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Ⅰ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急呀!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一:
爱迪生是英国有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小时侯很刻苦学习的。有一次,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好几天,就叫爱迪生到菜市场上卖菜。爱迪生为了妈妈的健康而不上学了,去市场上卖菜,于是他想:“我带几本书去看,那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他到了菜市场上就是一边卖菜一边看书,他只集中精力地看书不管卖菜,反正别人付了钱就行也不管付了多少钱,菜也随便别人拿。
还有一次爱迪生制作电灯泡。他为了找一根灯丝寻遍了很多地方才找到它,他是在火车上卖报得钱买制作的材料的。有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一不留意打倒了两瓶化学物品就着火了。被车长赶下来了,也把他的化学物品给扔了下来。于是,他就去找了一个小破屋做实验屋,他不休不眠的做了好几天,电灯实验最后成功了。爱迪生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当上了英国有名的科学家,我要向特学习从小当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二: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三: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四:
爱迪生没有上过大学,上小学也只有几个月,但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却有一千三百件之多。爱迪生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大发明家,追根溯源,是和他的妈妈南希分不开的。爱迪生从小喜欢问这问那,南希理解孩子的心理,总是尽可能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并且启发他再想,再问。
在他五岁那年,有一次他问妈妈: "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啥?"南希告诉他,这是鸡妈妈怕蛋着凉,给它们暖和暖和。爱迪生又问: "蛋为什么要暖和呢?"南希回答说这是为孵小鸡。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后想,母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可以孵出小鸡来,我也把蛋放在屁股底下能不能孵出小鸡来呢?
他决心试试看,便找了一些鸡蛋,躲到邻居家的仓库里,做了一个小窝,把蛋放在里面,自己蹲在上面孵起小鸡来。爱迪生失踪了,家里人很着急,找了好几个钟点才在仓库里找到他。但是,南希并没有因此责怪和取笑儿子,爱迪生好问好学的积极性更大了。
拓展资料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并完善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Ⅱ 查找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写出他的主要发明
1.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2.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3.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4.永不满足
我们知道,爱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件发明创造,有些发明创造已经得到惊人的成功.他本人也是享有盛名的.但是,他从不
沉醉于自己的发明,他无时无刻不在向科学的新领域攀登,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持否定态度,而不停顿地加以
改进.他自己说:“我是永不会满足的.”无休止的钻研,不停顿的改进,这正是爱迪生又一个突出特点.他发明的蓄电池成功
后,他便办了一个蓄电池工厂并大批生产,销路一直很好.可是过了一个时期,他发现电池有毛病,一时又找不到原因,他就决
心要改进电池.但是,改进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同时工厂也要停业,这不仅可能降低他发明电池的威信,经济上也将蒙受很大
损失.然而他决然命令工厂即刻闭门停业.有许多使用他的电池比较满意的人要求继续增加定货,他却一概不受;有人在经济上
给他施加压力,他也毫不畏惧.结果,经他用心改进的电池获得比预料还好的成功,很快畅销各地.他的这种精神,同当时“金
玉其外,败絮其中”,掩饰劣货的商贾,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能不博得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在他的发明创造中,能够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这也是他的得意发明物.他是耳聋的人,能发明这样一个
发声的机器已是令人惊骇了.但是,爱迪生在发明它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过后,他又从架子上的尘埃中把留声机取下来,决
然要改进它.他实实在在地连续工作了五天五夜之久,才获得了成功.还有这样的数字完全可以证明他的钻研精神的:他仅在留
声机上的发明专利权就超过一百件.当我们看到今天的留声机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血汗.如果
没有一种无休止的钻研精神是绝难做到的.
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他小时候的两个故事.在他幼年时期,有一回他看到母鸡孵卵生出小鸡,很觉奇妙,但并不满足.
事后,他也悄悄攒些鸡蛋放在仓库里,自己伏在上面,亲自试一试能否生出小鸡来,弄得全家人好一阵子找不到他.七岁上学后
,他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问题的习惯就更加明显了.他对他所接触的东西,总是无休止地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要求老师解
答清楚.对此,老师很觉头痛.有一回上算术课时,老师教同学们说二加二等于四,爱迪生一定要让老师讲明白,二加二为什么
等于四.尽管老师给他作了一般的解释,但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老师就说他“愚笨”.爱迪生不满足自己已经学得的知
识,而时时刻刻用自己天真幼稚的心灵探索着大自然的秘密.然而,他的老师未能理解他.可是几十年后,爱迪生却成为享有盛
名的发明家了.
Ⅲ 爱迪生是个发明大王你还知道他的哪些小故事
1、电报生涯
1862年8月的一天,爱迪生在火车轨道上救了一位男孩,而那个孩子的父亲是这个火车站的站长麦肯齐,对此非常感激,便传授爱迪生电报技术,在麦肯齐的指导下,爱迪生学会了电报技术并发出了他的第一份电报。
1863年,爱迪生经麦肯齐的介绍,他担任了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但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在1864年至1867年间,爱迪生在美国境内担任报务员,过着流浪似的生活,生活没有保障,期间爱迪生换了十个工作地点,五次是被免职,另五次是自己辞职,足迹所至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纳波利斯、辛辛那提、纳什维尔、田纳西、孟斐斯、路易斯维尔、休伦。
2、第一项专利
1868年底,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并且会受到欢迎,但是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爱迪生决定再也不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
3、找到方向
1869年的深秋,爱迪生只身来到美国纽约寻找工作,但他在一家公司找工作时,恰巧碰到那里的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很快就修好了那台电报机,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结果他成为了总电报技师,有了安定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为他以后的发明提供了良好条件。
同年10月,爱迪生与富兰克林·波普联合创办“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与此同时发明了普通印刷机。
4、第一桶金
1870年,爱迪生把普用印刷机的专利权售给华尔街一家公司,让经理自己出个价钱,本想索价几千美元就够了,那位经理居然给了爱迪生四万美元。爱迪生得到四万美元后,在新泽西州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
1873年,爱迪生投入到同步发报机的研究中。
1874年12月,同步发报机的研究工作接近尾声,西方联合公司答应付给爱迪生5000美元,并出价2.5万美元购其专利,每天还付给他233美元,作为使用这种设备的每条线路费用,但是西方联合公司未能践约,最终杰伊·古尔德以30000美元收购了同步发报机的专利,使爱迪生渡过了难关。
1875年底,爱迪生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的出世,觉得家里的空间显得过于狭窄,纽瓦克工厂所处的狭窄灰暗的街道、喧闹的环境也影响研究人员的工作情绪,爱迪生终于下定搬迁的决心。
1876年初,爱迪生一家迁至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一所实验室。
5、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
当时,父亲又气又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Ⅳ 爱迪生有哪些发明故事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等,当然他的一生中也不乏许多小的发现或发明同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复印机”:起初,爱迪生发明了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於食品如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就发生了——白纸上出现了清楚的字迹。有了这个发现,爱迪生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8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都采用了这种机器。当然,现在我们早已不再使用那样“陈旧”的设备,但是今天我们能够使用到如此高科技的复印设备,正是源于爱迪生的一个小小发现;再比如,我们当今广泛使用于汽车及建筑玻璃等方面的的“太阳膜”,也是源于爱迪生在研发电影技术时的一个偶然发现:1888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他将注意力转放到了研发电影上,他说“我正在实验一种专供眼睛用的器具,就像留声机是专供耳朵用的器具”,而他的实验结果就是电影摄影机 (Kinetograph)及电影视镜(Kinetoscope:通过窥视孔,在电灯光照明下,放大观看幻灯片的装置)。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而这些照片的载体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胶片”,这时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样受电灯强光、强热照射的胶片,颜色越深的胶片就越能阻隔够吸收电灯所散发出的热量,于是爱迪生把这个发现随手记在了自己的工作笔记中——恰恰就是这个偶然的发现,奠定了早期太阳膜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我们眼前琳琅满目的各种太阳膜仍然都在使用与胶片相同的主要原料Pet(聚酯塑料的一种)作为基础材料,鉴定太阳膜质量优劣的方法也仍然是采用高发热灯泡照射来比对隔热率和透光率。无论是采用那一种工艺生产的太阳膜,它的基本的原理都一样,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世界发明大王”随手记在笔记本上的那一段话。在爱迪生的一生中,诸如这样的小故事不胜枚举,我们不禁感叹,爱迪生的一生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
Ⅳ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电弧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从传统的炭条到金属钌、铬、白金等,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但爱迪生面对试验的一次次失败却没有退却,他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尝试用炭化棉线装进灯泡,接通电源后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
但爱迪生没有满足,他要让灯泡的寿命延长后来他尝试用炭化后的竹丝作灯丝,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于是电灯开始批量生产,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5)爱迪生的发明故事扩展阅读
1929年10月21日,是电灯发明50周年,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庆祝会,德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法国的玛丽·居里等科学家纷纷前来祝贺。
不幸的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当爱迪生发言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8月1日,爱迪生身感不适,经医生诊断,他同时患有慢性肾炎、尿毒症、糖尿病。
Ⅵ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故事:
1、撵出学校:
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
2、亦师亦母:
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
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
3、阅读书籍: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
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
4、研究化学:
1857年,爱迪生开始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他在自己家中的地窖按照教科书做实验,并且经常搞得事故频繁。
1859年,爱迪生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
1861年,爱迪生用卖报挣来的钱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主编的周刊《先驱报》,创刊号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长、记者、发行人,同时也是印刷工人和报童。在爱迪生工作的火车上有一间休息室由于空气不流通,所以没人去那休息成了空房间。
因为爱迪生天天都在火车上奔波,每天很晚才回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爱迪生认为如果把那间休息室改为实验室的话,在返回休伦港的途中,就可以做实验了,在征得列车长的同意后,那间无人的休息室便成为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虽然做实验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时常发生,有一次他的实验室中的化学物品突然着火,造成了损失,列车长一气之下把他的实验器材被扔出车外。
5、第一项专利:
1868年底,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也就是“投票计数器”。
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并且会受到欢迎,但是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爱迪生决定再也不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
Ⅶ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全文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爱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Ⅷ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简短
电灯——光明的使者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
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8)爱迪生的发明故事扩展阅读
成长阶段
电报生涯
1862年8月的一天,爱迪生在火车轨道上救了一位男孩,而那个孩子的父亲是这个火车站的站长麦肯齐,对此非常感激,便传授爱迪生电报技术,在麦肯齐的指导下,爱迪生学会了电报技术并发出了他的第一份电报。
1863年,爱迪生经麦肯齐的介绍,他担任了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但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在1864年至1867年间,爱迪生在美国境内担任报务员,过着流浪似的生活,生活没有保障,期间爱迪生换了十个工作地点,五次是被免职,另五次是自己辞职,足迹所至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纳波利斯、辛辛那提、纳什维尔、田纳西、孟斐斯、路易斯维尔、休伦。
参考资料网络-爱迪生
Ⅸ 爱迪生的故事和发明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利坚合众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1890年组建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其两个主体业务组成了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GE)。
在爱迪生16岁到21岁的5年之中,为了寻找职业,他被迫离开故乡,到处流浪,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是,只要他有一点多余的钱,马上就去买书和实验用品。
有一次,爱迪生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城市里当夜班报务员白天,他在旧书店里买了几十本书,准备下班以后带回家去。
清晨,三四点钟,爱迪生下班回家了。他扛着沉甸甸的一大包书低头走着。夜间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打着大包,走路匆忙,疑心是贼,大声喊他停步。可是爱迪生因为耳朵聋,根本没有听见,还在忽忽忙忙地赶路。警察误认为他要逃跑,举起枪就放,直到呼啸着的子弹掠过他的耳旁,他才站住,并立即卧倒。这时候,警察赶来把他抓住了。
经过盘问以后,警察才知道他是个聋子。再打开包裹一看,里面全是旧书。警察说:“孩子啊,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就白送了一条命!”
1868年的初冬,爱迪生经朋友介绍,到波士顿城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当报务员。这里的报务工作十分繁忙,电报经常大叠大叠地积压着,不能及时发出去。爱迪生想:要是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送两份电报,效率不就提高了一倍?但是,他试验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得到公司经理先生经济上的支持,于是,便日夜钻研起这个双重发报的方法。
他的生活是多么紧张啊!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花在工作上。一天晚上,他买到一部《法拉第全集》。等夜里一下班,他就爱不释手地读起来,从半夜一直读到第二天上午。同屋的朋友问他:“你肚子不饿吗?”爱迪生抬头看了看,摇摇头,说:“人生太短促了,要干的事情那么多,我怎么能不分秒必争呢!”
法拉第的著作打开了爱迪生的眼界,使他得到极其丰富的电学知识。他曾对人说,这是他读的书当中受教益最多的一本。从此,他搞实验的劲头更大了。终于,当春雪还未全部融化的时候,他成功地制造了一架双重发报机。爱迪生的名字开始在报纸上出现了。
穷苦的生活
1869年的一天,爱迪生坐汽船到纽约,想找一份职业。他身无分文,在纽约的第一顿早餐是乞讨来的一杯红茶。
奔波了一天,他总算找到一位朋友,借了一元钱,得到一个歇脚的地方。朋友介绍他到金价交易所的机器房里借宿。在机器房的角落里铺上几个麻布袋。这就是爱迪生的床铺。
交易所里有一架电动金价标示机,能自动显示当时当地的黄金牌价。标示机的枢纽部分就在这间屋子里。爱迪生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他都仔细地研究这架机器。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他到纽约已经三天了,还没有找到职业。他只好每天静坐在机器房的屋角里,两眼注视着那些机械的动作。
当时的美国金融界十分混乱,黄金价格的涨落能直接支配全市的物价,因此金价标示机自然就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偏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金价标示机坏了。报道黄金牌价的通讯联络切断了。顿时,人群潮水般地拥到交易所门前,连叫带骂,吓得管理机器的技师连故障出在哪儿都不知道,急得经理劳斯在一旁直跳脚。这时候,聪明的爱迪生却在一旁沉着地观察着,他已经看出了毛病所在,便插嘴说:“机器里面有一个接触弹簧折断了,掉进了两个齿轮中间。”
劳斯听见有人找出了原因,虽然他并不认识爱迪生,却连忙说:“装好它!装好它!赶快!”
爱迪生赶快拆开机器,按正齿轮,把断了的弹簧取出来。他整整忙了两个小时,机器又正常地运转了。
劳斯非常感激爱迪生,他打听了爱迪生的来历后,马上在一堆化学、物理书旁,对爱迪生进行了严格的考试。劳斯很欣赏这个青年人,发现他不仅对这架机器的构造了如指掌,而且还想了许多改善的办法。劳斯决定雇用爱迪生,负责管理机器的全部技术工作,月薪300元。爱迪生喜出望外,因为他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从此,他就可以买到更多的书籍和实验用品。而且这个工作还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得到发挥。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一种新式的商情报价机,报酬是4万美金。爱迪生没有被金钱引诱去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用全部钱开了一家工厂,一心一意地从事发明工作。
发明家的生涯使爱迪生更加辛苦,他常常日以继夜地工作。他曾经对别人说过:“睡眠是对研究工作的最大妨碍。人反正都有一死,死了以后就可以长眠,所以生前用不着多睡,活着的时候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发明留声机
随着岁月的推移,爱迪生的发明事业也逐渐扩大,1876年他创立了门罗公园研究所。一些重大的发明如炭素电话机、留声机、电灯……都是他在这个研究所里研究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