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社作家

创造社作家

发布时间: 2020-11-28 04:36:03

A. 创造社“自叙传”的抒情小说,代表作家是谁

创造社档亏旅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追随者,其中影响最行凳大的是郁达夫,其代表作《沉沦》空拍

B. 创造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C. 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提倡个性主义的创作的作家是( )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陪雀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信乱派成立滑贺。是郭沫若

D. 求几个有名的作家,必须是来自北京的,及作品。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E. “左翼作家联盟”的历史

1928至1937这十年间,表面上是国民政府大成功。但1927年的中国国民党清党,使共产党作家从此努力在文学方面夺取领导地位。

1930年3月2日下午2时左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虹口窦乐安路201弄1号中华艺术大学举行。冯乃超、华汉、郁达夫、田汉、沈端先、潘汉年、周全平、洪灵菲、钱杏邨、鲁迅、蒋光慈、柔石、林伯渠等50余人与会。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提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战士”作为战略任务。”阳翰笙代表党组织发表总结性讲话:“国民党反动派正加紧白色恐怖和反革命围剿,镇压革命力量。

我们要加强队伍的团结……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工农正源中去,到劳动人民中去。这也是中央和省委的意图……帮助党在那里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增加对工人的了解。”

成立大会专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以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阐释,并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

1932年,为反击“文化围剿”,阳翰笙与田汉等“文总”各团体负责人共同筹划,抽调金山、赵丹等“剧协”成员,聂耳、吕骥、贺绿汀等音乐人开辟电影战线,拍摄进步电影,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重心。

阳翰笙代表“文总”党团组织着力培养聂耳、王莹、陈波儿等青年艺术工作者入党,成为进步电影骨干。左翼电影战线逐步控制了明星、联华、艺华、电通、天一等电影公司。

1935年2月,上海文委领导成员遭到大逮捕,2月19日晨,阳翰笙在南京的家里被国民党抓捕,同田汉等一起被投入南京老虎桥监狱。只有周扬和夏衍幸免。左联与文委失去了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1935年11月,《密勒氏评论报》记者史沫特莱接到了左联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萧三的信,在内山书店将这封信转交给鲁迅;鲁迅将信通过左联行政书记胡风、左联组织部长及党团成员王尧山,辗转交给当时左联的党团书记周扬。

1935年12月17日,长征后的中共中央在陕北举行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春,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莫斯科的中共中央代表王明、康生通过萧三指示解散左联;鲁迅和茅盾曾对左联的解散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资产阶级的示弱和溃散,并由此加大了对左联实际掌控人、左联中共书记周扬的不满,

由此引发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其实是“鲁迅派系”借机以更“左”的面目、表示对周扬在左联内架空鲁迅“主帅”地位的不满)。

1936年4月,日本改造社社长山本在上海采访鲁迅,问及左联情况时,鲁迅说:“我本来也是左联的一员,但是这个团体的下落我现在也不知道了。”这次采访内容随后在《改造》期刊公开发表。

鲁迅颂启拒绝加入1936年6月7日成立的中国文艺家协会,另外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鲁迅写信称“好在现在旧团体已不存在,新的呢,我没有加入,不野清如再会因我而引起一点纠纷。我希望这已是我最后的一封信,旧公事全都从此结束了。”

(5)创造社作家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此一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是1930年10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的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的团体成员,先后参加“文总”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剧盟”)、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记联”)以及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教联”)、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美联”)、音乐小组、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及中共电影小组)、中国普罗世界语者同盟(世界语小组)等8个团体。阳翰笙任“文总”党团书记。

F.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社团是 ( )

A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G. 你认为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风格主要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其各自代表作家的创作实践加以说明

很明显的,文研会他们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人生起作用,因而也被称为“为人生派”。
创造社他们的主张多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因而也被称为“为艺术派”。
具体实践,你找两篇小说加以对比不就行了。比如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和《沉沦》。

《潘先生在难中》的内容特点

《潘先生在难猛铅芹中》是叶绍钧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它以1924年发生于江浙的军阀战争为背景,通过让里县一位小学校长潘先生在战乱中带领全激宏家逃难到上海,而自己又因教育局长的通知只身返回县城,以及他在战后欢迎得胜的军阀这三个主要情节 ,塑造了潘先生这个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典型的灰色小人物形象。在军阀混战中,他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和他家小的利益,他带全家逃到了上海,为自己“从毁灭和危难当中”捡回了四条性命和一个皮包而感到舒快。他回到县里后,先是为自己决定回来而不会被开除而庆幸,接着又为自己的家产忧虑和操劳,最后,在炮声中带着细软躲进了洋人的红房子里去了。如果说从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小说的特长,那么,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来看,写灰色人生就是叶绍钧小说的特色了。这类灰色的人物包括的阶层很广,但更为集中的、深刻的、典型的仍是教育界的人物,而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了。

潘先生形象
自私而精明,胆怯而乐观,这是潘先生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他的思想性格中,带着明显的“奴性”特征。他既对统治阶级不满,又心甘情愿为他们效劳;既对军阀的罪恶有亲身的感受,又故作潇洒地为他们歌功颂德。畏畏缩缩、庸庸碌碌,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没有社会意识,没有男儿血性。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自私猥琐,庸俗低级,随遇而安。这类灰色人物在旧社会各界的雇员阶层中,常能见到。

《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色
(1)叶绍钧初期的小说较为散文化,后来情节 性有所增强,有的重故事,有的通过情节 片断,着重塑造人物。《潘先生在难中》在结构上主要截取生活片断,顺序连接,简明朴素,情节 生动而细节 精彩,既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完成,又使作品紧密而不拘谨。
(2)叶绍钧在写作中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他是真正“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他尽量让事实说话,用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其性格。如《潘先生在难中》第一段“逃难”中的精采描写,约十个细节 便从多侧面把潘先生的心灵勾勒出来了。
(3)叶绍钧小说的语言是非常朴实的,同时又是非常严谨的,描情叙事都凭那平正、明净、清爽、流畅的文字。与他冷静客观枝毕的创作态度相一致,他在讽刺之中也不露声色,几乎全不用夸张,只抓取一二言行,用平静的口气加以表述,那讽刺的效果常在读者的回味中。因此,他的小说又是蕴藉而含蓄的。叶绍钧的小说是文学研究会中最能体现该会主张的现实主义方法的,也是鲁迅之后最具现实主义特色的,所以,在文学研究会的众多作家中,他是最为重要的作家。

《沉沦》和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1)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是作家的情绪流。他的小说同郭沫若的诗一样,是生的颤动、灵的叫喊。这种情绪流的小说,结构单纯、松散,带有散文的特点,故事的进展不是依据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节 的内在冲突,而是随着主观情绪的起伏而发展。
(2)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不大重视人物塑造,不求细节 的真实刻绘。自叙小说的主人公实质上是作家自我表现的工具,而寄托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家自己的化身,即使是《薄奠》这样的现实主义成分较明显的作品,其主人公虽是劳动者,但仍可看到作家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
(3)郁达夫抒情小说中使用的各种表现手法,都以抒情为目的。自然景色均沾染着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大段的内心独白更是感情的宣泄。

H. 结合郭沫若、郁达夫等作家的创作,简述创造社“为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要有哪些主要表现。

互动网络:

创造社在前期被认为是尊重天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注重自我表现的文学团体。内前期作容家们的创作侧重主观内心世界的刻画,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他们的文学主张、创作以及所介绍的外国作品形成了浪漫主义和唯美蚂举嫌主义的倾向。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前期创造社文艺思想的核心。创造社的这种艺术倾向,在打破封建文学“文以载道”的旧传统方面,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郭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小说,以及创造社其他成员的创作,思想内容上大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绍和翻译的欧洲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主革命的要求相一致。虽然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有的作者也感染了欧洲“世纪末”文学种种现代流派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答悄起了巨闷手大的促进作用。

I. 创造社“自叙传”的抒情小说,代表作家是谁

创造社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追随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郁达夫,其代表作《沉沦》

J. 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与他们心中的燃亮毕郁积无处排解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虽然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抒写一个弱小民族键轮在异国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己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皮芹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