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货币

创造货币

发布时间: 2020-11-24 18:24:07

① 请问什么是货币创造,举例说明派生的创造过程

通俗讲就是你用十万买了房子,这货币你已经用了,没钱了,但是你又抵押贷款十万,相当于你有二十万,只是其中十万是实物形式,另外十万派生的,还有公司用票据做贴息贷款等等,这社会货币创造的人是富人,呵呵,普通百姓懂得少,用的更少.经济学讲这个,不是学者的话,知道个大概就行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存款。一般为现金。派生存款:由原始存款派生出来的,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所创造的存款。(一般不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高手啊,帮帮忙吧!

② 现代货币的创造原理是什么

两个层次,一是存款货币的创造,二是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铸币的需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1.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

2.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 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
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2、现金进入流通3、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
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1. )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2. )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准备存款的途径: ⑴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 ⑵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⑶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
(3. )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⑴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⑵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4.)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

③ 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

银行制造货币的过程其实是通过不断的存款贷款过程,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专供应量的。举属个简单例子:设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甲在A银行存了10元。A交给中央银行准备金1元,然后将9元贷出去。然后这9元会通过流通再投资等过程到乙手中,乙再将钱存到A,A留下0.9元准备金,再将8.1元贷出。如此循环,到最后相当于流通的总货币由最初的10元变为了10/0.1=100元。当然这个例子是简化了的,比如乙可能有部分现金保留在手中沉淀下来退出了循环体系,或者没有存入A银行而存入B银行,这都不会影响本质结果的。但是以托宾在代表的新货币主义学派对此提出异议。建议阅读货币银行学的书籍。

④ 货币创造的定义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

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

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

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

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

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 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

………………

⑤ 存款货币的创造

设在法定存款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甲公司将1000万现金存入A银行,A银行留下专10%的法定准备属金,其余款项贷给乙公司,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 资产 负债 法定准备金 100万元 存款(甲公司)1000万元 贷款(乙公司)900万元 合计1000万元 合计1000万元 当乙公司得到900万元贷款后,向丙公司支付货款,丙公司将这900万元存入B银行,B银行留下法定准备金后,其余又全部贷给丁公司,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 资产 负债 法定准备金 90万元 存款(丙公司)900万元 贷款(丁公司)810万元 合计900万元 合计 900万元 丁公司得到810万元的贷款后,又付给戊公司货款,得到货款的戊公司将这810万元又存入C银行。。。 商业银行就是以这种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方式创造了货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每发放一次贷款,存款货币就扩大一次。

⑥ 什么是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存款储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可以把民众的存款储蓄到中央银行,从而获得利息,从而具有了创造货币的职能。

⑦ 银行创造出的货币是指什么、

银行制造货币的过程其实是通过不断的存款贷款过程,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应量的。举个简单例子:设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甲在A银行存了10元。A交给中央银行准备金1元,然后将9元贷出去。然后这9元会通过流通再投资等过程到乙手中,乙再将钱存到A,A留下0.9元准备金,再将8.1元贷出。如此循环,到最后相当于流通的总货币由最初的10元变为了10/0.1=100元。当然这个例子是简化了的,比如乙可能有部分现金保留在手中沉淀下来退出了循环体系,或者没有存入A银行而存入B银行,这都不会影响本质结果的。但是以托宾在代表的新货币主义学派对此提出异议。建议阅读货币银行学的书籍。

⑧ 货币是谁创造出来的

谁创造了钱?(货币)
我们知道,自然创造了自然,自然还创造了人类,人类又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还创造了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但是,我们在所有的现有理论和科学中,没有找到是谁创造了货币这个问题,因为钱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钱我们上不了学,没有钱我们无法医病,没有钱我们无法生产,没有钱我们不能劳动,没有钱我们甚至无法生存。既然钱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不研究钱呢?
一、 货币是一门特殊科学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范畴和使用价值,例如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天文学,等等。惟独货币不知道属于什么科学,在经济学中,研究的是生产和交换、消费的关系问题。几乎没有专门研究货币的科学,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货币的作用是如此的重要,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我们为何不研究货币,就象上帝一样,上帝是造物主,因此,就有《圣经》专门研究上帝,有人认为有研究货币的科学,叫“货币学”,这个货币学实际上只是研究货币现象的,并没有研究货币的本质。
为什么说货币是一门特殊科学?
首先,货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现象,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因为有了货币,人类社会才具体表现了出来。
第二,货币是社会管理的媒介和手段,我们知道,社会管理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只有通过货币才得以具体的管理。
第三,人类社会由人和劳动、物质资料、精神资料所构成,货币则完全代表了他们的存在。
第四、货币是人类社会具体的抽象,因为人的劳动是一个看的见却摸不到的存在,有了货币则完全把人的劳动具体化。
第五,货币既是社会的具体表现,又是具体的数字数量。通过货币的数量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规模,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具体数量。
第六,货币是政治、法律和经济的综合体现。
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劳动和生活中几乎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为了使一些企业因为债务而倒闭吗?是为了让许多人贫穷的没有学可上,不能就医,不能工作,就是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吗?显然不是,恰恰相反,它是为了帮助人类社会消灭贫穷和落后的,可惜的是我们人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二、 货币的科学性是通过具体的经济职能完成的
货币的职能似乎我们都知道,其实不尽然。我们在这里就不介绍西方国家的研究理论,我们只是从客观现实中作一些分析,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如下职能:
统治国家经济的手段,管理国家的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这是货币的宏观职能。在经济手段中还有如下的具体职能:分配手段、生产手段、统计手段、核算手段、消费手段,交换手段、借贷手段、积累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些手段都是客观的,这是货币的微观职能。
因为这些职能是非常客观的,我们就不再做进一步的说明。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没有完全弄明白货币的这些职能,在西方国家开始只是认为黄金才是唯一的货币代表,这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西方人在现实经济管理中发现了这个错误,从而也纠正了这一错误,金本位制改成了其他本位制。但是,没有修正货币理论定义。
我们应当在我国古代的文明中研究货币的形态,中国自开始所使用的货币就是青铜币,后来还有纸币,例如银票等。我们对货币的经济形态的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就我们所知,货币的经济形态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历史形态、经济形态和表现形态。
历史形态还分:一般货币、国家货币和世界统一货币;
经济形态分:生产货币、消费货币和货币符号;
表现形态分:纸币和硬币,还有现实货币(现金)和信息货币。
由此可知,西方国家所认识的货币只有一般货币和硬币之形态,金银币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对国家货币和世界统一货币几乎没有认识,因为世界货币和世界统一货币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关分析和解释请参考《国际货币逻辑学原理》一书。
三、 谁创造了货币、货币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这同样是个客观问题。是人类社会创造了货币,而又是有国家政府具体管理和发行的。这也就是国家货币的具体职能。
国家发行的货币实质是货币符号,也就是没有具体的物质内涵和精神资料内容,当货币符号进入生产领域,它就成了生产货币;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了消费货币,其中是:分配手段、统计手段、核算手段、交换手段、借贷手段、积累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一系列职能的综合表现。
生产货币不只是一个概念,是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劳动工资所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货币中发生了相应的物质资料,还有商品资料,流动资金和劳动工资的综合作用下商品资料被这样创造了出来。其后。劳动工资是唯一进入消费领域的货币,还有被制造出来的商品;二者再经过交换之后,又以销售收入的形式重新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下一次的流通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符号本来没有物质价值,当进入生产领域之后则变成了商品和消费手段。这也是货币的经济形态即职能。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的说明一点,就是货币的运动是经历无价值和有价值的转换过程。国家发行的只能是货币符号,也就是无价值货币,当分配到企业之后进入生产领域,从而一分为二,商品资料和劳动工资即消费手段。
国家就是这样创造货币的,货币也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特别强调的是:西方国家所采用的税收制度和方法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理论根据是:货币符号和物质货币概念的混淆,国家是货币符号的创造者,反而有征收自己创造的货币符号,这是逻辑的错误。这也是造成一些国家经济贫困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一些国家经济贫困的现象,不是因为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缺乏,而是因为没有钱,造成了一些人没有钱上不起学,就不起医,等等,因此也就发生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失业,等等。
货币科学和文字科学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有了文字科学,人类的思维和科学才得到极大的发展,因为有了货币,人类社会的经济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使之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只是在一些国家,货币不但没有使之发达强大,相反,却导致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这是货币造成的吗?

⑨ 什么是货币创造

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