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几年创造的
① 谁知道几几年哪位科学家发明了什么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100项科学发明是什么?
这100个瞬间分别是: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
,福雷斯特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由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尔设计制造;
1907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客轮“毛里塔尼亚”号第一次成功横渡大西洋;
1910年,同位素被发现,使人类认识并可以利用的化学元素的实际数量增加了很多倍;
1911年,有人制成了一个磁垫列车模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德国、日 本、加拿大、美国等对磁悬浮列车进行了反复试验;
1912年,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1912年,法国人发明人造棉;
1913年,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应用;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7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1921年,挪威气象学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气环流图案,从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气运动的规律;
1921年,对结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进行人体试种,取得良好效果;
1923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诞生;
1923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问世;
1924年4月到9月,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第一次推出电视系统;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1928年,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被发现:地幔对流;
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1931年,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1931年,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1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是“人类的第三只眼”;
1932年,美国专家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博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2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1933年,“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1935年,第一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在英国建成;
1938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圆珠笔,使整个人类受益非浅;
1938年,中国的黄昌贤用植物激素处理西瓜雌花,第一次获得无籽西瓜;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器官;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电子数字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被科学家发现,7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与图象重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确测定了曾经有过生命的有机体的年代,碳14测年法的发明
,对于考古学、海洋学和地球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掀起了炊用炉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个半导体电子增幅器——晶体管问世,成为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1948年,美国工程师香农发表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由此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0年,信用卡问世,“一卡走天下”的时代到来;
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试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54年,美国生物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有效口服避孕药,并进行了首批临床试验;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1958年,美国人发现激光,两年后的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59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发明于16世纪的抽水马桶在本世纪开始盛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
1964年,中国一所农校的教师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国农业从此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年,美国贝尔公司推出电视电话;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67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68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玛·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船开始处女航,目的是深海钻探。经过15年的航行,不仅验证了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说,而且还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飞船发射升空。21日11时56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送入地球轨道;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问世,被称为第一代微处理器,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年,CT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建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国人威廉·米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电子游戏机;
1976年,美国开始使用第一代无绳电话系统,移动电话逐渐成为现代“顺风耳”;
1977年,美国宣布研制出了中子弹并开始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年4月12日,美国耗资100亿美元,第一次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间的航天器
兄弟,给你找这些废了好大的劲啊.多给点分啊.
②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谁在哪儿几几年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并于2002年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上被选为课文。
③ 现在是2017年,几几几几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谁发明的
公元元年(公元1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
④ 电脑是谁发明的,是几几年诞生的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简称,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宣告诞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
⑤ 泰坦尼克号几几年创造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全部工程于次年的3月31日完成。
⑥ 最早汽车是几几年发明的
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奔驰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1887年,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同年,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奔驰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汽车事业。 1886年,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辆四轮马车上安装了自己研制的汽车发动机,以每小时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驶,人类历史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诞生了。1890年戴姆勒成立公司。 而对于谁是汽车的发明者,法国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法国人认为,早在德国人之前,法国的戴波梯维尔在1884年就发明了汽车并申请了专利,这确是事实。遗憾的是,他以后并没有去研究汽车,而是把发动机用到了工业生产中,最终成为工业发动机制造商,与汽车业疏远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法国在汽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法国人是汽车工业的先驱,是他们使汽车制造真正进入工业生产阶段。
⑦ 百度几几年创建的
网络,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与徐勇一同回国,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网络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7000人。如今的网络,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网络拥有数以千计的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网络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
从创立之初,网络便将“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作为自己的使命,10年来,公司秉承“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始终坚持如一地响应广大网民的需求,不断地为网民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各种产品,其中包括:以网络搜索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贴吧为主的社区搜索,针对各区域、行业所需的垂直搜索,Mp3搜索,以及门户频道、IM等,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根据第三方权威数据,网络在中国的搜索份额超过70%。
在面对用户的搜索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服务于生机勃勃的企业的搜索推广应运而生。多年来,通过搜索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数十万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搜索推广,以及基于搜索推广的网络推广也得到迅速发展,以全球以及中国500强为主的大型企业,在网络搜索平台上开展以搜索推广为基础的品牌推广,为企业的品牌、产品推广创造了不同凡响的收益。同时,网络近年来响应网民的诉求,进入C2C电子商务领域,为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一站式服务。
为推动中国数百万中小网站的发展,网络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与此同时,各网站也在联盟大家庭的互助下,获得最大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2005年8月5日,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其不仅上市当日,即成为该年度全球资本市场上最为耀眼的新星,通过数年来的市场表现,其优异的业绩与值得依赖的回报,使之成为中国企业价值的代表,傲然屹立于全球资本市场。
2008年1月23日,网络日本公司正式运营,国际化战略全面启动。
多年来,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率领网络人所形成的“简单可依赖”的核心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网络。这是一个充满朝气、求实坦诚的公司,以搜索改变生活,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己任,正朝着更为远大的目标而迈进。
⑧ NIKE 几几年 创造
1972年,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做为一名教练,他非常的关注他的运动员,了解运动员的运动需求 不仅仅是教练,他更是这样一名老师. 他给他的运动员是 “竞争反应” –学习如何获胜. bowerman他同时是个革新者,他在1962年富有灵感的新西兰之旅中,带回美国的是新的跑步和体适能的新概念. 同时,很快在美国体育引起革命性的反响.他带来了新的训练方法,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得到了完全的改变. 对于忠诚,竞争,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bowerman一点一滴的灌输给他的运动员,同时逐渐建立起今天nike合作文化的基础. 鲍尔曼作为教练,致力于不断使他的运动员表现的更好,因此,他为运动员设计了更不易使受伤,并可使他们表现的更好的运动鞋,他的鞋比起当时的运动鞋更轻质,舒适 他试用了各式各样的材料,并让他的运动员进行尝试. 菲尔.耐特- nike的创始人 (1957) 他是一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 他尽管没有赢得很多的比赛,但是bowerman的“竞争反映”激励着他,使他有着追求达到自己极限,表现最好的愿望和欲望 菲尔.耐特曾在斯坦弗大学学习商业管理.他曾有一篇关于日本生产机会的文章指出,他相信,当时日本一种低价高质量的运动鞋将会在美国市场上代替德国的运动鞋的领导地位
⑨ 最早的计算机是几几年发明的
最早的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内机“电子数字积分计容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⑩ 以前的电脑有多大是在几几年诞生是由谁创造的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 月14日问世了。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 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仅相当于一个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即"埃尼阿克")。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5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6600万倍)。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当年的"埃尼阿克"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 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启动了这台计算机,以纪念信息时代的到来。
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
个人电脑 英文中的缩写是PC,我们现在使用的微机都可以称为是"个人电脑",但我们经常使用的IBM PC兼容机并不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个人电脑。其实,世界第一台PC是个人电脑的鼻祖-Altair,在它的身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说起Altair(中文意思是"牛郎星"),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发明人-埃德·罗伯茨。天才们也许都有共同的特点,罗伯茨是个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性格倔强的家伙。他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子元件,后来他在电子学方面的苦学和钻研,为他研制Altair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的那个时代是闯天下的时 代,青年时代的罗伯茨就创办了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公司起初销售模型火箭,后来成为美国第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计算器的公司。但是公司红火的生意很快便遇到了对手,以TI为首的众多半导体生产商纷纷加入到计算器的生产中来,使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1974年,Intel公司的8080微处理器问世,这是一款8位微处理器。罗伯茨凭着其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就意识到利用8080可以设计出一种很小的计算机,而这种计算机一定会为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即将导致他破产的计算器生产,而全力开发可供计算机爱好者使用的普及型计算机。罗伯茨以极低的价格从Intel公司购进了大量的8080集成块,很快便生产出了他想象中的计算机,并将其定价为397美元。但产品还缺少一个新颖独特、叫得响的名字。公司里的技术宣传员邦内尔建议叫做"小兄弟",但罗伯茨并不满意。这时,美国著名杂志《大众电子学》的技术编辑所罗门专程赶到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来拜会罗伯茨,正是这个与罗伯茨素不相识的杂志编 辑,为罗伯茨的计算机带来了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
这件事说来颇具戏剧性。所罗门为了尽快刊出关于罗伯茨的计算机的报导,也在冥思苦想为计算机起个名字。一天,他半开玩笑地向正在收看著名科幻巨作《星球大战》的12岁女儿征求意见,这时电影情节恰巧演到"企业"号飞船飞往牛郎 星,于是他女儿便随口说了个"Altair"(在英文中是"牛郎 星"的意思)。
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名字却引起了喜爱科幻的所罗门的极大兴趣。他马上致电罗伯茨,将这个他非常满意的名字告诉了罗伯茨。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罗伯茨的家用电脑就有了个好 听、好记、好念的名字-Altair
Altair必须依靠广告来销售,在为Altair进行广告宣传时,是罗伯茨创造性地提出了PC(即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个人计算机")这个崭新的概念。他的最初意图是想告诉人们:Altair是一种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小体积实用工具,而非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玩具。Altair只有256个二进制记忆组,备有16个线槽作记忆板,因此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可达4096个记忆组。Altair没有屏幕和键盘,使用的是Z80语言编制程序(当时还没有8080的专用汇编语言),输入数据要采用拨动前面板上的开关的方式才能实现。输出就更离谱了:计算机前板上有红色指示灯,用户以不同的方式拨动开关,红灯也会有不同的组合,这就是Altair与用户"交谈"的方式。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是,为了节约成本,Altair只制作了一台样机,而罗伯茨将Altair这台唯一的样机通过铁路邮寄给了所罗门,可这台Altair却不翼而飞----丢了!这一下可急坏了罗伯茨和所罗门,所罗门担心的是无法按时刊出Altair的报导,而罗伯茨发现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再制造一台Altair。结果,在拥有50万订户、读者数以百万的《大众电子学》1975年的第一期的封面上,刊出了欺骗读者的广告: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只有空壳的Altair。
Altair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响,罗伯茨宣布要把BASIC语言移入Altair。于是有数十人找到罗伯茨,声称有能力开发出适于Altair使用的BASIC,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拿出了成型的作 品,这其中也包括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他们同样出示的是"空头支票",但这两个电脑天才并没有象其它人那样只说不做,二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研制可供8080使用的高水平计算机语言。但此时他们还从来没真正见过Altair,也根本就不晓得开发出的BASIC能否在Altair上顺利地运行。保罗带着在PDP-10计算机上调试出来的BASIC来到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所在地----波士顿。
来到罗伯茨寒酸的公司,保罗见到了梦寐以求的Altair,不过这台Altair已经经过罗伯茨的改良,有7K的存储容量,可以通过打印机来阅读Altair的反馈信息。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保罗让Altair用BASIC计算的第一道题 就得到了正确答案,虽然这道题只是2+2=4那么简单,但这却意味着比尔和保罗他们开发的BASIC 有70%以上的程序编码是正确的。BASIC的正确解题也让包括罗伯茨在内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的所有职员目瞪口 呆、惊喜若狂,因为他们从未象BASIC这样如此简单地控制他们自己研制的Altair。
比尔和保罗的这次开发是在可用内存4K的条件下开发的,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堪称是近乎完美的成功,保罗也因此成为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的软件部经理――虽然软件部只有他一个人。很快,比尔也来到这里,两位软件天才再度携手合作。但由于市场运作和公司内部因素,Altair并没有获得成功,两位软件天才也离开了公司去创立自己的事业。1977年,罗伯茨忍痛将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出售,个人电脑的鼻祖-Altair的故事至此也画上了一个并不算圆满的句号。但正是Altair,给微型计算机赋予了新的含义,并带来了一场崭新的PC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