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造
❶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指进入创作主体体验和实践范围内并同创作主体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部分客观社会生活。创作客体的特征是:对象性、客观性与审美性。对象性又称相关性,作家的创作对象不可能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只有与作家发生审美对象性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生活,才能成为作家的创作客体。
❷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指进入创作主体体验和实践范围内并同创作主体发生审美关系版的那一部分客观社会生权活。创作客体的特征是:对象性、客观性与审美性。对象性又称相关性,作家的创作对象不可能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只有与作家发生审美对象性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生活,才能成为作家的创作客体。
❸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因为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作品由他创作,体现他的思想感情。作品只不过是展示他的内心世界的工具,我们看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他是主导
❹ 艺术发现在文学创造过程中有什么意义
首先,明确它的定义。艺术发现是指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的一种内无意识的审美容趋向,它通过对外在事物进行审视,从而领悟到一种独特的“事物”和感受。
然后,说明它的作用: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艺术发现强调的是一种顿悟,它通过独特眼光进入深思,发现外物的某一点与心灵契合,它并未改变原先事物,而是观察创造出了新事物,是文学创作构思过程(文学创造的过程大体有发生、构思、物化三个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要的前提准备
❺ 文学创造的本质规律是什么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生产,是人与世界即主客体间的特定关系的反映。因此,要理解文学创造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必须科学地理解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相关联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❻ 文学创造中的形式创造应遵循什么原则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❼ 1.为什么文学创造既要表现“个别”,又要 显现“一般”,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个别”往往是由很多个“一般”来烘托出来的。
❽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精神生产呢
1. 精神生产p.100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2. 艺术生产p.99
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劳动”,后来马克思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
3. 文学创造的客体p.110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所谓“社会生活”,就是人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结成的现实关系和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4. 文学创造的主体p.117 118 119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5. 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p.122
文学创造中,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
6. 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p.123124
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作家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地受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势,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和制约。而进入具体创造过程中,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甚至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
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
7. 符号p.103
符号是标示事物的代码,例如文字、语言等。
8. 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根本目的p.102
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
9. 物质生产p.99
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10 文学创造p.97105
文学创造实质上就是文学生产。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11 社会生活p.110
所谓“社会生活”,就是人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结成的现实关系和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12 整体性的生活p.112
所谓整体性的生活,是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13 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p.113
所谓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指的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的生活,即富于诗意的生活,如社会美、自然美。
14 生活的旁观者p.116
即与现实无利害关系、无须理会对象功利价值、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审美者。
15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p.121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❾ 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叙述其文学创造过程。(文学理论题,最好长一点)
兄弟咱们应该是一个班的,我感觉这个问题一时不能有答案😭😭还是自己加油吧,不过如果你找到了记得发我一份哈😜😜
❿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诗人和作家,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什么
诗人和作家是主体,他们笔下的文字就是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