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型制冷
『壹』 天然新制冷技术是谁发明的 目前技术进展如何
从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研究会主持召开的"《天然新制冷技术》暨技术市场论证会"上获悉:发明人易元明先生经过长达16年的研究,发明一种全新的天然新制冷技术,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有制冷工业产品面临"改朝换代"的挑战。业内专家认为,该技术是未来制冷发展的方向,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易元明曾是醴陵市建委主任、副市长,为解决醴陵瓷城的大气污染问题,他在任职期间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1989年他首创了"深冷净化烟气"理论,通过深冷处理与气液分离彻底净化烟气。在自然现象启发下,他通过考察干冰生产等工程实际并进行试验,发明了一种实现相变以冷制冷循环的天然新制冷技术,继而又发明了低温新能源技术和低温新环保技术。《天然新制冷技术》以二氧化碳作为清洁冷媒,可以全面取代以氟里昂等对环境有害的制冷工质,在产品造价接近的前提下,新产品的制冷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中央空调的电费可以由现在的每天万元以上下降到千元以下,家用分体式制冷空调的户外排热装置可以取消,电冰箱与制冷空调可以合二为一。
据介绍,目前该技术的生产工艺路线已经确立,北京中科信科技发展中心已经和易元明先生合作,着手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开发工作。
科技日报 20000510 1版
『贰』 新型碳氢制冷剂R433B未来的前景如何
前景很好。
R433b是碳氢化合物天然冷媒,不损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安全环保,R433b的热工性能与R22相近,所以对于R22的制冷系统无须变更,可直接充装到R22制冷系统中,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并与各类润滑油有良好的相容性,R433b的充装量,是R22的五分之二,经济实惠。而且直接替代R22也节省了大量改动费用,R433b 空调冷媒在2008年12月份通过国家级检测中心对格力分体空调KFR-72LW/A(72520L1)A-N5型机器进行的检测。该机自带R22制冷剂,充装量为1950克。测试后抽真空,充装R433b制冷剂800克~850克最佳,对比节能28%~30%。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还起一定的润滑作用,环保节能,R433b比其他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大,单位时间降温速度更快;分子量小,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压缩机的负荷减小,可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耗,节省系统的运行成本,综合节能率可达28~30%。
大家都知道,r22不是环保制冷剂,而目前中国氟利昂制冷剂中使用最多的是r22,r22即将被淘汰
,如果r22被禁止使用,那些制冷与空调设备怎么办,如果没有r22的替代产品,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r433b做为r22的一个很好的替代产品,未来的前景会很好。
『叁』 “天然新制冷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然抄新制冷技术: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中温中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毛细管的节流降压、降温后进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温的目的。
『肆』 有没有一种新型温室效应低的汽车空调制冷剂
现在制冷剂主要分为两种:R22,R134a。R22主要用于家电行业制冷,R134a主要
用于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R22由于ODP值太高损害臭氧层将会慢慢被淘汰,R134a对臭氧层破坏为零,但是其GWP全球变暖潜能较高,不适宜未来发展趋势
也将慢慢被新型环保制冷剂淘汰。
现在最新型的环保制冷剂主要是东岳集团研发国家863项目的新型制冷剂R415B,
其GWP值只有R134a的三分之一,同样制冷能力下加注量只有R134a的60%,为最新型的环保制冷剂,在空调制冷行业已经开始用来取代R22,在汽车空调制冷剂行业也势必会慢慢取代现在的R134a。
『伍』 “冰美人”沈俊做制冷技术有多厉害
她从事“新型制冷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围绕“磁制冷”这一新型制冷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工作。她是沈俊,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
时至今日,家用制冷设备仍然广泛采用传统气体压缩制冷,并通过氟利昂等作为热交换介质。但由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氟利昂解释放出的氯原子会不断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分子,数百年驱之不散,进而引发全球温室效应,因此这种制冷介质正在被逐步淘汰。而其替代工质氢氟烃也将依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于2028年全面禁用。
沈俊在实验室
磁制冷是利用固体磁性材料的磁化放热和退磁吸热实现制冷,这种利用磁热效应的新型制冷方式无需额外的制冷剂,完全是变革性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2014年,美国能源部已将磁制冷列为未来可替代压缩制冷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
未来技术?是的,磁制冷虽然优势明显,但真正走向实用化,在材料、器件和系统各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起来十分困难。“我的工作就是实现磁制冷的广泛应用。”沈俊说。
在很多人眼中,沈俊命中注定就和磁制冷有着不解之缘。读研究生时才开始接触低温制冷的沈俊,很快就发现了国际上最低温度、大磁熵变铁磁磁制冷材料,填补了这一温区的国际空白,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最佳的磁热效应体系”。随后,她又发现了磁性材料的磁滞损失及其调控机制,大幅提高了磁性材料的制冷性能。在找到了具有潜力的磁制冷材料之后,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式磁制冷新方法,并成功研制出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小型室温磁制冷机。
“这里的每台磁制冷样机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走在实验室的廊道里,沈俊一个接一个骄傲地展示着她团队的研发成果。七间实验室内布满了外人难以看出门道的、冷冰冰的仪器和设备,而在沈俊眼里,这些陪伴她多年的“老伙计”就是她工作中的最佳搭档。
创新,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这间实验室从磁制冷的跟跑者、推向了并跑者,甚至领跑者的角色。沈俊团队研发的磁制冷样机不仅申请到了国际专利,甚至还被美国航天公司采用。与国内企业合作实现的成果转化,也应用在科研和工业级产品中,并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数亿元的产值。
科研人员、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者、两个孩子的母亲,沈俊的身份似乎多了一些。但从她身上你却几乎感受不到压抑的紧迫感。
“生活中,我是比较粗线条的”,沈俊的一头长发洒落在肩上,微翘着脸庞说着。在沈俊办公室的玻璃窗前,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一排多肉植物,奖牌陈列柜最左侧则放置了三台不同样式的咖啡机和咖啡胶囊,沙发对面被两张并不规则的中式圈椅占据……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恰恰是她内心稳健沉着的真实写照。
对于一名女生当初选择工科专业,沈俊直言不讳地笑着说,是父母“逼得”。转回头,她又继续补充道,现在自己早已真正爱上了低温制冷这个领域,尤其是当自己的成果被不断肯定,更多的成果走向实用,甚至自己在怀孕时做实验也会感到乐此不疲。端起一杯咖啡,沈俊微笑着说道,“做科研就像喝一杯苦咖啡,开始喝时觉得苦涩,慢慢苦尽甘来,最后品尝到成果的甘甜。
忙碌之余,沈俊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岗位教授,在北京雁栖湖校区开设了低温制冷课程,为培养未来人才忙碌起来。至于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目标,“只有一个,”她说,“做出世界第一台磁制冷实用冰箱。”
进实验室也化妆的美人确实很美。
『陆』 2013制冷行业的前景与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冷、空调市场在世界市场风光无限,已经成为全球制冷、空调业的焦点。仅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制冷、空调行业就成为世界第二大冷冻空调设备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生产国,无论在生产产品品种、质量还是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从制冷设备的需求层面来讲,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致使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5-20%,而农产品流通腐损率约在15-30%之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分别为95%以上和5%以下。根据测算主要农产品年流通腐损价值超过5500亿元,即占GDP约1.4%的价值因冷链产业落后而浪费。
未来5年我国冷链需求将步入快速增长期,短期内行业补偿性需求仍将持续,预计冷链流通需求CAGR约为18%。而计入更新需求后,冷链设备行业的增速有望更快。
前瞻产业研究院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研究小组表示,尽管空调行业面临调整,需求来自于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大型别墅的中央空调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内,短期内在建与新建商业地产面积仍较快增长,支撑中央空调15%左右的增速压力大不;同时,行业将受能效政策和进口替代驱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将迎来一轮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冷链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农对于制冷、空调设备需求会越来越大,制冷行业前景十分良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柒』 现在中国有的供暖方式有几种,未来会采用哪种方式供暖
一、太阳能。
目前,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是太阳能的热利用,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太阳能建筑发展的主流,因为其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不需要任何辅助能源,通过建筑方位合理布置和建筑构件的恰当处理,以自然热交换方式来利用太阳能。主动式太阳能建筑需要用电作为辅助能源,结构较为复杂且造价较高。另外,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光电板发电等先进技术已经在建筑节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利用的是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污水等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其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能源(如电能)将低温位能向高温位能转移,实现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地源热泵利用地能一年四季温度稳定的特点,冬季把地热能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即把高于环境温度的热能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地热能作为空调的冷源,即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释放到低于环境温度的地源中。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有效地实现了系统节能。
三、毛细管网辐射采暖。
辐射采暖制冷系统是科学运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调节整个身体体温的原理,采用将高密度毛细网栅平铺于屋面、墙体,或将高品质复合水管浅埋于屋面、楼板内的方式,通过流通低温热水循环,保证室内自然温度接近和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20℃-26℃的范围内。毛细管网辐射采暖与制冷在欧洲已使用20余年,技术成熟,效果极佳。使用毛细管网地板采暖系统替代现行的暖气片,在现有热源不增加热力负荷的情况下,可由现在的供热能力由52.8%提高到71.6%以上,年节约标准煤40余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余万吨。如果将毛细管网换热器、地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储能装置与合理的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可达90%左右。
绿色建筑整体解决方案领导者-建研院上海分院
『捌』 制冷制热技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制冷制热技7活必需的保障系统,制冷制热技术的发展-答:作为生产、王22提升电力资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直围绕几个核心目标进行。运营管理费用;减少土地占用、美化安全性;减少建设初始投资、环模的进步、应用的延伸和创新,为制冷制热技术未来的发展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来了很多新兴领域和创新成果,综合而言,降低制冷制热系统能耗,促进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实现多种能源的科学、合理、综合、集成的应用,需求一供给侧的品位对应、温度对口、多能互补,降低总能耗。
提升制冷制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把一次能源多级梯次利用,把各种能源综合、集成利用,使我国的能源利用率逐步提升。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按照不同的温度区域,把能源在动力、热力等各种场合用到合理、合适的地方,能够满足特定的当地多种需求,适应当地特有的资源条件,构建新型的能源消费结构。
推进能源供给革命。促进用户主动的选择利用效率高的能源形式,以需求带动供给的转型,构建新型的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少用或不用一一次化石能,少烧或不烧可燃物质获得热量;大力发掘、利用各种低品位能源,挖掘利用各种余热、废热及浅层地能等的低品位热量服务于需求侧。
『玖』 冰畜冷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冰蓄冷系统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江苏能源云网了解到,首先,开发适用于空调机组,固液相变潜热大,经久耐用的新型蓄冷介质。现在冰蓄冷装置主要与制冷机组相结合,新型有机蓄冷介质正在被不断发现,如常温下呈胶状的可凝胶,可通过推行冰蓄冷装置与送风系统结合进一步降 低能耗。未来还可建立区域性的蓄冷空调供冷系统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其次,由于冰蓄冷装置较为复杂,且其运行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在实际运行中对水泵频率、供回水温度等参数的设定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工程指导。
最后,虽然冰蓄冷装置具有降低机组容量,利用峰谷电价等优势,但是大部分蓄冷设备在冬季闲置,转而采用其他方式供热,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为此,急需研制套空气换热器与冰蓄泠系统相结合的新系统,可以对现有的冰蓄冷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冬季供热,提高设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