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

发布时间: 2020-11-28 08:33:48

❶ 行为创意是什么意思

何为行为创意?其实就是是广告的灵魂,有了创意,广告才有了存在的实质性价值,才能调动用户的感性需求。但是我们的广告创意却一直没有质的突破。也许会很是疑问何为行为创意是什么概念?以下就是何为行为创意等相关资:
现有所谓“新的创意”一般都是基于原有的创意进行延伸和扩展,而不是产生那种全新的、突破性的、新鲜的创意。
因此有业界人士曾提出:“真正新奇的有趣的创意就是那些你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消费者对广告行为要求日渐严格,广告行为变得越来越需要技巧。以身体行为营造广告创意环境——行为广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能力。当一个从未见过的、非常有趣味性的传播方式出现在受众眼前时,受众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回避而是好奇,这样就会把受众对广告的参与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行为广告对企业主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它能够促成这个转变的形成。
当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之后,为了推销商品、招徕顾客,广告便应运而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把广告与心理行为联系起来,不过是19世纪末的事情。
据1953年的报道,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公布了80多个商业机构的购买动机研究结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是对销售速溶咖啡的研究。
该研究揭示的消费者行为不愿购买这种新产品的深层动机,有力地促进了对该广告主题的修正以及采取有效的策略。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对潜意识广告的研究和消费者对商标忠诚性的研究。
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验室的H.盖尔从事的关于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与看法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做是广告心理的最早工作。而更有影响的工作则首推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1901年底,斯科特在美国西北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一门科学,而心理学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见解,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支持。
其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章,还于1903年汇编成《广告理论》一书出版。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而广告心理学可以看成是消费心理学的雏形。1908年,斯科特进一步将广告心理的知识系统化,出版了《广告心理学》。同一时期,有关广告心理的实证性研究也有所开展,例如,H.闽斯特伯格关于广告面积、色彩、文字运用、行为广告编排等因素与广告效果关系的研究等。
这些早期的研究,其目的是服务于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其特点是单向的,即指向于推销商品中的心理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对消费者自身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表现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对行为专题深层动机的探讨。

❷ 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有哪些特点

思想上天马行空,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跳跃感强,有幽默感,行为方面要有行动力和执行力,否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了

❸ 能举出一些孩子创造性方面的表现

肌肉动起来,创造力Update 2岁前的婴幼儿处于探索自己肢体的阶段。从学坐、爬、站立到会走路,是每个宝宝必经的基本过程。而手部的精细动作,我们可以看到1、2月大的婴儿在妈妈喂奶时,无法自己扶奶瓶,但到了3、4个月大,他就渐渐能自己用手去抓握奶瓶;到了1岁半,宝宝就进步到能自己抓握汤匙吃饭、拿蜡笔涂鸦、按压会发出声音的有声书,当妈妈要他帮忙拿东西过来时,他也能达成妈妈的期望。 当宝宝到了3、4岁的阶段,在小肢体的精细动作会比婴幼儿时期更加精细,能做更多难度较高的动作,比如画画、玩黏土、玩玩具、拿剪刀、作美劳、能自己进食、自行穿脱衣服等;在大肢体的动作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走路走得很稳,还能攀爬、荡秋千、溜滑梯,这些都是因为宝宝随着生理年龄成长,大小肌肉动作也随之成熟的缘故。 心智技能发展好,创造力上升 除了大小肌肉的发展之外,宝宝的心智认知能力也与创造力紧密相依。宝宝的的心智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对空间与方位的辨识能力、数字能力……等,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增长。 一般而言,婴幼儿的心智认知发展,会影响到宝宝未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通常1岁多的孩子只能用单字或叠字沟通,3岁的宝宝,就可以讲出一连串有组织且有意义的语句;到了4岁,宝宝则已能表达出内容更充实且完整的话语。如:3岁的孩子在幼稚园放学后,能向爸妈简单表达他今天在校园里听到且记得的内容,在数字能力方面,能从1数到3;到了4岁的孩子,除了讲述今天发生过的事情之外,还能与父母进行讨论,在数字能力方面,也进步到能从1数到5,对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感基本概念,也较3岁时来得好。 生活能自理,创造力加分 在生活中,宝宝在食、衣、住、行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影响日后发展创造力的要点之一。自宝宝4~6个月大开始,在饮食方面,父母可以开始为他补充副食品,到1岁半,则开始让宝宝尝试完全固体的食物,这都能提高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他如如厕、穿衣等,宝宝出生后,从包尿布到1岁多,听话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渐渐减少孩子包尿布的时间,固定每隔几小时如厕,或要宝宝想上厕所时,要告诉大人等,这都是宝宝学习生活自理的一环;3岁的孩子可能在上厕所时,能自己脱裤子,但却需要大人帮忙穿好裤子,但到了4岁,他就能自己穿脱自如,在生活行为中,各方面都愈来愈成熟、精准。 同样地,在幼稚园里的宝宝,3岁时自己吃点心,可能会吃得满地都是,到了4岁,他拿汤匙的技巧变好了,能够自行吃得很干净,并遵守用餐礼仪。 社会化行为,宝宝创造力大跨步 创造力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宝宝的社会化行为,也与之相关。婴儿在4~6个月大时,就能辨识大人的脸部表情,并随之作出情绪反应,若有人对他表现出很凶悍的脸,宝宝可能就会感到害怕并哭泣,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发展。 在情绪发展方面,通常愈小的孩子自我意识愈强。以2岁前的宝宝来说,在此阶段仍尚未社会化,慢慢地,当他3岁上幼稚园后,踏入团体生活,虽然开始和别人接触,但仍比较自我,例如玩玩具时,会自己玩自己的,不想和别人一起玩,也较少和他人有互动、讨论;然而到了4岁之后的孩子,他们开始会喜欢和别人互动与分享、讨论、轮流、等待,过程中当然也可能伴随着争执,例如:玩具互不相让、破坏别人完成的成品……等,但在争执中,孩子就会有社会化的情绪发展,这时,老师与家长或照顾者,就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这样的状况,如:让孩子讨论是否能一起玩,或是轮流玩等概念,让宝宝在同侪中互动关系更加良好,也能促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22种特征表明孩子创造力高 1.在倾听、观察或做事时,精神高度集中,以至听不见别人的说话或忘了吃饭等。如“哦,我没听见你叫我吃饭。” 2.异常的活跃、难以安静。例如他会说:“我正在思考问题,我不能坐下。” 3.说话时喜欢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别致。如“我觉得自己像一条即将变成蝴蝶的毛毛虫。” 4.有向权威思想挑战的倾向。如“为什么书上说的都对呢?” 5.有追根究底的倾向。如“妈妈,我查看了所有的参考书,也看了电视的特别节目,而且问过老师,可我还是不知道上帝在哪里!” 6.观察事物很仔细。如“嗨,这只蜈蚣只有41条腿。” 7.渴望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 8.即使在闲暇的时间也不放弃创造性活动。如他会说“休息时,我做了样东西。” 9.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如“嘿,妈妈,你的新帽子简直像个飞碟。” 10.坚持把自己的某种想法付诸实施。 1 1.对各种事情表现出好奇,并渴望了解它们。如“我就是想知道从这个院子的房顶上看出去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顶。” 1 2.自发地运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如“我以为面粉加颜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结果都发霉了。” 1 3.有做各种试验的习惯。如“我往洗鸟池里放过清洁剂,可是没有一只鸟来洗。今天我想试试泡沫洗衣粉。 1 4.忠实于真理并强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觉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么妖精。” 1 5.有独立的行为。如“让我一个人想一会儿可以吗?” 1 6.敢于提出新观点。如:“我觉得应该允许儿童投票表决。” 1 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还不能出去,我必须等我的试验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 1 8.善于获得物体间的新组合。如“就用线和铅笔做圆规吧。” 1 9.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如“雪融化后,白色到哪儿去了呢?” 20.有寻求变通办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倾向。如“这只旧皮鞋可以做个花盆。” 2 1.能自觉地独创性地学习。如“昨天我去图书馆把所有关于蚊子的书都查过了。” 2 2.乐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调皮的问题。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宠物,会怎样呢?” 虽然,家长不能指望以上22个特征会在同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但只要经常细心地注意孩子的表现,就能不失时机地发现孩子身上随时闪现的创造性火花

❹ 关于广告创意表现的一些详细概念

广告创意表现简称广告表现,是传递广告创意策略的形式整合,即通过各种传播符号,形象地表述广告信息以达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广告创意表现的最终形式是广告作品。

广告创意表现的意义[1]
广告创意表现在整个广告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1)它是广告活动的中心;
(2)它决定了广告作用的发挥程度;
(3)广告活动的管理水平最终由广告表现总和地体现出来。

广告表现的基本原则
广告表现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好的广告表现形式,如果社会上摹仿多了和滥用,那就不是一个好的广告表现。尽管如此,广告表现还是有其基本的创作原则:
一、以企业的基本形象为基础,不能有损企业形象
企业整体形象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如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风格、经营宗旨、企业名称等等,这些要素系统地构成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任何具体产品广告,都应以企业的基本形象为基础,有责任按企业CI战略的要求制作。其作用不仅是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也有助于在社会上逐步加深企业的形象。
二、所表现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公正,不能虚夸、欺骗,要公平竞争
即使是采取各种艺术手法,也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广告商品的实情况,虚构或无限夸大其功能用途,给消费者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承诺,等等,是不诚实的表现,不仅是属于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违背有关法规道德,而且从广告表现的角度看,也是不成功的,不会得到受众的认同。
三、所采取的形式应做到新颖、恰当,简洁、引人
各种艺术手法、信息符号等,应能有机地组合成为整体,为广告主题服务,使人赏心悦目,令人感到愉悦。如一则表现牛奶产品的电视广告,再现了大草原的宁静、温馨,加上演员恰到好处的表演,就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如果广告作品毫无新意、味同嚼蜡,或冗长烦琐、不得要领,或大哄大闹、低俗不堪等,就不会对受众产生有的刺激,只能令人生厌,出现腻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有益于社会生活、符合公共利益
广告具有公共性,广告表现必须考虑对社会可能发生的影响。广告所反映的消费倾向,往往有模仿和暗示的作用,因此,广告表现应该提倡积极向上的方面,体现社会大众的利益,采用健康、文明的手法和形式。如果不加以注意,广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违背了广告主的意愿。2000年有家制药厂邀请一位著名影视明星为该厂产品“盖中盖”做广告,虚构了一个明星向希望小学捐赠该产品的情节,就损害了希望工程的良好形象,由多位名人为该厂“盖中盖”所做的广告,受到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批评。而引起的钙类产品广告大战,似乎造成全国人民都缺钙的印象,影响并不好。
五、广告表现要自律,不能违反有关法律
广告内容和广告表现形式,虽有独特的创意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但都不应违反广告的有关法令、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

广告创意表现的媒体特征[1]
(1)强调品牌和产品的外形、包装时,单一视觉形象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是创意表现的重点;
(2)户外广告易于表现大形象的视觉张力、诱惑力;
(3)创意诉求简洁、广告信息非常单纯时,户外广告同样会因为其夸张的面积和先要的设置场所而产生视觉冲击力;
(4)广告创意的焦点在于展示格调或营造一种意境时,杂志广告的精良印刷和阅读速度会使广告表现力最佳;
(5)创意重点在于营造超现实意境,传达丰富的联想时,广告的音效会让受众的想象力大为活跃;
(6)需要以表演、情节来传达广告诉求的创意时,使用电视媒体的表现力最强;
(7)当商品的功能、服务的细节以及销售网络等信息需要同时向受众传达时,报纸广告优势明显;
(8)希望受众即时反馈并参与营销活动的广告创意,使用互动性强的网上广告最能迅速调动受众的情绪。

广告创意表现的发展趋势[1]
戏剧化:增强感染力,提高关注。
知识化:传达知识,改变消费观念。
柔性化:从硬性推销到柔性广告。

广告创意表现的基本要素[1]
1、构图
(1)、构图的视觉平衡;
(2)、构图的比例
(3)、构图的力场
(4)、构图中不同部位给人的心理感觉是不一样的
(5)、构图的对称法则也会影响人的心理
(6)、构图的均衡法则,可形成新颖、别致、醒目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感觉
(7)、构图空白的运用可给人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8)、构图的分割。
2、色彩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绿色——介于冷暖两中色彩的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 它和金黄,淡白搭配,可以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它的明度最高。
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
白色——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三、音响
同期声: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发生的声响。
效果声:即声响基本上与画面情节合拍,但对位不一定非常准确。
模拟效果声:是指用人工方法制造的各种音响。

广告创意表现手法[1]
一、写实
直接向消费者诉说广告产品与服务的情况、特性及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动员消费者去购买。真实、明显、艺术性。
二、比较
(1)与竞争者比较
(2)与相关事物比较
(3)与自身产品比较
三、权威
(1)利用权威时刻及关键时机进行广告宣传
例如:1988年《莫斯科新闻》派克:笔比剑更强。画面为1987年美苏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用派克笔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的大幅照片。
(2)借用名人形象进行广告宣传
四、示证
通过实物的实际表演、操作、使用、品尝等方式来证实商品质量优良、功效良好。
五、抒情
3B原则:Beauty、Baby、Beast
(1)对动物或植物的感情
(2)对儿童的感情
(3)对俊男美女的欣赏之情
六、幽默
幽默广告是指运用理性倒错,寓庄于谐的表现手法,造成风趣幽默效果,引起受众乐趣,并在此心态中认知广告意向的广告形式。可以吸引受众注意,激发购买欲。
七、夸张
(1)艺术夸张:夸大型夸张、缩小型夸张、关系型夸张。
(2)事实夸张:功能特点夸张、产品业绩夸张、使用效果夸张、背离常理夸张、警示劝诫夸张。
八、叙事
叙述故事,突出产品效用。
九、排比
(1)平行排比
(2)递进排比
(3)递减排比

❺ 人类创造的表现有哪些

1、创造的基本定义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创造的本质在于甄选!甄选出真正有建设性的联系(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你想拿到桌子上的一个花瓶而又因为自己太矮而够不着时,你挠挠头往周围看了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凳子!你突然想到也许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称为灵感(这个现象类似于生物中的突变,这里发生的变化是改变了凳子只是用来坐的这样的观念),做到这一步时你已经将“凳子”和“自己的身体”这两个概念在头脑里联系起来了,并且进行了一个思想试验过程:首先看了看凳子的高度,大概判断了下自己如果站在上头很可能就可以够着花瓶了,并且觉得自己肯定可以爬到凳子上去。于是你头脑中迅速闪过了你爬到凳子上然后顺利够着花瓶的图景。这个思维过程完成后,你就完成了一个“手续概念”的创造。为了方便陈述,你还可以把刚才这个手续概念命名为:“通过站在凳子上拿到桌子上的花瓶的方法”。
为了验证刚才创造的这一手续的可行性,你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结果也许真的可行,也许不可行,或者造成了你没有想到的结果。比如凳子翻了你摔倒了,还把花瓶打碎了。这都是因为你在头脑中模拟的过程忽略了某些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凳子的稳定性,地面的摩擦系数,或者对凳子和自己的高度判断不准确等等)造成的。如果可行,并且拿到了花瓶,那么你就进行了一个“概念的物理实现”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你将你创造的概念的“物理实际”也创造出来了。它本质上就像你完成了一个建筑的设计,并且亲自把它建造出来一样。经历了这件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马上想起已经建设完成的这个概念,这就是你增长的知识。 可见创造可以分为概念的创造和概念的物理实现创造两种。

2、创造的起点
人们通俗的理解为创造意念,简称为“创意”!科学的、完整的创意必须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尽管只是停留在技术设计的层面上,毕竟是为一切的创造活动提供最初始的构想蓝图。

3、创造力

人们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不断的创造出新的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种精神、物质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产能,简称为创造力!也可以称之为:创造产能!这是人类科学技术前沿的发明家们的艰辛而又快乐、奋斗的事业!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苹果里的星星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我尚未发现!于是,在那么一天,我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冥顽不化的我。
不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仅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深触动的是,这深藏其中,不为人知的图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现在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苹果——切“错”的苹果。

❻ 广告创意表现手法有几种

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
广告的形式很多,通过某个平台或载体可以把广告者的意图版和诉求进行消费者传达权。
广告上的创意就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社会,如果没有新鲜、新奇、能吸引眼球注意产生情绪共鸣的咨讯发布出来,很快就会被无情的淹没掉。所以在广告的角度和视角方面关键在于能不能瞬间刺激到消费者的隐性和显形需求,从而让他产生后续的广告效应行为。
简单来讲,创意的手法在于“换个角度看世界”,比如大的能不能变小,热的能不能变冷,没有的能不能发生……等等,具体到广告媒介表现的话就是文字、图片、语言的重新组织和创新,当你以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作为依据,一定能够找到创意的思路。

❼ 创造力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表现之一其核心特征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正确 第 5 题:创造力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表现之一,其核心特征主要有:A.创造力是多种要 素的整合 B.具有创造力的个人存在内在动机
C.激发创造力...

❽ 创意有哪些特征

  1. 特点:

    主题构想单纯

    表现方式构想新颖
    广告形象构想确切
    情感效应构想自然

  2. create new meanings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亦作“剙意”。它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汉王充 《论衡·超奇》:“ 孔子 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鼂错之所祖效,非 错 剙意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三:“ 美成 深远之致不及 欧 秦 ,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郭沫若《鼎》:“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的创意和风格上,应该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3.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

❾ 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的文学上的区别是什么多题

我觉得原创作品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统一。小说写作是一种创造行为,而创作过程中必内然需要想象容力的加入来发展情节。
根据别人的小说来创作,相同处属于模仿,而自己编写新内容则是创造力,而创造建立在想象基础上。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侧重点不同,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梳理、设计、结合,构成创造。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

❿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的自身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的自身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