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如何培养创造思维

如何培养创造思维

发布时间: 2020-11-24 18:48:22

Ⅰ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幼儿创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儿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开展幼儿创造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幼儿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树立幼儿教育观,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最佳时机,结合幼儿思维特点,在各领域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下面我就来谈一下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创造性思维。1.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添画(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拼画(正方形、半圆形、房子等)、变画(主题画、诗画、粘贴画、美工等),而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像不像,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不局限于老师的范例,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在活动中,主张先让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再加以指导,这样幼儿的画会充满童趣。2.在语言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语言活动是幼儿展开五彩想象翅膀的天地。我们通过仿编诗歌、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在大班幼儿仿编诗歌《你喜欢夏天吗》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鼓励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夏天,体验夏天的特征,最后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东西仿照原诗歌里的句式框架表达出来,这时幼儿的想象就特别丰富:“我喜欢夏天扇形的树叶,可以扇风,很凉快”;“我喜欢小鱼和水”;“我喜欢在夏天里跑步,因为夏天没有风,可以跑得快”;我喜欢夏天的蜗牛;我喜欢夏天穿裙子;我喜欢夏天的水果,因为夏天的水果特甜……教师把幼儿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发言极其丰富,无不闪烁着创造的火花。3.在科学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来的垃圾箱联想创作,有的幼儿给垃圾箱画上了提示器,看到谁丢垃圾,就会提醒他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有的幼儿给垃圾箱安上了摄像头,要是谁乱丢垃圾,就会把他拍摄下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才能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心,都可以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引发物,从而培养幼儿联想的兴趣和习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在健康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中,因为动作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幼儿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创造力发展最大的时机,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思维的灵活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激发。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呼吸、脸色、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活动量和运动时间进行调控,只有科学地安排运动过程才能起到健体强力,又能促进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二、教师为孩子创设创造性空间。1.积极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中,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以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当幼儿的离奇想法超越客观现实时,教师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幼儿,或者去否定他们,而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看到一幼儿把苹果画成方形,教师问幼儿“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那你为什么画成方的?”“我喜欢方的,方的不会滚下来。”此时教师当即表扬该幼儿善于开动脑筋,并鼓励他以后做个农业科学家,培育出方形的苹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并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欲望,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探索和思考。2.允许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并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思维的创新。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3.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幼儿不可能通过画一幅画或拼贴一张图就能得到足够的体验。他们需要继续操作材料,不断发展其思维和情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或离开表现材料的活动。当幼儿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进行有效地评价能起到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造活动的作用,使幼儿更热心于这种活动。但教师如果试图通过猜测幼儿正在创造什么,或者要求幼儿为其创造的东西命名,以此评价幼儿的创造性产品,是非常失败的。这是因为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往往不能十分仔细地考虑自己通过这些材料要表现什么,尽管他们试图这样创作,可能任何人都不认识它。教师要求幼儿给自己作品命名的另一个错误是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儿的作品上,而不是重视幼儿的创造的动力过程。三、家长也应为幼儿创设创造性环境。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进创新力量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只不过这种发展的萌芽有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而被忽视了。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对幼儿家庭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1.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创造力强的人,小时候一般比较顽皮敢于大胆想象。而过分的威严和强制,太多的干涉和禁止,则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妨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家长还要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对事物好奇并细致观察,才能在大量复杂的现象中独具慧眼,创造性地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思维。2.多让孩子独立思考。遇到任何问题,家长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限制和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机会。当孩子发问或用想象来解释客观事物时,要积极诱导,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4.鼓励孩子有主见、多提问。培养孩子有主见,必须鼓励孩子去追求、探索,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触各种事物。家长应当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勇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每一个孩子都喜欢鼓励与表扬,家长应学会欣赏孩子,对孩子多鼓励,多说“你真行”、“好样的”、“有进步了”。对孩子实施多样化评价要客观公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在进行评价时,不要总是盯住幼儿的错误与失败,而要重视创造活动的过程,发现那些创造性萌芽,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评价的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对孩子的活动和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推动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教师要尽量少干预、少管束,多放手、多开导,不能太在意幼儿创造的结果,应多强调创造的过程,要营造一个自由、安全、宽松的精神环境,给幼儿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表现自己,使创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

Ⅱ 创造性思维技能是如何培养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

Ⅲ 怎样培养创新思维

要培养创新思维的话,就我所掌握的知识而言,我认为要让自身时刻跟随时代潮流,不放松对新事物的观察。只有先掌握了这些,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2、想象截留法,想象包括了梦想、联想、幻想等等,想象力是一切创造的原动力,有时候,一个好想法在我们大脑中转瞬即逝,我们应该马上拿起笔把它记下来,然后再去评估它的价值,长期以往,定有回响。

3、角色互换法,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去思考的一种方法,为什么我们常常被小说、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及主人公的行为所感动呢?是因为我们无意中把自己放进了故事中,把自己假想为主人公了。如果你是销售员,请你假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顾客,会有什么需求,如果你是老师,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渴望老师做些什么。

以上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有了创新思维之后,也要努力实践,让知行合一,才能激发出更好的灵感。

Ⅳ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思想火花,会带来一连串伟大的行动;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会带来一连串的创造。可见,要进行创造,首先必须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使自己的思路开阔,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已有的知识,要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乐于追根求源和检验论证,敢于大胆幻想,善于联想和长于类比,对任何事物要充满好奇心,要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要始终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

为了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还应该有目的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参加带有创造性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自编小故事,互相猜谜语,巧妙做游戏,巧对数目字,制作小玩具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多看、多问、多做、多想,从中开阔眼界,激发兴趣,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Ⅳ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发散思来维与聚合思源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最重要成份。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就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同时,也应通过集中-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

Ⅵ 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人的发明创造。

(1)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往往会产生某些新奇、独特、不苟同于传统的思想,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有意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人的发散思维的基本手段。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就是说,对某种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其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则思维流畅性越好。如给被测试者一张图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讲一个故事,讲得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即随机应变的能力。范围越大,思维度越大,则变通性越大。例如,只知道石头可以作建筑材料(盖房、造桥、铺路),那么,思维只在同一维度内发散。如果还能说出石头可以打狗、压纸、当尺子划线,甚至还可以救人(如司马光破缸救小孩的故事)等等,那么思维就在不同维度内发散,其变通性就大得多了。独特性指发散的项目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或独到的见解,就是说,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2)鼓励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这是一种不经历一般的认识程序就获得关于对象本质的直接认识的形式,是思维的逻辑片断,却表示认识过程中非逻辑的跳跃。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由于澡盆的水往外溢出,使他突然有所领悟,从而发现浮力定律。

(3)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创造个性”

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常出现的思维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①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使人的思维方式固定化、刻板化,从而影响了对问题的解决;②思路狭窄;③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④感知不敏锐;⑤不善于运用多种感官;⑥功能固着,只倾向于对某一物体的功能(如性能、用途)产生固定的观念,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影响到灵活地运用该物体;⑦害怕失败,不敢冒险;⑧循规蹈矩,自我限制;⑨过分寻求与别人一致;⑩寻找惟一正确答案;动机过强或过弱。中等动机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喜欢精确、逻辑,避免模糊、非逻辑;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应该是十全十美的;不会幽默,把工作学习和娱乐截然分开。

此外,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个性特征也是相关的。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倾向“可能是由众多特征构成的,其中包括种种才能和一个人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人的组织方式方面的其他人格特征。”研究表明,人的毅力、自信、克服自卑感、热情、勤奋、责任感等人格特点,在取得成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积极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品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Ⅶ 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dt童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九,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恬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课调错畏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
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
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
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怕失败,相信一点,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求异的观念。求异实质上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把将结果进行比较。求异者往往要比常人看问题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创造实质上是一种冒险,因为否定人们习惯了的旧思想可能会遭致公众的反对。冒险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合理性冒险。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一个有很多创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比这种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习惯了一种成功的思想而不能产生新思想,结果这个人变得自满,停止了创造。

Ⅷ 如何培养活跃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如果你有这种能力,就能把握生活的最佳时机,从而缔造伟大的奇迹。

什么叫创新?《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形象的解释: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救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他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接着,我们来看看,怎样发展、加强创造性的思考。

培养创造性的思考的关键是要相信能把事情做成。要有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运转,去寻求做这种事的方法。

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那独具卓识,能提出新的创见,做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常规性思维是遵循现存常规思维的思路和方法时进行思维,重复前人、常人过去已经进行的思维过程,思维的结论属于现成的知识范围。人生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常规性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经常重复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注意观察研究,可以看到我们周围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现在的知识和观念,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安于现状。这种人既无生活热情,更无创新意识,另一种是思想活跃,不受陈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注意观察研究新事物。这种人不满足于现状,常常给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我们应该学习后一种人,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性的思维。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只有通过有所创造,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成功,更可以使人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并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继续从事创造性实践,为我们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提到创新,有些人总是觉得神秘,似乎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创新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人们在事业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理、目标,就会产生新的幸福。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幸福是没有终点的,人的幸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

创新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创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创新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新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于创新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新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的揭示了创新的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新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思考致富》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