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做法
Ⅰ 科学小发明的制作方法及图片
为什么会向上滚?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任何东西都是由上往下落;高处的水向低处流;坡上的石头,往坡下滚。你能想象出往坡上滚动的物体是怎么回事吗?
下面我们就可以让你看这个有趣的现象。先用厚纸或薄卡片做成两个圆锥体,然后用胶水(或浆糊)把它们对接在一起;把一本大书和一本小书相隔一定距离放好,注意,应该是书背向上才能放得稳些。在书上架两根圆筷子或圆棍,放的时候,让较高的一头的圆筷子比较低的一头的略为撇开一些。
现在,你可以把刚刚做好的双圆锥体放在木棍靠近小书的一端,也就是较低的一端。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双圆锥体像是谁给它施了“魔法”,竟然沿着“轨道”向上坡滚动。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居然真的出现了。
真是双圆锥体向上坡滚动吗?地球的引力对双圆锥体不起作用了吗?不是。你把双圆锥体放在木棍上再让它滚一次,你仔细观察双圆锥体是怎样滚动的。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看一看双圆锥体的两头,它们搁在靠得较拢的两根木撬上,是什么情形?滚动后,由于两根木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双圆锥体实际上是向下走的。
仔细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注意,玩这个游戏时,两本书的高度不能相差太悬殊了。
Ⅱ 五年级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套洗袜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的袜子变形,穿得也不舒服,而且也不适用于女式尼龙长袜
用碎布把啤酒瓶盖裹起来,然后再按你自己想要的形状缝在一起,可以做成杂物盒,也可以是杯垫;把不用的吸管按照你的要求可以穿成挂帘、隔断;用装冰箱、电视等大件电器的包装箱制做简单的家具如小书柜、床头柜、CD架等。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意
最简单的:做个笔筒!!家里有不用的玻璃杯子没?或者摔掉了把的茶杯什么的,试一下,只要够重能放住笔的都可以。找块漂亮的布,或者彩纸,给杯子做件衣服。牛皮纸也挺好,包在杯子上量一下,剪出合适的一块来,接头处要多留出一厘米左右的富余
Ⅲ 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发明,小制作
下面介绍几个节约小发明的制作方法:
一、自制彩色蜡烛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整齐剪去盖子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入热水中,搅拌里面的蜡,使之熔化。
3、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然后把熔化的液体倒入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中。
4、让原来的蜡冷却,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三、自制羽毛球
制作方法:
1、将空饮料瓶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将每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
Ⅳ 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创意小制作
自制小火箭可以家中飞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Ⅳ 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
现在流行的晾衣架,一般都没有防风功能,使用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心事:刚刚专洗好的一件衣服属,挂到绳子上晾晒,风一吹,落到地上,还要重新洗。我发明的自锁式防风衣钩能为大家解除烦恼。上图是自锁式防风衣架的原理图: 在上图,(1)是锁套,(2)是锁柱,它通过转轴(3)与曲柄(4)组成一个杠杆,该杠杆在配重(5)的作用下,以(3)为支点转动。晾晒衣服时,只需用手或挂钩向上托起曲柄(4),在重力作用下,锁套(1)和锁柱(2)自动分离,使用者可顺利将衣钩挂到绳上,然后松开曲柄,在配重(5)的作用下,锁柱(2)自动与锁套(1)结合在一起,完成自锁过程,与挂钩(6)形成一个锁,任凭风怎么吹,也不会自动落下。取衣架的过程也很简单:只需用手或挂物钩将曲柄(4)向上托起,锁会自动打开,使用者会很方便地取下衣架。 自锁式防风衣架不但可以用手挂到绳子上晾晒衣服,如果要将衣服挂到较高处晾晒,使用者也不需爬高,只需用挂物钩托住曲柄,就能轻松挂上或取下衣物。同时,该衣架还具有制作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
Ⅵ 简单的科学小发明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Ⅶ 怎样制作科学小发明
预防水满科技小发明的制作方法:
1.
首先用一根铁条绕成U形穿插上一块泡沫块;
2.
接着在铁条两边末端处粘上一块小木板,再粘上两条绕成S形的铜线;
3.
然后将电池和一个蜂鸣器连接一起,再焊接到两条铜线上,只需两条铜线连接就能让蜂鸣器响起;
4.
然后在泡沫块上粘多一块带有铁环的泡沫块;
5.
最后再给这个装置粘上一个木夹子,当水满时,泡沫块会随着液面的升高而接触到铜线,利用铁环接通蜂鸣器的电源,达到提示的效果。
怎样进行发明呢?
1.加一加。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便于使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笔+橡皮=带橡皮的笔;知温奶瓶=奶瓶+温度计。
2.减一减。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使它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如近视眼患者载上眼镜很不方便,科学家发明了微型隐形镜片,装在眼睛内,更方便了。
3.扩一扩。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变化。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以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住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这样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
4.变一变。改变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味道、音响等,引起人们新的感觉,更有使用价值,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杭州的秦路同学见老师用墨汗在红纸上写字时,由于纸上有油脂,墨汁不吸附,书写起来很困难。他经过多次试验,对现有墨汗的配方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去掉油腻作用的原料,一种新型的多用途墨汁问世了。这种墨汗既能在红纸上书写,还可以在塑料用品、陶瓷上直接书写。
5.学一学。通过学习、模仿别的产品的开关、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功能、动作来实现新的发明,俗称移植法。
我们来看看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好客鞋”的前世今生: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就这样他动手实践,小发明问世了。其实他就是将别人发明的尼龙搭扣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6.代一代。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工具的代用。
7.反一反。把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 、功能反一反,发明出新的物品。许多新产品往往是上与下、里与外、左与右、前与后、横与竖反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