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谁发明的
❶ 谁发明的经脉学说
具体谁发明的不详,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的,是我国人民一代一代人的经验总结,一开始他们是不懂解剖学的,后来有了实践以后才总结出来的,再说,解剖学和经脉也没有特定的关系。
❷ 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510013097.0和ZL201110139750.3是否属实是什么专利急急急!!!
两项专利均未授权,不存在专利号的说法,只能叫申请号。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属于假冒行为。前面一项专利为一个减肥药,至今快10年了仍未授权,而后一项是一种排毒产品,已于2014.0814视为撤回。请谨慎消费。
❸ 玉玄宫经络治疗仪的发明专利号
您提供的是产品名称,并且该产品名称还带着“起到标识作用”的文字“玉玄宫”,因此根据该名称是检索不到相关专利的。
涉及到“经络治疗”的专利技术有很多,您可以到任何一个“专利检索网站”上去检索和查询。
❹ 太极拳是中国发明的吗
是的。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3]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❺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资料!(好的追加分)
造纸术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相传是由东汉时代的蔡伦(63-121年)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
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中国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纸的发明、发展及传播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在纸尚未问世之前,古代中国的文字资料有许多不同的载体。
甲骨,指龟甲与兽骨(大多使用牛肩胛骨,面积大而平整,利於刻划),主要应用於於商代,作为占卜之用。据学者郭沫若研究,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所以其起源约可回遡至西元前3000年。
金,即指各种金属器具,应用得最多的为青铜,即铜与锡的合金,也有少量铁、金、银等,流传於先秦时期。当时文字多铭刻於钟、鼎等典礼仪式用品,故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石:以石为载体的文献包括碣、碑、崖刻等,从秦朝到现代都有应用。
竹、木:将竹或木头劈成长而窄的竹片(木片),称为竹简(木简),可用来记录文字,广泛应用於先秦至三国两晋时期。此外,还有以宽木板作为书写载体的,称为牍。
帛,是古代高贵的纺织品,由蚕丝制成,质轻、柔软而坚韧,是很理想的书写用品。但是产量少、价钱昻贵,一般人用不起。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年代约在西元前193年,内有帛书多卷,内容包含历史(如《春秋》)、哲学(如《老子》)、医学(经络、养生)等,是一笔珍贵的人类遗产。
纸的发展史
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古纸,世称灞桥纸。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纸。经鉴定,该纸是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制作技术较原始,质地粗糙,还不便於书写。
造纸技术改良者蔡伦蔡伦於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较低品级的太监职位)。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蔡伦有真才实学,为官尽忠职守,多次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进谏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后来,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自古以来,书籍文档都是用竹简来做书写载体的,后来出现了质地轻柔的缣帛,但是用缣帛制纸的费用很高昂,而竹简又笨重,於是蔡伦想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被传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人。
蔡伦於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较低品级的太监职位)。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蔡伦有真才实学,为官尽忠职守,多次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进谏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后来,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自古以来,书籍文档都是用竹简来做书写载体的,后来出现了质地轻柔的缣帛,但是用缣帛制纸的费用很高昂,而竹简又笨重,於是蔡伦想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后来,蔡伦卷入宫廷斗争,由於掌权的窦太后的授意,参与诬陷汉安帝的祖母。窦太后驾崩,汉安帝亲政后,要他到廷尉那里去自首。蔡伦为了避免受辱,於是洗浴全身,换上整洁的衣冠,服毒自尽。蔡伦去世后,葬於自己的封地龙亭(位於现在的陕西洋县)。
❻ 经通天下经络灸导仪发明人的介绍
颜谷香简介,经络灸导仪发明人,利他倒贴模式创始人,百业共享模式创始人,营销管理顾问咨询从事21年,经通天下经络灸导仪生物公司董事长,楼中楼模式创始人。
❼ 经络核磁基因免疫疗法怎么样,是由什么医院创新发明的
经络核磁基因免疫疗法怎么样,听说效果还好 经络核磁基因免疫疗法是由以下这几家医院联合的创新疗法: 【广州空军司令部医院】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胃肠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胃肠医院】
❽ 我们祖先的第一大发明是啥
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经络学说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科学中,惟一未被现代科学所取代的是中医学;在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延续时间最长、发展最为充分的也是中医学,而且,这门古老的科学至今仍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继续在发展和前进,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乃至科学界的重视。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中医学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经络学说就是中国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络研究组组长兼北京经络研究中心主任祝总骧教授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和科学论证之后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在四大发明之前就有了经缉私学说,此乃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大发明。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如网络,为横行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另又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网络全身的系统,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指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它们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内在的脏腑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八脉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十五别络是指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孙络指细小的络脉;浮络指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十二经筋指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指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部位。 人体经络系统的发现,是与针灸术的发明密切相关的。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劳动中发现,用石片之类的锐器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即“穴位”)可以治病,从而诞生了针灸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由石针逐步演变成骨针、竹针,最后产生了金属针。由于金属的韧性及制针技术工艺的提高,使针刺穴位时取穴更加准确,针刺穴位时出现的循经传感现象使人们逐渐发现了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黄帝内经》及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难经》把前人对人体经络现象的认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完整的经络学说:经络遍布于人体全身各个部位,担负运送全身气血、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功能;经络不仅分布于人体的体表,而且进入体内和脏腑相互联结,并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行不息。由于每条阴经属于一脏,并与一腑相连络;每条阳经属于一腑,又联结一脏,这就使全身四肢和脏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每条经脉所指的疾病,都和它的循行走向及所连属的脏腑直接相关。这样,经络学说对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它是学中医者首先必须熟悉的。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张子和曾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谓是至理名言。 经络看不见,摸不着,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还是不能看到它,那么,2000多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么发现的,现在还是一个不解之谜。但经络又确实客观地存在着,成为我国历代医学家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法宝”。几千年来,人类的知识日积月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人们只能去研究、印证、运用经络学说,却无力去补充、修改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这一方面显示了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不足之处。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络现象,提示经络的实质,使它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