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密切接触

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密切接触

发布时间: 2020-11-28 05:20:5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如何居家医学观察

1.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 天。居家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 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谢绝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 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3. 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⑵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

2020年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三版)》,该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做了明确界定: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不同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判定方法。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判定的密切接触者请填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登记表》。

⑶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目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史,这符合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的特征。

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观察如何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与患者最后一次无有效防护的接触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
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密切接触者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谢绝一切探访。
(二)密切接触者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原则上不得外出,如果外出,经过批准,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如密切接触者无独立居住条件,则其他共同居住人员生活中应与其至少保持1米距离。
(三)共处一室时,密切接触者应佩戴N95/KN95或医用外科口罩,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其他共同居住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其他共同居住人员生活共享区域,并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四)密切接触者的生活用品如清洁用品、餐具、寝具、衣物等均应独立,不可混用。共同居住人员应尽量避免接触密切接触者的生活用品。
(五)如密切接触者有独立居住空间,则其他共同居住者进入其居住空间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且在居住空间活动过程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如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应退出空间并立即更换口罩,摘下并丢弃口罩后需清洗双手。
(六)直接接触密切接触者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需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清洁双手,共同居住人员在准备食物、饭前便后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
(七)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八)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如果没有,也可用洁净的毛巾擦拭,但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九)密切接触者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餐具使用后应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
(十)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家庭成员频繁接触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十一)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十二)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接触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十三)医学观察期间,应关注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若其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具体指导如下:
1.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N95/KN95口罩,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⑸ 一级防护标准包括哪些

具体要求: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5)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密切接触扩展阅读:

手术室防护措施:

1、降低麻醉废气污染。降低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应从造成麻醉废气泄漏或污染的各个环节着手,主要包括: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的漏气,尽量采用低流量禁闭式静吸复合麻醉,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药洒落等。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并加强责任性管理,也是降低降低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要环节。

2、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将泄漏的麻醉废气尽可能排放至室外;采用麻醉废气吸收器或将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强麻醉废气排污的有效措施;

麻醉废气排除系统是最有效的排污设备,可使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减少率达到59%以上,也是现代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少数医院的手术室已装备了麻醉废气排除系统,但大多数的手术室连麻醉机废气排放的简单措施都未得到落实,国内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以及具备的排污设备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3、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中,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占了大多数,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残余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国内平均约为6.5h/日或更长。

除强调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减少接触麻醉废气外,还应该通过加快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补休或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等措施,以尽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如何居家医学观察

1.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专自最属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 天。居家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 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谢绝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 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3. 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⑺ 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处于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不服从管理时,应如何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 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⑻ 如果自己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怎么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三版)》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制定了明确的管理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应主动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自己的管理。对 接触者管理要求如下: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拒不执行者,可以由当地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1.实施医学观察时,应当书面或口头告知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联系人和联 系方式。
2.密切接触者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确诊病例和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若检测阴性,仍需持续至观察期满。疑似病例在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可解除医学观察。
3.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具体内容见《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一版)》。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4.对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及共同生活、 学习、工作中密切接触者之外的一般接触者要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

⑼ 医疗机构如何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全国普法办编写)

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 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期间算作旷工吗

在隔离期复间,实施隔离措施制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及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经隔离、医学观察排除是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后,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所属企业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不能以旷工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