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创造生命
『壹』 霍金斯的十大预言分别是哪些预言都实现了么
霍金生前的十大预言有一半已经应验,人类真的会在2045年永生吗?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无论你多么富有,当你老了时,都无法逃避死亡的威胁,因此永生不死一直是人类渴望实现的愿望。但2045年人类将永生不死,这个预言听上去虽然十分荒谬,但实际上,在世界各地很多大型试验室里,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调查了,并且现在在动物界已经找到物理上能够永生不死的灯塔水母,所以在2045年人类科技能够发展到这样的水平,小编觉得也是极有可能的。
霍金的预言在小编看来,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小编认为,霍金在生前肯定有所理论分析过的,否则不会做出这种毫无根据的预言的,并且这项预言对于人类来讲,也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2045年人类将永生不死,虽然现在听上去很玄乎,但作为物理学家的霍金,做出的预言可信度应该还是有的,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小编觉得这一切还是有希望的,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
『贰』 为理想终身奋斗的名人故事100字以上
一、居里夫人: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二、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三、陈景润:
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四、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五、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访采访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坚定地认为人类应该在2117年之前离开地球。
『叁』 赞美生命的美文
美仑美奂的生命
一
我们可以把生命形容成物质上的生长、死亡,因此,树有生命,草有生命,即使是单细胞生物,我们也不能否定它活着的事实。
也就是说,生命很简单,很低级,不是人的特权,只不过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罢了。
然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恐怕只有人才会想为什么活着、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之类的话题,而且一想就是几千年,然后创出诸如“行尸走肉”之类的词汇,告诉我们要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但如果我们的生命和草木及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那么将大义强加于生命就显得勉强。用别人的话说,生命本来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复杂化了。
这是一个很可耻的行为。许多生命就在大义的幌子下被抹杀。我们陷入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许多人为了自以为是的大义而死,他们得到了称颂,据说可以名垂青史,然而历史却不断更新大义的内容,到最后,大义成了固执,成了愚昧,成了不可理解的变态文化。
摆出人固有一死的态度值得钦佩,但我只希望所有的人死前都是安详的,自然化而非人为化的。
我所讲的自然化并非指年老而终,而是指一种坦然的态度,它不是由热情堆砌而成的,因此绝不存在任何死前的口号。
可怕的是,理想容易变成宗教的狂热,这种狂热一旦成为抹杀别人与自己生命的力量,死亡就会阴魂不散,悲剧就会接踵而至。在这个前提下,大义的赴死或大义灭亲不过是人吃人而已。
一些影视作品喜欢把人塑造成为工作为感情而死的烈士而大加渲染,就是吃人思想的典型例子,没有人从反面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努力的结局就是比别人先死一步,这社会是否还有资格去提“健康”二字?死亡本身永远没有光荣与可耻之分。
病态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病态的生命观。
『肆』 与霍金相似的人或事迹
用生命写作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经影响过中国几代人的生活,它所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的英雄形象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独白:“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人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独白早已成为无数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座右铭。可是这部杰出作品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身患多种疾病的人。
1904年9月29日,也就是100年前,奥斯特洛夫斯基诞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酿酒工人家里。父亲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关照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地操劳家务和抚养4个孩子,一家人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小就爱好学习。在他刚满4岁时,就寸步不离学习功课的姐姐们的左右,有时得到了老师的允许后,他就坐在姐姐们上课的书桌后面,十分安静用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就这样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读书。可他真正的上学时间只有三年,由于他在课堂上对地球上生命的创造提出过问题,反驳了“上帝创造说”,受到神学教师的强烈指责,并被学校开除。而那时,家里也没有能力拿出钱供他读书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十分肷涎Ф潦椋
『伍』 霍金在物理科学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非物理学研究领域对于霍金在物理学中地位的认识。也就是圈外人对于霍金地位的评价。
二是霍金的学术成绩和对于物理学的贡献,使其在物理学这个圈子拥有什么地位。指的是圈内人对于霍金地位的评价。
首先,对于非物理学研究领域而言,霍金的地位要超过很多物理学家,甚至被媒体称之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综合上述两个观点,我们可以认为霍金的贡献是有的,在很多非物理学圈子的人心中,霍金是成就很高,地位很高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从其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黑洞、霍金辐射等理论,足以让其成为人类物理学研究领域的杰出物理学家,但是在圈子里,也只能称其为杰出,还不能,至少现在不能称其为伟大。
『陆』 简述霍金的事迹简介
霍金个人简介如下
斯蒂芬·威廉·霍金,CH,CBE,FRS,FRSA(英语: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回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答,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史蒂芬·霍金生平简介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他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动。
2018年3月14日因病去世。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霍金的简介
『柒』 霍金的主要成就
1、发现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洞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此理论在1974年由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有了霍金辐射的理论就能说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质量而导致黑洞蒸散的现象。
而因为霍金辐射能够让黑洞失去质量,当黑洞损失的质量比增加的质量多的时候就会造成缩小,最终消失。而比较小的微黑洞的发散量通常会比正常的黑洞大,所以前者会比后者缩小与消失的速度还要快。
霍金的分析迅速成为第一个令人信服的量子引力理论,尽管目前尚未实际观察到霍金辐射的存在。在2008年6月NASA发射了GLAST卫星,它可以寻找蒸发的黑洞中γ射线的闪光。而在额外维度理论,高能粒子对撞也有可能创造出会自我消失的微黑洞。
2010年9月,一项模拟重力研究的结果被部分科学家认为是首次展示出霍金辐射的可能存在与可能性质。然而,霍金辐射仍未被实际观测到。
2、提出无边界条件
这个理论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础之上,涉及到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和量子引力论等多种高深知识。
其中给出了著名的无边界猜想或条件:宇宙的边界条件就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条件如果成立,则宇宙自给自足,这意味着宇宙不需要创世上帝或者不存在第一推动。
从霍金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几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学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这是因为它的理论框架只对闭合宇宙空间有效。
3、获得科普利奖
(2006年) ,霍金获得科普利奖,科普利奖是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奖、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奖项。1731年以皇家学会的高级会员戈弗里·科普利爵士的遗赠设立。
每年颁发一次,为一枚镀金银质奖章和100英镑奖金(这在当时是相当大数额的一笔奖金), 授予专为申请此奖而进行的自然哲学研究成果。
获奖成果都需发表过,或向皇家学会通报过。获奖项目需经皇家学会理事会评定,所以现职理事会成员不得获奖,以防止不公正。
4、创作《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突破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5、证明了相对论的奇性定理
奇性定理指在现在的宇宙膨胀相的开端,时空被高度地畸变,并且具有很小的曲率半径。宇宙大爆炸有一个初始奇点,那是时间开始的地方。黑洞内部有一个奇点,那是时间终结的地方。
霍金70年代研究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他发现在很一般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时空似乎被无限弯曲。不过当时还不清楚奇点是否真实存在。
伦敦伯克贝克学院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证实,奇点确实会在黑洞中形成。后来,彭罗斯和霍金将同样的想法应用到整个宇宙中,并表明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我们在遥远过去的奇点,这就是宇宙大爆炸。
霍金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斯蒂芬·威廉·霍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科普利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奇性定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边界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黑洞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