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新型国体

新型国体

发布时间: 2020-11-25 10:40:09

新型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优越性

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往往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政体以及政权组织形式等概念视为同义语。后来学术界就此热烈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⑴ 基本沿袭传统的界说,认为政治制度主要指政体,或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
⑵ 政治制度即国体,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基本性质。政治体制则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一般包含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等。
⑶ 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作为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仅仅包含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而不包含国体。
⑷ 政治制度是广涵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国体、政体,而且还包含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规范。政治体制则是指具体政治制度。
⑸ 政治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前者指政治领域内的各种制度,后者主要指政体。
⑹ 政治制度主要指政治体制内容中的质中规定性,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政治体制主要是一个以政治概略配置为中心,以管理为基本职能的政治运行机制。
⑺ 政治体制就是政治的决策机制,它与政治制度、政体相比,内涵要深刻得多,外延要丰富得多。政治体制包含了政治的基本方面:政治结构、政治功能、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文化。

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❸ 国体决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完全正确

❹ 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 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国体是国家性质或者国家阶级本质的反映,它确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问题也就是谁掌握国家统治权的问题,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首要问题。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

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意义是什么

中国特色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1949-1956:
“一化”:第一个五年计划、“三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十年探索(过渡时期)1956-1966:
中共八大的召开和其第二次会议(正确与错误)
1958年大跃进 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1962纠正错误1965整顿完成

国民经济劫难1966-1976:
1966-1976文革
1973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1975邓小平提出整顿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今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
也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邓小平南巡 10月十四大召开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二十一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❻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对吗

前部分的回答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回答的不准确,应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此术语是毛主席的独创。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人阶级掌握国家领导权、成为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工人阶级是现代化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和最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同时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使命。中国的工人阶级还有自己的特点:它在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因此革命最坚决;它从承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任开始,就始终处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中最有觉悟的阶级;它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结成牢固的工农联盟,并以此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者,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工人阶级成为中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都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3.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是相同的。不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都担负着以下职能:一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保障人民民主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民主的范围,二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对那些利用各种机会与方式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犯罪分子,进行无情的镇压;三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等。
4.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❼ 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生活请教各位!详细点!快点!3Q

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词源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09,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乱宋国之政”
一种统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政务活动,如“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如“天下交相爱则治”
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用汉字创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词。当英文的Politics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定义 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特征 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基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必然性。 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我们处于政治生活之中,日常的政治生活大体上有三方面的内容:一类是政治学习、宣传活动,一类是完成一些具体的政治任务,还有一类是有关实现政治理想的实践活动。政治生活的内容包括: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制度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政治生活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编辑本段政治生活的详解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复习提示:国体与政体 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复习提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第一,阶级本质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第二,经济基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4、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1)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2)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复习提示:正确区分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 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其广泛性和真实性。 (2)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专政的对象是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复习提示:老教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可以适当让学生感知一下。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复习提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❽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哪些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据此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的一个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设立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第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在我国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以制度化方式保证城乡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践,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是亿万城乡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强调实践、突出实践、扩大实践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❾ 判断一种政体的优劣,主要是看( )①为什么国体服务

试题答案:辩析下列观点(仅作判断不分析理由不得分,共24分)(1)国体决定版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权,所以国体相同的国家应该采用同一类型的政体。(12分)①上述观点是错误的。(2分)②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地位有着重要作用。(4分)③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实行何种类型的政体,除了受国体决定外,还要受到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6分)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集中表现在它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2分)①上述观点是错误的。(2分)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主要表现在: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5分)③任何国家政权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专政的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可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并不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独有特点和优点。(5分) 试题解析:略

❿ 英文P.R.C代表哪个国家

英文P.R.C代表中国。

P.R.C是PeopleRpublic of China 的缩写,意思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世界遗产数量全球领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6年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0)新型国体扩展阅读: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历史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彻底结束。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中国并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历史。

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的前提。

新中国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民主的、最能反映绝大多数人民意志的政权。

宋庆龄曾感喟:“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

中国人民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是中国人民社会地位的根本变化,从此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人民群众一旦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以崭新的姿态,建设自己的祖国,走向光明的未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涤荡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