一种概念(Conception),是标示感情、情绪和其他主观经验的产生和消失过程的概念,是标志主观感情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