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
①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1)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扩展阅读:
预防呼吸道疾病:
1、日常防护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
2、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3、老人、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当季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
4、勤通风,加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5、勤观察,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警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疑似症状应及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并及时就诊,避免拖着不治引起严重后果。
② 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五版涉及到哪些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2020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第五版”,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目前报告的病例多数有武汉居住史或旅行史,在个别地区已发现无武汉旅行史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和试行第四版。
试行第五版内容包括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
第一,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介绍了冠状病毒亚科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加上这次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7种。大多数冠状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及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肺炎、甚至重症肺炎,且可在人际间传播。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第二,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改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第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一般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因部分重症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低氧血症,改为“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强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实验室检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和“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胸部影像学的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第四,病例诊断根据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区别对待。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基于已经发现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确诊病例,故将“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也纳入疑似病例进行排查。
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而且“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
第五,临床分型。根据是否有临床症状、是否有肺炎、肺炎的严重程度、是否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有无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分为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重型(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和危重型(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第六,鉴别诊断。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多达100余种,其中病毒约占30%,而且其他病毒导致的肺炎与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有相似之处,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
第七,病例的发现、报告与排除。湖北省和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有所不同。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的发现与被告程序和第四版一样,没有变化,强调转运要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似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
针对湖北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
第八,治疗包括隔离、对症支持,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指氧饱和度等。
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
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抗菌药物使用: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抗病毒治疗:增加“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在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基础上,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同时,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及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成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要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病情监测,增加“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呼吸支持:(1)氧疗: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2)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强调“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3)有创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和低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进行机械通气,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4)挽救治疗: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
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其他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可静脉给予血必净100mL/次,每日2次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关于中医治疗。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第九,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在“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基础上,增加“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第十,转运原则。为保证转运安全,运送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③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从今年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中国因为控制的好,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已经得到很好地控制,相较于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国内的情况还是非常好的。不过,虽然现在国内的新冠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但是还是不能太掉以轻心,毕竟国外还有这么多的新冠肺炎病例。那么,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的症状都有哪些?事实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主要症状,如果你也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因为有可能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应该尽快到医院接受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也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④ 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几天
2月3日晚,湖北举行第十三场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三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介绍了相关情况。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
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专家的最新判断来了
一、目前未发现病毒变异的证据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全国各地都发现了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但是目前看没有发现有变异的情况。单链病毒是RNA病毒,从现在来看没有发现病毒变异的证据。但相关部门也在做密切监测,看它是否会变异。如果发生了变异,在疾病控制上也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温度湿度合适病毒可能存活数天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这个病毒,它是通过飞沫和接触来传播的。飞沫的传播距离是非常有限,从人体出来以后很快就沉降了,所以不会在空气当中飘浮。
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现在研究发现,病毒在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比如在温度20℃的环境,湿度40%到50%,有研究发现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所以,洗手非常重要。
三、目前未发现通过粪-口方式传播的病例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虽然从一些患者粪便当中发现了病毒核酸,但是目前还没有分离到病毒,进一步的情况还需要观察。我们所谓的粪-口就是粪便污染了水,或者污染了食物,人把这个水喝进去或者把食物吃进去,造成传播,这叫粪-口传播。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病例。
四、重症的标志是出现呼吸衰竭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普通型或者轻型向重症发展的时候,往往时间偏长。在积极临床观察之外,要特别强调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病人发展成重症的标志就是出现呼吸衰竭。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常规氧疗、无创通气、机械通气以及ECMO等蓄灌治疗手段。
五、目前还没有特效药 但不代表不能治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没有特效药,但不代表不能治。这种疾病是一个自限性疾病,感染后,人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把病毒清除。通常免疫反应的过程是两周,但有的人会比较重,我们在临床上给这些病人一些对症治疗,如能量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呼吸支持、脏器功能支持。
六、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目前家里储点什么药品跟吃什么药这是两个概念,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或者说用点什么药来预防,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宠物感染了冠状病毒再传给人的,也没发现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以后,让家中的猫和狗发病的。病毒有种属屏障的,不是随便可以跨越。
⑤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是什么样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表现症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会出现发烧、咳嗽、胸闷的症状,有人则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有的甚至是没有症状的,而且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轻症感染者可能就像是感冒一样,但是重症感染者可能就会出现高烧不退、咳血等情况,总之症状表现还是非常多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它们都是有一个共同之处的,那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肺部都会发生病变,这种病变和普通的肺炎是有明显区别的,虽然这次的疫情很严重,病毒也很狡猾,但是经过我们大家和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病毒已经被有效控制住了,我们离胜利已经不远了,但是大家出行的时候仍然需要注意,尽量还是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⑥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来COVID-19), 因2019年武汉自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分析来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 天左右, 短的在 10~12 天。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也就是说,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有密切接触者的人在家自行观察14天,如果14天内没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可排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⑦ 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拉肚子拉肚子一天了有点害怕啊啊
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拉肚子。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回咳嗽,有的会发答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严重,只是说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7)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此病毒定为法定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定为第五类法定传染病。因病毒感染的患者目前没有独特的临床症状,现今无疫苗或特效药对病毒有效,但可以使用已有的抗病毒药物缓解病情。
截至东八区时间2020年1月30日,全世界共确诊约7816例,疑似约12167例,死亡170例,治愈124例。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动物为中介传染给人类,且具有人传人的能力。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包括呼吸道飞沫、皮肤接触或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进行传播。
⑧ 为什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肺部CT是全白
由于肺部的感染严重,导致整个肺部出现炎症以及缺氧,才会让整个肺部呈现出全白。我们都知道白肺是代表一种严重的感染,而为何新型冠状病毒会显示白肺?原因很简单,由于病毒感染很迅速,直接让整个肺部都出现炎症的状态,因此直接用拍片来判断肺部是否出现炎症。肺部CT显示全白不可以忽视,一般都是重大疾病所表现的方式。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会导致人的肺部产生严重的感染,因此CT下面的肺部基本上是白色为主,全白是出现在重症患者身上。
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体温正常就能排除了吗
2020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应该都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普通老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外出,即使要外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很多人把体温正常作为排除是否感染冠状病毒肺炎的金标准,他们认为只要体温正常就没有感染到肺炎病毒。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也有潜伏期
一般来说病毒感染机体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多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同样如此,受感染的患者会有7到14天的潜伏期,在潜伏期的时候,很多被感染的人一般都没有临床表现症状的,所以这段时间也不会出现体温异常情况,所以单凭体温正常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是不合理的。
虽然说在疫情期间可以通过体温升高作为判断是否感染病毒的依据,但绝不是说体温正常就代表没被感染。
终上所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体温正常只能说当前属于正常情况,但绝不能说体温正常就一定代表你就没有受到病毒感染,为了更安全起见,在此期间最好不要出门,不要聚餐,做好防护措施,待疫情结束再相聚一堂有说有笑。
⑩ 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如果发现有人串门,这个人被举报后会怎么样
如果他没有携带病毒,是正常人串门也没有什么办法吧,最只是道德层次的。只能说他太不自觉了。