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战斗机
㈠ 美国为什么要研制新型战斗机
中国第四代(欧美标准:笫五代)战机J-20,俄 第五代T-50的成功试飞让美国感到了威胁。所以在今年年初恢复了于2003年暂停的关于六代战机的研制。
㈡ 我国最新型战机是什么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上,一队飞过天安门上空的中国新型战斗轰炸机FBC—1一下子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漂亮的气动布局和较先进的技术水平一下子为FBC—1赢来了“飞豹”的美誉。当人们还在为“飞豹”的先进技术欢呼雀跃的时候,殊不知在我国西北的一处飞机试验厂里,又出现了一架更为彪悍的重型战斗轰炸机…… 中国最新型的战斗轰炸机“飞豹—III”型是在原机型的基础上,换装了一对和我国歼—11战斗机一样的仿俄AL—31F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7千牛,加力推力为122.5千牛,从以前的最高速度1.8Mach增加到2.2Mach,所以新型机才改大了进气口;同时,新型机增加了空中加油系统,作战半径:从原本的1650公里增加到2500公里(两次加油),最大航程:3300公里增加到5600公里(两次加油),主要武器:两门23mm机炮,12个外挂点。载弹量7000Kg,可挂载两枚近程空对空导弹PL--5B、四枚射程一百二十公里的鹰击八号二型(C--802) 反舰导弹,在对地攻击作战方面,则可携带空对地巡航导弹和航空炸弹,或带两枚“航空核炸弹”。
FB-2000远程重型歼击轰炸机是中国空军明智的选择
随着美国对中国围追堵截日趋平凡,中国领导人感到了战争的压力。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军方领导层明确提出了:“做好打赢局部战争的必要准备,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的空中武装力量,拒敌于国门之外,歼敌于千里之外。”的作战指导思想。 未来战争中,攻击是最好的防备。而担任空中攻击任务的轰炸机正好是中国空中武装力量最薄弱环节。军委领导痛下决心要发展面向21世纪新型轰炸机,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中国的空中打击力量,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选择什么样的机型作为新一代主力轰炸机?成为当时上至军委领导,下至飞行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关心的焦点。其间各部门提出了数十种意见和方案。有提出从乌克兰等国购买现役轰炸机的“短平快”方案;有提出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自主派”方案;也有提出仿制前苏联的TU-26的“仿制派”等方案。 “短平快”购买方案,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整体空中打击力量。“自主派”研发方案,虽然研发机构全力支持,但生产工厂对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能否成功持保留态度。“仿制派”是一个研发机构和工厂都可接受的方案,但军方对仿制的机型是否能够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却持怀疑态度。 例如,当年研发机构曾拿出过J-9等多个研发的战机项目。但是,工厂却因没有参照的样机和资料等原因不愿承接。工厂要求军方保证负担全部开发费用和承包生产出来的产品。工厂担心一旦因设计上的缺陷使战机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没人要的话,十余万人的工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怎样生存?工厂希望仿制已搞到样机和图纸的前苏联MIG-23战机,保证两年左右样机开发成功。而军方认为MIG-23已经落伍,再投入巨大力量仿制不合时宜。而研制军方需要的战机,工厂又没把握。结果导致一系列当时设计较为先进的战机方案流产。 当年,中国没有具有实际作战能力的战术轰炸机,更缺乏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战略轰炸机。中国的国力有限,航空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优先发展一种新型轰炸机。究竟选择战术还是战略轰炸机?又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军委领导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明确提出“先进,实用,稳妥,经济”的八字方针。综合各种因素后将未来新一代轰炸机定位于:远程/重型/歼击-轰炸机。要求具有未来歼击机(战斗机)的自卫能力和格斗能力;具有远程攻击能力;具有大载弹量攻击能力;制造难度小和价格适宜,可大量装备部队的歼击/轰炸两用(一机多型)战机。 为了解决制造难度小和保障成功性。军方将实行了“自主开发”和“引进+联合开发”两条腿走路的万全之策。当时在中国多个机构有多个可行性方案正在紧张进行。时逢中国意外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获得很多正在寻找饭碗的航空专家。其中有前苏联时期下马的T-4MS轰炸机开发人员和参加研制SU-34歼击轰炸机的人员。拿出了较为可行的“T-4MS缩小型”方案和“SU-34放大型”方案。 T-4MS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而SU-34又是“苏霍伊设计局”在SU-27基础上开发(并由SU-32FN改进而来)的一种重型歼击-轰炸机。中国军方看中了SU-34的先进的突防和生存能力,又看中了T-4MS的远程作战能力和巨大的载弹能力。最终选择了取长补短的“T-4MS+SU-34二者结合型”方案。其研发代号为FB-2000型。 由于美国和俄罗斯将未来战机的方向确定为具有低空超音速隐形突防能力上。实际上已经解密和放弃(减少生产数量)现已公布的美国F-22和俄罗斯的SU-34及S-37等战机.再加上当时俄罗斯在国内经济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为了渡过暂时的难关,俄罗斯希望加入中国新一代FB-2000的开发项目中。由于这两款机均是由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再加上T-4MS和SU-34的样机保存完好,特别是在发动机和火控系统方面中国也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的突破。为了确保FB-2000的成功性,中国同俄罗斯(包括部分乌克兰机构)经过多年艰苦谈判,在中俄最高领导的干预下,达成了联合开发FB-2000的合作协议。 FB-2000是中国为了完成向攻防兼备型空军的需要,为了弥补中国空军缺乏远程攻击能力,缺乏新型轰炸机,缺乏加油机和缺乏海外空军基地等薄弱环节,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远程轰炸能力又具有自我防卫能力的远程对地对海双重多用途重型战斗轰炸机(并非战略轰炸机,只能算轻型战术轰炸机)。在俄罗斯拉中国联合开发SU-34时,中国针对俄罗斯苏霍伊经济困境,急需中国在SU-27和SU-30等战机的定单和新项目开发费用等特殊情况下,提出了联合开发FB-2000方案,中国承担主要研发费用,但FB-2000的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而不是向SU-27和SU-30只得到授权组装)。FB-2000比SU-30和SU-34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而且具有机内载弹能力,隐形突防能力和2倍以上超音速巡航能力。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
FB-2000与美俄战斗轰炸机的比较
(1).机体结构动态比较 SU-34B 长 24.0M 翼展 14.7M (鸭翼展6.4M) 高 6.5M FB-111A长 22.4M 翼展 9.72M (16度后掠角) 高 6.1M FB-2000长 25.1M 翼展 13.25M(16度后掠角) 高 6.9M 其中FB-200最大,且翼展面积最大,达65.8平方米。可变后掠翼具有较好的低空突防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2).起飞重量和载弹量比较 机型/最大重量/正常载弹/最大载弹/机内载弹/载油量 SU-34B/34.0T/8.0T/12.0T/0T/9.4T FB-111A/45.4T/9.5T/17.0T/7T/15.0T FB-2000/55.0T/12.0T/20.0T/6T/25.0T 最大起飞重量FB-2000最大,最大载弹量比FB-111大3吨.机内载弹能力比SU-34B大,但比FB-111B小.一体化机翼载油量则最大。 (3).飞行性能指标比较 机型/实用升限/高空速度/海面速度/作战半径/转场航程 SU-34B/15000M/M1.80/M1.10/1500KM/4000KM FB-111A/16800M/M2.20/M1.00/3000KM/7500KM FB-2000/18000M/M2.20/ M1.00/3000KM/7200KM 只有FB-2000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带副油箱航程为8500M。 (4).动力系统比较 SU-34B:AL-35F(2X137千牛) FB-111A:TF30-P3(2X93.2千牛) FB-2000:AL-37/41(3X142或3X196千牛) 换装AL-41F后,FB-2000最大过载为+7G.其中第三台发动机是专门用于超音速巡航的专用发动机(其试验机仍采用为AL-37)。 (四)FB-2000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联合开发FB-2000的方案正在紧罗密布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国空军要正式装备FB-200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1).解决FB-2000发动机国产化问题,完成研制超音速巡航发动机。(2).解决FB-2000主要火控系统的自主开发和升级换代能力。(3).解决FB-2000采用的等离子隐形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4).解决FB-2000所需材料国产化能力。(5).解决FB-2000配套武器系统的国产化和更新换代能力。
㈢ 美国最新型的战斗机型号是多少
美军研制最新型战斗机是F35
是美国空军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也是除美国的F-35以外目前唯一面世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21世纪初的主战机种。它的任务包括:夺取制空权,向美军作战提供空中优势,在战区空域有效实施精确打击;防空火力压制和封锁、纵深遮断,近距空中支援。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F/A-22飞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特性是:采用全隐身与气动综合布局、持续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过失速机动、短距起降、先进的机载设备和火控系统与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F-35闪电II攻击战斗机
美国的F-35有“世界战斗机”之称。3年前,美军的“通用低成本轻型战斗机”和“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新战机理念在洛·马-诺·格公司联合研制的X-35上初现,美军便选中它并命名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JSF)。它的研制费用将达绝对空前的2000亿美元,世界上还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亦超过45亿美元。预估市场有4000架需求意向,这令世界传媒惊疑。
高新技术汇聚的F-35
众多高新技术在F-35上汇聚,将使F-35挂上“世界最先进”的光环。F-35的电光瞄准系统(EOTS)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它包括一个第3代凝视型前视红外(FLIR)。这个FLIR可以在更远的防区外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探测和识别。EOTS还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
基本资料
机员数 1
生产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造价 F-35A: 4800 万美元/架
F-35B: 6200 万美元/架
F-35C: 6300 万美元/架
机身尺寸
长 50呎6吋 15.37米
翼展 35呎0吋 10.65米
高 17呎4吋 5.28米
重量
负载前 26,000磅 12,000 公斤
负载时 44,400磅 20,100公斤
最高离陆重 60,000磅 27,200公斤
动力
发动机 1× Pratt & Whitney F135 afterburning turbofan
推力 28,000磅 128千牛顿
飞行表现
最高速度 1,200英里/小时 1,931公里/小时
作战半径 690 英里(内置燃料) 1,110公里
巡航半径 1,400(内置燃料)英里 2,200公里
武器系统
机枪 1x GAU-12/U 25 mm 机枪
导弹 对空:AIM-120,AIM-9X,AIM-132,MBDA Meteor
对地:JDAM,JSOW,SDB,WCMD,HARM
F-35闪电II(Lightning II)攻击战斗机(在开发时称为联合打击战斗机 Joint Strike Fighter,简称JSF)是美国的一款由洛克希德
㈣ 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是什么型号 有具体介绍吗
F-22猛禽战斗机
F-22猛禽(Raptor)是美国研制的还未装备部队就引起世界轰动的一种新型战斗机。美国空军希望凭借少量的F-22抗击一切敌机,取得制空权。美国方面称其为制空(AirDominance)战机。
早在1981年,美国空军就决定研制更先进的战术战斗机取代F-15。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第1架F—22(编号4001)在1997年4月9日首次亮相,被赋予官方名称猛禽(Raptor)。该机在1997年9月7日首次试飞成功。`
F—22战机乘员1名,全长18.92m,全宽13.56m,全高5m,空重13636Kg,最大起飞重量27273Kg;超音速巡航时飞行速度1590km/h,高空最大飞行速率2335km/h,海平面最大飞行速率1482km/h,升限为15240m。
武器系统:1门M61A220mm火神5管机炮,备弹480发。主武器舱可携带6枚AIM-120C主动雷达导引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或者以2枚430Kg级的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取代4枚AIM-120C导弹;侧方武器舱左右各携1枚AIM-9响尾蛇导弹。外部另有4个挂点,可携带其他的武器或副油箱。 使用的材料:F—22是美国战斗机中使用钛合金与复合材料最多的机型。其中钛—64合金约36%、热定型复合材料约24%、铝合金约16%、钢约6%、钛—52222合金约3%、热塑复合材料1%多些、其它约15%。F—22机身蒙皮全都是高强度、耐高温的BMI复合材料。新研究开发的高强度钴—62222合金,初问世就用在F—22上。主起落架使用Airmet100钢材。武器舱门与起落架舱门使用热塑复合材料。除了新材料之外,还有新的制作流程和环保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制品尺寸精确度与齐一性,并减轻这些制品的重量。许多零组件甚至还考虑到制造过程与使用期间的环保问题。
主要战术性能:一是由于通信雷达设备先进,它能抢先发现敌机;二是由于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电子干扰能力,能偷偷接近敌方而不被发觉;三是由于武器装备精良,射击精度高、弹药杀伤力大,具有压倒式的杀伤力。
优越的整体战术性能,首先主要当归功于电脑的运用。以1969年的登月小艇为例,它的电脑只有37KB记忆体,每秒10万次运算。F—22的主任务电脑“通用整合处理机”(CIPCOmmonInte?gratedProcessor)记忆体可达300MB、每秒运算105亿次。两者相比,记忆体增加约1万倍、运算速率增加约10万倍。
F—22电脑系统最重要的是它的软件设计能够把大量复杂的资料整理成简单、易懂、明确的信息。飞行员不必读取许多仪表、显示器的数据与文字显示,来决定战术行动。这些都是由电脑软件取代了
其次是隐形手段的综合使用。有几种基本方式可以达成“偷偷接近”敌方而不被发现。一是传统的利用视线死角、云层、阳光等等;另外是借重隐形技术;第三当然是综合使用两者。F—22显然是要采取第三种方式。所谓隐形就是要在雷达、肉眼、红外线与声音四方面都使敌人极难以观察到F—22。
第三是使用新型的发动机。F—22使用2个F119—PW—100涡轮扇发动机,在使用后燃器时每个推力可达156Kn(350001b),即使不用后燃器推力也在F-15与F-16战斗机发动机有后燃的111.2-129Kn(25000-29000Ib)推力范围之上。装备这种发动机可作无后燃超音速巡航,F—22维持在Mach1.4以上的巡航速率,这有助于增加作战航程、缩短前往交战空域的时间,也有助于迅速撤离战场。 第四是F—22内载与外挂武器均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
F—22无疑是目前美国空战的王牌,但也有2个主要方面的潜在问题值得研究。首先,少量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是颇为局限的,而且也是有懈可击的。其次,不论F—22如何先进,它与任何其它飞机具有一样的弱点,当它停在地面上的时候,一颗手榴弹就能够摧毁它。如果机场安全不保,它就会随之毁灭.
F22是美军最新一代战斗机,虽说现在还没有成建制服役,但引来的动静不小。有人把F22归结为低可见度、超音速巡航、战场信息技术和高机动性。有人争论说,F22的机动性不好,不如SU27/37,甚至J10。正好5.1放假,本人也就来聊聊,纯粹的技术探讨。
首先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现代空战还是类似于越南上空的“狗斗”。相互咬尾,然后在2000米内用cannon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战斗在假定的台湾海峡空战中很少真正出现,因为中距空空导弹的出现,加上全向红外导弹,使得双方真的冲到面对面的机会不多,大多会被导弹击毁。只有双方对头过后,才谈的上进入缠斗。但是由于双方都是多层次的多机,冲过头的飞机会被另外的战机用导弹击落。所以说,在正面冲突中进入缠斗的飞机会有,但是数量上不是起到对争夺制空权的绝对作用。
F22正好是在上述情形下有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中距饱和攻击之后,可以应用其极灵活的机动性做个超音速掉转,在后面的飞机掩护下迅速脱离战场。
大机群作战,协调和对战场的感知问题很重要,作为作战体系,SA(situationawareness)就是F22的另外一个重点。F22的SA是另外一个优势。F22利用小区广播技术,可以实时和其他F22、预警机,在F22上自动集成所收集到的信息。并且机上电脑会对目标进行智能评估,谁是已经被同伴锁定、攻击,谁是最有威胁,总之老美在这方面的越南经验使得他们研究的很细致。有的网友说,打掉预警机,是个好主意是这些空中老大们斗躲在战斗机的后面,而且一般会有一架战斗机护航。所以,我们的飞机冲过去打,根本不现实。你能冲过去,就说明你已经消灭了几乎所有的战斗机,这样等于没有起到使敌机群制盲的作用。还有一种方法是远程空空导弹,400公里的射程,会导致制导方面比较容易被干扰,这种技术很不成熟,况且应对这种威胁,老美使用的是高能激光进行自卫,这就是为什么在747机头上安装激光的本质原因了。没有预警机的情况下,F22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系统上的优势,分享来自其他F22(主要是后面,在我方射程之外的)和其他基站的,比如F18的,军舰的,地面雷达的等等信息。至于说全波段干扰,我只能说出这个主意的网友没有学过物理学吧。
进入缠斗,是F22最不希望的一种情形。并非F22不适合缠斗,只是因为它的最大优势不在这里。实际上,由于老美在矢量推力(老美在90年代中期就给以色列的F15/16装上了轴对称矢量推力,来验证效果)、推进机体的一体化、自适应控制系统使得F22的机动性,敏捷性(简单的说敏捷性是机动性的导数)有了飞跃。F22的60度仰角是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可以横滚,可以用来机头指向,更重要的是那是在典型对空作战的挂载下。而SU27的所谓110度,是在没有挂载、油箱半油,而且是不可控制的眼镜蛇机动中表现出来的,几乎不能说明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眼镜蛇是SU27的一种气动外形带来固有反应,一旦动作开始不能中途退出、改变。实际上SU27的仰角仅仅在27度左右,它的确是一种机动性比较好的大型战斗机,但是也仅仅是在第三代中比较好而已。至于三面翼,有人说它可以构成一个类似的柔性面,估计这也只是一种想象。这种布局加上矢量推力,看上去操纵面多,实际上对高度静不安定飞机而言是一种浪费,对于老式战斗机也许还有用处。
实际上美国也承认即便是F22,在进距离对抗装有全向红外导弹和瞄准头盔的J7的时候,不会有太大优势。不是机动性不好,只是因为对于可以做40G的导弹而言,任何有人驾驶的飞机的机动性都是枉然。老美正在积极研制无人战斗机,到时候,进入缠斗的仅仅是一个会飞的服务器。
另外F22的电传有智能重构的自适应的功能,加上关键部位的装甲,使得系统有足够的冗余。有很大的被弹强度,相比之下,SU系列就差远了。不是说我们的飞机不能带伤返回,只是说美国人的更好。实际上美国人正是研究了那些带伤返回的现象,才开发的自适应控制。你命中它,可能只是系统性能下降,但会让飞行员向往常一样驾驶,而不是一下掉下来。
说到各种气动技术,各种可能性,老美其实都早于苏联人进行了验证,X29验证了前掠翼技术、F15MST验证了三面翼和推进控制一体化技术,以及矢量推力。X31验证了鸭翼技术和矢量推力整合。早在90年代中期,以色列的F15就有轴对称矢量推力,实际上很多技术只是老美作为技术储备,并以此位基础,进一步成熟化,并非是俄罗斯领先。
说到J10,确实是一大飞跃,是我们走向自主设计、研制战斗机的飞跃。这种飞跃是自己比自己,实际上J10只是比台湾的F16略强,基本上和mirage2000差不太多。实际上,战斗机的技术涉及到很多分支领域,是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体现,设计是一回事,制造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发动机一直是弱项,其实上主要是自动控制和材料工艺。早在90年代早期,美国GE的E88节能核心机的涡轮前温度就达到1550K,这是俄罗斯现在的发动机都做不到的。这涉及到C/C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气膜冷却等技术,而目前。俄罗斯还停留在使用高温合金。
事实上,F22确实是普通意义上最好的战斗机,拿SU37和J10和它直接比较没有意义
㈤ 中国还有什么新型战斗机
我告诉你,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啊!
中国一汽J-20
已经成功试飞!
1辆在西安做地面静立实验,1辆在成都测试航电,3架在沈飞试飞
配置:
1亿美元豪华精装修版:60平米使用面积,3发核动力!ABS防抱死,纯桃木内饰,41个安全气囊,配备3上1下24寸液晶宽屏,奔四双核,送阳台露台
一辆J-20可以锁定10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50个最有危险的目标
一辆J-20可顶50辆F-22!
美国军方发言人寇尼奇瓦-思密达上校15号发表声明表示:
中国成功试飞J-20表示中国空军已经全面进入第8代战机,这将严重影响美国在东太平洋的利益
中国飞机制造业领先美国50年!
同时波音公司表示愿与沈飞共同研制大飞机项目
㈥ 最近中国有哪些新型战斗机
尖20,11年首抄飞,去年开始在航展公开露脸袭,现在在空菌做评估测试。虽然,各个煤体砖家评论节目把尖20吹上了天,不过,即使是3代机的发动机、3代机的加工工艺、3.5代机的雷达、3.5代机的机身,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数据的上号的先进战机之一。另外还有一个叫尖31,这个是在竞争20号☞计划战机☞项目的落败方案,目前正在打算外销,不过应该很难打开市场。还有就是外购的苏35,去年底交付了第一批次。当然,尖15、尖16(类似苏30)、尖10B也算新型号,毕竟是最新改良产品。
㈦ 中国目前最好的战斗机是什么
J-10
作为中国独立研发成功的第一型高性能,现代化战斗机,J-10在激起军事发烧友极大热情的同时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评。其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相持不下;前者往往倾向于夸大该机的作战能力,而后者则以造价过高,技术过时等理由对其大加抨击。那么事实究竟如何?J-10在世界战斗机之林中的真实位置在哪里呢?
首先让我们对目前世界战斗机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下概括:
战斗机按照体积/重量可分为两大类,即重型战斗机和轻型战斗机,前者以F-14,F-15,F-22,和Su-27/30系列为代表,后者以F-16,F/A-18A/B/C/D,EF2000,J-10和阵风为代表。重型战斗机往往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不惜血本地来确保尽可能强大的作战能力。事实上,直至今日也仅有F-15,F-22,和Su-27/30系列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昂贵的钛合金构件。重型战斗机因价格昂贵而装备数量有限,轻型战斗机一般用来补充重型战斗机数量的不足,执行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的任务;例如F-16在问世之初毫无全天候,超视距作战能力,仅被用于昼间视距格斗和目视投放非制导炸弹。欧洲国家受到国力的限制,无力负担美国高/低(重/轻)搭配的战斗机组合,被迫以单一型号完成多种任务。国力较强者(英,法,德,意)研发了EF2000和阵风这样的“重型化”轻型战斗机,而国力较弱的瑞典则研制了价格更为低廉的JAS-39,该机和中国大陆/巴基斯坦的JF-17,台湾的IDF,韩国的F-50(设想的T-50战斗机版本)同属超轻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在作战半径,雷达功率,载弹量,改进潜力等方面均有轻型战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将重型战斗机如F-22和Su-27/30系列和轻型战斗机如J-10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
与其它轻型战斗机相比,J-10的性能是颇为优秀的。根据已有资料推算,在空战载荷(1/2内部燃油,4空对空导弹)下,J-10的翼载荷小于300千克/平方米,推重比接近1.2。虽然这个推重比低于EF2000和阵风的推重比,却不输于大部分F-16,F/A-18A/B/C/D的推重比,J-10的空战翼载荷则与EF2000和阵风极为接近,大大低于F-16,F/A-18A/B/C/D的空战翼载荷。由此推断,J-10的亚音速加速性能当与F-16,F/A-18A/B/C/D相近,略逊于EF2000和阵风,亚音速机动性和敏捷性与EF2000和阵风相当,优于F-16,F/A-18A/B/C/D;超音速加速性能,冲刺速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与EF2000相近,优于其它型号(大后掠角三角翼,低翼载,可调进气道均指向优秀的超音速性能)。
那么与F-35这一隐形战机相比,J-10是否还有一搏呢?
一个没有被广泛地认识到的事实是,F-35并不是严格定义上的战斗机,将其称为轻型轰炸机更符合实际情况。F-35的设计思想来源于美国空军对近距对地支援战术的研究,其设定作战环境是大规模重装甲军团的交战前沿,设定作战对象是在机动野战防空系统掩护下运动的装甲部队。因此F-35并不强调空战性能,其飞行性能与F-16,F/A-18A/B/C/D相比毫无提高,最大速度还有所下降(从F-16的M2.0和F/A-18A/B/C/D的M1.8降到了M1.4),原因很简单:近距对地支援并不需要超高的空战性能,速度过高将使飞行员无法有效观察地面情况。同样,F-35的设定作战环境对其隐形性能的要求是有限的;由于美国空军并不要求F-35穿透纵深防空体系,F-35的雷达隐形被设计成只在I/J波段有效,即能有效地对抗战斗机火控雷达和机动野战防空系统雷达;在波长更长的分米波波段,如KJ2000的L波段和S300BigBird雷达的D波段,F-35的雷达隐形能力是大打折扣的。此外,与F-22一样,F-35在红外波段是不隐形的。J-10从而可由预警机或高性能地面雷达引导,或使用被动射频传感器定位,来接近F-35;一但距离靠近到数十千米F-35的雷达隐形将无法击败J-10的火控雷达。尽管F-35的雷达隐形将给主动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造成问题,被动射频制导(反辐射)和红外制导导弹却丝毫不受影响,而俄国R-27和R-77系列超视距空空导弹均有反辐射和红外制导型号,给PL-12配备这类制导系统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困难。由于F-35的速度较慢,在与J-10交战时主动权将在J-10一方,而F-35既无力追击全速撤退的J-10,也无法避免与向其扑去的J-10交战。
J-10的机载电子系统和武器装备确实与西方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毕竟当新型西方战斗机已开始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时J-10依然在使用常规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然而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是极快的,在一架战斗机的服役期内将经历数次电子设备升级,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将使J-10在机载电子系统方面迅速赶上西方先进水平。因此批评第一批生产型J-10的机载电子系统技术过时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至于武器装备,不仅和机载电子系统一样能不断升级,而且只要有效就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事实是美国空军大部分机载武器都是越战时期和1980年代开发的。
J-10的早期生产型价格较为昂贵是必然的,原因如下:
1。生产企业必须收回研发费用和生产线建设费用2。生产线不成熟,效率不高随着生产线的不断运行,总产量的日益增加,研发费用和生产线建设费用的收回,生产技术的成熟,生产效率的提高,后期生产型的价格将大幅度下降。由于J-10不象Su-27/30那样大量使用昂贵的钛合金,使用一台而非两台发动机,零部件总数少得多,后期生产型J-10的单价将大大低于J-11的单价。这一点美国的F-15/F-16生产历史可充分证明。中国空军庞大的J-7,Q-5机群正在迅速老化,除双三角翼的新J-7是1990年代以来生产的以外均年事已高(Q-5在80年代后期便已停产),迫切需要大量新型战机。新的进攻型导向也要求装备高性能,多用途战斗机。因而大批量生产J-10(中国空军最终可能需要1000架)是绝对必要的。J-10与J-11发动机的通用性将有效地简化后勤保障。
概括起来,J-10不是特别先进,但在总体设计上与欧洲最新型战斗机不相上下。它虽无力与F-22对抗,却足以击败F-35(假定对抗双方均拥有预警机)。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单价将大大低于Su-27/30/J-11。将其称为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单发战斗机并非夸大其辞。
㈧ 中国新型战斗机与美国新型战斗机相比
暂时没法比,最少三十年。
㈨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战机就是歼10战斗机,歼10的性能及装备特点: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认为它将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预计2010年以前投入现役。
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幼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幼狮”的中国翻版。
歼-10性能参数估计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机高:5.3米,后掠角50-52度,翼面积40平方米,垂尾面积8.4平方米,推力122千牛顿,高空的最大速度:2.0马赫,低空最大速度:1.2马赫(1473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载弹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于1.1。外挂11个(机身下5个,每侧翼下3个),外挂副油箱最大4100升(1500×2、1100×1)这些数据表明,歼-10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况计算出最佳控制量,并把控制信号送往舵面操纵系统,再调整飞机姿态。这样既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又充分发挥鸭式飞机机动性,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冗余度和生存能力。
F-22猛禽(Raptor)是美国研制的还未装备部队就引起世界轰动的一种新型战斗机(现已装备)。美国空军希望凭借少量的F-22抗击一切敌机,取得制空权。美国方面称其为制空(AirDominance)战机。 早在1981年,美国空军就决定研制更先进的战术战斗机取代F-15。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第1架F—22(编号4001)在1997年4月9日首次亮相,被赋予官方名称猛禽(Raptor)。该机在1997年9月7日首次试飞成功。` F—22战机乘员1名,全长18.92m,全宽13.56m,全高5m,空重13636Kg,最大起飞重量27273Kg;超音速巡航时飞行速度1590km/h,高空最大飞行233速率5km/h,海平面最大飞行速率1482km/h,升限为15240m。 武器系统:1门M61A220mm火神5管机炮,备弹480发。主武器舱可携带6枚AIM-120C主动雷达导引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或者以2枚430Kg级的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取代4枚AIM-120C导弹;侧方武器舱左右各携1枚AIM-9响尾蛇导弹。外部另有4个挂点,可携带其他的武器或副油箱。 使用的材料:F—22是美国战斗机中使用钛合金与复合材料最多的机型。其中钛—64合金约36%、热定型复合材料约24%、铝合金约16%、钢约6%、钛—52222合金约3%、热塑复合材料1%多些、其它约15%。F—22机身蒙皮全都是高强度、耐高温的BMI复合材料。新研究开发的高强度钴—62222合金,初问世就用在F—22上。主起落架使用Airmet100钢材。武器舱门与起落架舱门使用热塑复合材料。除了新材料之外,还有新的制作流程和环保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制品尺寸精确度与齐一性,并减轻这些制品的重量电脑。许多零组件甚至还考虑到制造过程与使用期间的环保问题。 主要战术性能:一是由于通信雷达设备先进,它能抢先发现敌机;二是由于有较强的隐蔽性(影身性能)和电子干扰能力,能偷偷接近敌方而不被发觉;三是由于武器装备精良,射击精度高、弹药杀伤力大,具有压倒式的杀伤力。
可以肯定的是,在目前,F22是最好的。歼10只能说是中国国内最好的,很明显,歼10属于第三代战机,而F-22应经是第四代战机,歼10确实和先进,但是和F-22比就差多了, 使用的材料:F—22是美国战斗机中使用钛合金与复合材料最多的机型。其中钛—64合金约36%、热定型复合材料约24%、铝合金约16%、钢约6%、钛—52222合金约3%、热塑复合材料1%多些、其它约15%。F—22机身蒙皮全都是高强度、耐高温的BMI复合材料。新研究开发的高强度钴—62222合金,初问世就用在F—22上。而歼10是绝对不具备的,因为这种材料美国根本不提供出口。而且F-22的电脑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速度上,F-22可以飞到1590公里/小时,比歼10的1470公里/小时快多了。所以说,除了火控系统尚可一拼,别的方面,歼1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