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出院
『壹』 关于钟南山的事迹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转过来之后,钟南山带着医护人员正常地与病人接触:按惯例检查、量体温。
就这样,病人紧张的情绪立即缓解了。
而其他医院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对这种病的恐慌与焦虑也渐渐消除了。
钟南山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在较大的疫情前,医护队伍的稳定非常重要,这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前提与保证。
从此,钟南山医术高超、无私无畏、敢讲真话的医生形象广为称颂、深入人心。
『贰』 疫情会不会再次爆发
综合来看目前的疫情控制,爆发的可能性很小:
1、现在的爆发点可能的只存在境外输入导致的病例增加,在这方面,国内哈尔滨、吉林已经用实例验证过了,当一个地区突然出现10例以上时,整个市又都会陷入警戒状态,全国对该地区“拉黑”,如此严格的控制措施,使的即便是境外输入了一些病例,也是能有效地控制住的。
2、全国逐渐步入秋季,在秋季期间,病毒活跃性减弱,传染能力弱,所以只要做好预防措施,病毒是不会大范围的起来的。
3、目前国内疫苗进度良好,而且已经试验成功,病毒就基本离我们而去了。
4、口罩肯定是常态化了,因为大部分生产商都复工了,供给肯定足够。
5、最后,还有一个可能会导致病毒大爆发那就是病毒突然的变异+季节步入冬季,第二轮的疫情起来也不能说不可能,这是最坏的情况。
(2)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出院扩展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治疗技术:八个抗疫科技攻关突击队分别是:病患预防检测及确诊检测技术、超敏定量PCR试剂盒技术、抗体药物及疫苗、室内及楼宇空气杀毒技术、基于蛋白的病毒传播阻断剂、干细胞炎症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和心理康复系统
『叁』 疫情期间十个感动人物
1、钟南山。疫情爆发以来,钟院士始终心系祖国,心系湖北人民。他呼吁大家不要出门,居家防护。然而他却在当天逆行湖北,当时的湖北已经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他没有恐惧,始终把祖国放在第一位。
2、李兰娟。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本该是享清福的年龄,现在依旧在疫情最前线战斗。武汉疫情爆发,李兰娟院士及团队便到达了武汉一线。在医院昼夜不停、争分夺秒地阻击疫情。
3、韩红。疫情爆发的时候,韩红第一时间来到湖北。筹备物资,捐款捐物,因为一直在超负荷工作,韩红还病倒了。但是她依然心系湖北人民,为湖北人民做着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做到了公众人物应该有的态度和行动。
4、王辰。在武汉病毒疫情很严重之时,他提出建设方舱医院,并指出方舱医院重点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此举能解决目前定点医院收治容量有限的问题,同时能使确诊轻症病人得到医疗照顾、与社会隔离,能减少大量轻症患者在家庭、社会中的传染性。
5、陈薇。2020年1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陈薇院士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他带领的团队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挽救了众多病患者的生命。
6、张伯礼。他提出中医进行新冠病毒治疗的方案,强调治急症是中医的强项,而中医对人体的抵抗力具有很强的增强作用。
7、李文亮。作为一名放哨人,他已经遗憾去世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是他首先将病毒爆了出来,只可惜当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他是英雄,也是武汉大学的骄傲。
8、张思兵。临危受命,担任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作为曾经参与过非典防治的老兵,这次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他毫不畏惧,在他的眼里,早日战胜病毒是支持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9、王行环。作为另外一所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医院的院长,在这种危急的时刻需要负责这么多事物,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没有退缩,他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明星”。
10、张文宏。在病毒疫情爆发以后,各种谣言四起,很多普通民众并没有专业的知识来分辨这些谣言真假与否。这个时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站了出来,他以“说人话”的特点,为大家答疑解惑,收获各年龄层无数粉丝,成为“没有注册ID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